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2826000000018

第18章 香妃:老去的传说

清东陵中出土的香妃的花白发辫击碎了很多的幻想,传说中的香妃,该是一个来自异域的不老的神话。但是人们忘了,无论传说再如何美丽动人,现实中的香妃,也是一个会愁会怨、会喜会嗔的普通女子。

关联人物:乾隆、孝圣宪皇后。

◆玉容未近,芳香袭人

时间可以消磨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切。在时间的凝视中,一切原本平常的事情,也会变得神秘起来。时间让一切都消隐在历史中,让一切都变得遥远。因为遥远,人们只能在那模糊不清的轮廓中,寻找那些让他们好奇的东西。

香妃就像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她的出身,她的画像,她的墓地,因为历史上关于她的记载少之又少,于是她的这些存在都因为众说纷纭而显得十分神秘。

她的故事,自清朝以来,一直在被人们反复传唱。上个世纪的末尾,一部《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剧中那个来自新疆,体有异香可以吸引蝴蝶的香妃(剧中名叫含香),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究竟她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过去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人对她的传说津津乐道?

自清朝建立以来,后宫之中的女人多得不可计数。为什么香妃会是其中特殊的那一个?清朝时期,香妃作为一个普通的后宫女人,只是默默无名,清朝灭亡之后,香妃的各种传说才在各处兴起。被写进戏剧,被写进演义,被编成电视剧,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也对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在1914年,故宫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准备在北京举办展览。在这些文物里面,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这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因为有如下的记载而变得特殊起来:“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短短几句话,就让一个香妃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这个本来不为人知的后妃名声大振。

根据记载,香妃在乾隆时期并不叫香妃,而是容妃。香妃是后人根据记载中的“体有异香”而给予香妃的一个美称。历史上的香妃是否真的是“体有异香”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在乾隆帝的四十多位后妃中,的确有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妃子,那就是容妃。

香妃于雍正十二年出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大家庭里。香妃成长的那几年,正值准噶尔内部分裂的势力大涨。准噶尔的叛乱问题从康熙朝就已经开始,康熙皇帝甚至还为了准噶尔分裂问题亲自去平定叛乱。但是叛乱还没有来得及彻底平定,康熙帝就驾崩了。于是他制定的政策,由雍正帝和乾隆帝继续贯彻。

这一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准噶尔叛乱事件,给香妃这个传奇女子也带去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她的一生。

乾隆二十五年,在平定准噶尔中助战有功的图尔都等五户及霍集斯等三户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接到乾隆帝的旨意陆续来到北京,拜见乾隆皇帝。就是在这一年,香妃第一次来到北京城,这一年香妃二十七岁。

清朝时期,女子一般到十五岁就已经出嫁了。晚一些的留到十七岁左右,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嫁出去的十分少见。因此,人们纷纷猜测,当时二十七岁的香妃,可能是再嫁之身。

香妃在回族部落时,属于贵族,而且容貌出众,应该是很多人爱慕的对象,求娶之人不在少数,却以这么大的年龄入宫,不得不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不过当时关于香妃的记载非常之少,她在之前是否已经嫁过人,嫁给了谁,又为什么改嫁这些问题都已经无从得知。历史上已经不能找到这个神秘的女人在进宫之前的诸多事迹,所以关于她在来北京之前的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

香妃入宫,是在封建社会十分常见的政治联姻。香妃立了战功的哥哥和叔叔们被封官之后,香妃的哥哥图尔都就将香妃送进宫里伺候乾隆皇帝,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忠心。刚一进宫,香妃就被封为贵人,乾隆皇帝和太后都赏赐了很多的银子和珠宝给她和她的亲人,可见皇室对于这次的联姻,也是十分重视的。

乾隆皇帝对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女子十分喜爱。在当时美人如云的宫中,香妃的容貌仍然是十分出众的。香妃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她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些画像很能说明问题。

目前,有几幅被称为香妃的画像流传于世。

第一幅就是在1914年让香妃名声大噪的香妃戎装像。画像中的香妃穿着女式盔甲,戴着头盔,表情严肃,有一股十分英武的气势。不过这幅画像上画的人到底是谁,还是有待考证的。更广为流传的一幅画是身穿红色旗装的半身像。这幅画上面的香妃额头高挺,鹅蛋脸,樱桃嘴,穿着暗红色的旗装,仪态端庄。这幅画是最被人们承认的一幅,也是最被广为传播的一幅画。这两幅画上的香妃,在神色之间还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的。也可以看出,香妃是一个比较温柔端庄的女人。

香妃的美貌,加上她的异域风情,让乾隆很是喜欢。乾隆为刚进宫的香妃在南海南岸、瀛台的正对面建造了一座宝月楼,里面是各种各样的充满新疆风情的装饰物,让离开故土的香妃能够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

乾隆在《御制宝月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宝月楼者,介于瀛台南岸适中,北对迎薰亭,亭台皆胜园遗址,岁时修葺增减,无大营造。顾掖池南岸,逼近皇城,长以二百丈计,阔以四丈计,地既狭,前朝未置宫室,每临台南望,嫌其直长鲜屏蔽,则命奉宸,既景既珥,约之椓椓。鸠土戊寅之春,落成是岁之秋。楼之义无穷,而独名之曰宝月者,池与月适当其前,抑亦有乎广寒之亭也。”宝月楼是给香妃的住所,四周皆是风景秀丽的景物。

