书城宗教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281600000022

第22章 坚持原则,再难也要做好人(3)

古人有季布一诺值千金的美谈,孔子的弟子中子路也有这样的美德,孔子就曾夸赞过他。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只要是子路答应别人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做到。诚信不仅是做人的原则,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如果被他人信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伟大的人物把信誉当做生命去捍卫,如此事关我们的尊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又如何能允许自己食言呢?

行善弃恶,为自己积福德

究竟怎样才能成佛呢?参禅打坐,云游四海?

成佛很困难吗?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艰苦修行?

修行成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巢禅师的住处去请教。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白居易听到禅师的答案,不以为然,认为佛法就这么简单吗?但禅师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如果某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离成佛不远了。

所以真正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他就一定能够成佛。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菊花中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胜、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接踵而至。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园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四溢了!”“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的行为虽然招致弟子们的不解,但是他却满心喜悦,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含丰富的内涵。一个人不论他出身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等到老来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这是多么令人寒心的场面!我们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长,但是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又有什么资格来谈孝道呢?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也许真的还不如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

一个贫苦家的年轻人,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年轻人很信佛,总是很虔诚地对待佛。而对母亲的劳苦,很不以为然。母亲为了生活总是披星戴月的劳作。年轻人不屑劳活,一心追求着他心中的佛。过了一段时间,年轻人听人说远方山里的寺院中有一个老方丈知道佛的真谛。年轻人涉水攀山,千里迢迢来到寺院找到了老方丈。老方丈告诉年轻人:肯为你光脚开门的人,就是你欲找的佛。

年轻人开始漫漫征途寻找那光脚肯为自己开门的佛。他路遇了很多的寨子,投宿了不少的村庄。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就是没有肯为他光脚开门的人,许多时候年轻人被误认为龌龊的乞丐撵出门。年轻开始对佛的追求动摇了,失望了。他开始无比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不辞而别的母亲。几年不见母亲不知怎样了,在饥寒交迫的冬日深夜年轻人回到了家门口,轻轻呼一声:“娘!”门便开了,娘没有抱怨一声年轻人,“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为娘好想念你哟。”年轻人看到了他母亲是光着脚为他开的门……

孝敬父母,这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心存孝敬,才能找到心中的真佛。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然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却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天长日久,妻子开始鄙夷他的“无能”,像功臣一样对他颐指气使、居高临下。

她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拖鼻涕淌眼泪让人看着恶心。为此,她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总是不同意。有一天,他们为这件事在卧室吵了起来,妻子嚷道:“那你就跟你爹过,咱们离婚!”他一把捂住妻子的嘴说:“你小声点儿,当心让爸听见!”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星期天,他带着孩子去看父亲,进门便看见父亲正和他的室友聊天。

父亲一见孙子,又抱又亲,还抬头问儿子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的玩……”

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他的眼睛却渐渐涌起一层雾来。为了让他过得安宁,父亲情愿压制自己的需要——那种被儿女关爱的需要。

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他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在摇头,说他们这辈子最苦,要是死都不能保个全尸,太对不起自己了。

这时,父亲站了起来,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眼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因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求职的机会啊!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都是甜的……”

所有人都结束了谈笑风生,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

屋子里静静的,只见父亲的嘴唇在抖。他已说不出话来,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包裹住。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当天,他不顾父亲的反对,为父亲办好有关手续,接他回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临走时,父亲一脸欣慰地与室友告别。室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埋怨自己的儿子不孝,赞叹他父亲有福气。父亲说:“别这样讲!俗话说,庄稼是别人的好,儿女是自己的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自己的儿女,再怎么都是好的。你对小辈宽宏些,孩子们终究会想过来的……”

说话间,父亲还用手给他捋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

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父辈以他们的宽容承载着晚辈的伤害,对此我们难道可以无动于衷吗?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流水,一直在流;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趁他们有生之年赶快尽一点自己的孝心吧,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再后悔。

自尊自爱,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

生活在世间的人,必须学会自尊。佛教教义其实和世间诸法很多相似,佛法也讲究自尊。

弘一大师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说,一个人,不能自己看清自己,而应该自己尊重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妄自菲薄,才会朝更高远的目标前进,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

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我一定要去捣毁他们的老窝,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佛恩。”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澧州(今湖南澧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只见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

德山回答道:“是《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

德山道:“《金刚经》。”

老婆婆慢悠悠地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

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

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老婆婆问德山要哪个“点心”,而能够点出来的只是有形之心,也就是妄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可说。

德山悟道后,把《青龙疏抄》付之一炬,慨然叹曰:“穷尽无数思辨玄论,也不过像放在太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天下计谋巧智,也不过像投入山谷里的一滴水珠。”

德山悟道后才明白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不是在缘木求鱼吗?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和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和积极的行动,重要的是自己的胆量和魄力。

在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着自身的尊严的。

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并随海水流动的节奏而柔舞,那么圣洁,那么纯美。但是如果采珊瑚的人出现了,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那么这时珊瑚就会变得无比的坚硬,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

谁都知道麝香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也是珍贵的香料,而实际上麝香不过是鹿脐下的分泌物而已。想要获得麝香就必须捕杀鹿。鹿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矫健,来去如飞,如果不是一流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足迹。就是找到了鹿,取麝香也是极困难的事,要靠近它,千万要屏息凝神,不能让它感觉到你的存在,否则它会转过头来在你射杀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麝香。

在自然界,有一些生物比人类还要有尊严。当生命要遭到无情的践踏时,会用改变、放弃、甚至死亡捍卫自己的尊严。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