乾隆皇帝不约束香妃住在宫中,而是特别为她建造了一处金屋藏娇之所,还在附近为她建造了回教礼拜堂,周围安排了许多回民居住。宝月楼也是参照回民房屋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很是花了一番心血,对于香妃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香妃是回族人,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与中原不同。刚进宫的香妃很是不习惯宫中的食物。宝月楼建造之前,乾隆为了尊重香妃的生活习惯,在宫中给香妃特别安排了一个回民厨师,令香妃可以吃到和家乡比较相近的菜肴。也特别允许香妃可以在宫中穿维吾尔族的服装,可以不必像其他的妃嫔那样穿满人的旗装。这对香妃来说,确实是一个莫大的恩宠。

◆神秘的传说

进宫一年后,在太后的授意下,乾隆将本来为和贵人的香妃晋封为容嫔。过了一年,又将香妃的哥哥图尔都加封为辅国公。

乾隆三十年,乾隆开始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南巡。

乾隆帝一生六次南巡,他把南巡看作是生平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为了“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的南巡,每次都花费巨大的开支。每次南巡大概都会有一千多人随行,但是后宫佳丽能随行的在少数。第四次南巡时,正是香妃进宫后的第五年。

对于一个长年在宫中无法出去的人来说,南巡无疑是十分令人激动的。很多后宫中的妃子,在皇帝南巡之际,都会使尽各种方法争取一个伴驾的机会。原因无他,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有的人一辈子只能待在同一个地方,能够出去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十分之少,尤其是对足不出户的女人来说。

在这一点上,香妃是极其幸运的。除了随着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去了南京、苏州、杭州、海宁等地以外。后来乾隆三十六年,又随着乾隆一起东巡,去了山东拜谒孔庙,登上泰山。乾隆四十三年,香妃又随着乾隆一起拜谒了盛京。在乾隆的后妃中,香妃是少数几个能有这么多次伴驾出行机会的后妃之一。

第四次南巡回来之后,过了没有多久,也就是乾隆三十三年,在皇太后的授意下,香妃被晋升为了容妃。在清朝,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是很多后宫中的女人努力了一生也没有到达的高度。

在之后的几十年人生里,香妃虽然没有再晋升,但是稳稳地坐在妃子的宝座上,直到成了后宫中最为尊贵的女人之一。这期间,她并没有失去乾隆皇帝的宠爱,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乾隆一直赏赐东西给她,说明并没有将这个年华不再的异域美人遗忘。

乾隆五十三年,香妃在圆明园溘然长逝,终年五十五岁,没有给乾隆皇帝留下一儿半女。关于香妃的死,一直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种是被当时的太后毒死,另一说是病死。被太后毒死这种说法在戏文和电影里最为流行。根据戏文里的说法,香妃在宫里特立独行,穿着回人的衣服,吃着回人食物,这引起了注重礼仪规矩的太后的强烈不满。又因为乾隆帝对于香妃过于喜爱,以至于冷落了宫里的其他妃嫔,也在宫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于是太后就趁着皇帝出宫的日子,用毒药将香妃毒死了。

但是这一说法很显然是后人杜撰的。根据记载,太后对这个来自异域的女孩很是喜爱,第一次香妃被晋升为嫔就是经过太后的授意,第二次被晋升为妃也是太后建议的。何况,香妃死时,是乾隆五十三年,这个时候距离皇太后的逝世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因此,这个说法,只能认为是后人编造出来吸引人们眼球的故事,并没有历史依据。

这个带着神秘传说的女人,在后宫中平平淡淡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没有太多的起伏,也没有太多的波澜,在《清史稿·后妃传》中,关于这个神秘的女人,只有一句话的记载:“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这句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话,概括了一个女人的一生,将她一生的喜怒哀乐都隐去,隐在那不被人所知的历史里。

香妃死的时候五十五岁,而乾隆已经有八十岁了,面对香妃的死,历经了人世沧桑的乾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哭得老泪纵横。因为香妃是回人,在她生前,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乾隆深知香妃生前对故乡的思念,于是在香妃死后,想要将她的遗体送回喀什。

但是按照清朝的规定,后宫妃子死后,不能送回家乡安葬,只能安葬在皇家陵园中。乾隆帝陷入了两难之中。忽然有一天,乾隆帝茅塞顿开,想到一个两全的方法。

他命令当时国内最优秀的雕刻工匠,仿照香妃生前的体型相貌加工了一个与真香妃一模一样的“香妃”。全身裹以白布,只留出面部以便香妃家人吊唁。这居然蒙过了一大家族人。此时被册封为辅国公的香妃的哥哥已去世,乾隆便传旨将其兄妹俩一真一假的遗体同时迁葬喀什,由香妃的家人护送灵柩回新疆。所以在现在的新疆喀什,还保留有香妃的墓地。

香妃的一生,虽然幸福,却也有不被人们所了解的烦恼。在乾隆帝的后宫中,有过五个皇贵妃,五个贵妃,六个妃子,嫔、贵人以及其他等级不高的女子更是数不胜数,虽然乾隆帝对香妃有所偏爱,但香妃也必须得和这么多女子共享一个丈夫。在大多数的日子里,还是需要一个人来面对着深宫中的寂寞,比其他人更难熬的是,香妃在宫中,还需要忍受思乡之情。

但是日子是自己过的,究竟是痛苦多于幸福,还是幸福大于痛苦,也只有死去的香妃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