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2843500000013

第13章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4)

第二年夏天,屋大维进军埃及,安东尼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提出要与屋大维决斗,屋大维拒绝了,说:“没有必要,你要想死的话,办法有很多。”安东尼无可奈何,再加上他听说女王已死,失去所爱,遂伏剑自杀。埃及女王也在王宫里让毒蛇把自己咬死了。她死后,地中海的最后一个东方国家也并入了罗马的版图。罗马自扩张以来,此时的领土版图最大。

当屋大维回到罗马时,他已经成为同恺撒一样伟大的人物,长期陷于内战和分裂的罗马又重新统一起来了。从屋大维开始,罗马维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局面。

屋大维机智谨慎,唯恐重蹈恺撒的覆辙,尽量把自己的政权用合法的外衣掩盖起来,因而在国家制度上还保留着共和的外壳。但同时,他又假装俯就元老院和人民的要求,接受了与共和制完全相违背的权力。他不仅接受了奥古斯都这一神圣庄严的封号,而且把自己所创立的国家制度称为元首制,自己称元首,即国家第一人,第一公民。元首这一词,从此也就在世界上通用,当时屋大维年仅36岁。

奥古斯都生活在罗马奴隶制社会急剧变化和动荡不安的时代。罗马疆域广大,民族众多,各行省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很大差别,原有的贵族共和政体是在小国寡民时代建立起来的,现在已无力管理一个如此庞大复杂的国家。奥古斯都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期斗争,战胜了所有的竞争者,统一了罗马,稳定了局势,并以元首制代替了共和制,创建了帝国,这符合当时形势的发展。所以奥古斯都是罗马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罗马从共和到帝制转变过程中推动了历史前进,起了进步作用。

关于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成功地抚平了内战所造成的创伤。他发现,此时的罗马,迫切需要进行道德的重建。古典信念在那些受教育阶级中迅速衰落,对婚姻、忠贞、门第观念的支持不再存在。人们从农村拥向城市。小孩不再是父母的珍宝,而变成一种责任或负担。女人更渴望性感的欲望而不是母性的尊严。很多罗马人不希望结婚,结婚的人也用避孕、堕胎、杀婴等方法来限制自己的家庭人数。在他的努力下,罗马通过一系列法令,保护婚姻,鼓励生育,独身者将受到经济处罚,对于养育小孩的人则提供社会福利。

自公元前30年以后,罗马进入了和平与辉煌的时代,其结果是出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又被称为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诗人,如维吉尔、李维和奥维德。其中的奥维德在作品中由于违背了奥古斯都关于恢复古老道德风俗的意图,遭到流放。

奥古斯都生活简朴,为人谦逊,他一生都受疾病困扰:皮肤癣、关节炎、斑疹伤寒、膀胱结石、失眠等。在一些战役中,他因为太虚弱而不能骑马,只好由担架抬着奔赴战场。在尝试过很多医生的治疗之后,他开始自己医治自己,主要是用硫黄泡澡,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粗面包、乳酪、鱼、水果等。他在35岁时就已未老先衰,但是却一直活到了76岁。

奥古斯都没有儿子,有一个女儿,他的侄子和两个外孙在他之前去世。奥古斯都收提比略为义子,作为王位的法定继承人。他女儿朱利娅美丽活泼,性格放纵,14岁结婚,16岁守寡。后来奥古斯都又让她嫁给提比略,但她放荡的个性依然没有改变,提比略没办法,只好躲到罗得岛去研究哲学和星象。有人提醒奥古斯都,按照他的法律规定,女人与人通奸,如果丈夫不去法院告发,父亲就有责任去告发。奥古斯都下狠心签署了一项命令,将自己的女儿放逐到一个蛮荒的小岛。6年后,朱利娅在监禁中伤心而亡,这件事也深深地伤了老人的心。

奥古斯都的统治时期被称为“罗马盛世”,罗马文化随之传入罗马人所征服的广大地区。

瓦卢斯,还我军团!

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上,居住着一个以游牧,捕猎为生的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们意志坚强,耐力惊人,是天生的猎手和战士。

和罗马的文明世界相比,日耳曼人的社会非常原始。日耳曼人没有文字,没有历史,他们穿兽皮制成的袍子,妇女能织一些粗糙的亚麻布。在整个日耳曼尼亚,只有不足九十个定居点可以勉强称为城镇。日耳曼人住的是名副其实的草房,由原木搭建,干草敷顶,见不到一块石头、砖块或瓦片。他们通常是家徒四壁,唯一值得一提的财产是他们数目庞大的牛群。

日耳曼人原始的生产方式无法供养这么多游手好闲的人,于是很多人加入罗马军团当雇佣兵。每到饥馑的年份,日耳曼人就必须大规模迁徙逃荒,因而定期和周边民族发生冲突。

日耳曼人虽然是典型的蛮族,但却拥有非常刻板的道德观。他们非常尊重妇女,遇到大事妇女都要参与意见。日耳曼人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很注重夫妻之间的忠贞不渝,这和罗马人的奢靡放荡形成鲜明对比。日耳曼妇女有不输于男子的坚毅和强悍。她们通常随军出征,在营地里为男人们缝衣做饭;无论战况多么危急,她们都镇定自若,倘若战败,她们会毫不犹豫地自杀以保贞操。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评论日耳曼妇女,说她们非常可敬,但一点不可爱。

公元5年,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尼亚建立了行省。但强悍的日耳曼人不甘心屈服,不断反抗。公元9年,发生了著名的条顿堡森林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日耳曼人在他们的杰出首领海尔曼的指挥下诱敌深入,在茂密的条顿森林(TeutoburgForest,又名黑森林)中一举歼灭了由瓦卢斯率领的三个罗马军团,从而捍卫了日耳曼人的独立。据说当屋大维得知罗马军团全军覆灭的消息时,痛苦不堪,他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高声喊道:“瓦卢斯!还我军团!”

从此,罗马帝国放弃了征服日耳曼尼亚的企图,只能与日耳曼人划莱茵河而治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这次大战前夕,潘诺尼亚省(今匈牙利一带)的土著起来造反,奥古斯都不得不把他的养子、罗马名将提比略从日耳曼尼亚调去镇压,这样日耳曼尼亚总督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奥古斯都就把他的内侄、原任叙利亚总督的瓦卢斯调任日耳曼尼亚总督。瓦卢斯是罗马上流社会的典型产物,他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喜欢辩论哲学问题,同时荒淫放纵。他来到日耳曼尼亚后,罗马官兵上行下效,军营里武备废弛。日耳曼人首领海尔曼乘此机会暗中联络,争取到很多部落的支持,准备起事。

为了迷惑瓦卢斯,海尔曼和其他部落首领经常前来拜见他,表示臣服。这些人投其所好,请瓦卢斯仲裁各部落的纠纷。瓦卢斯果然中计,兴致勃勃地按照罗马法的惯例一一决断,炫耀他的学识和口才。海尔曼看见瓦卢斯对他信任有加,知道时机成熟了。

这时正值秋季,连绵的暴雨使道路泥泞难行。罗马军队严重依赖后勤,在这种条件下行军机动性会大受限制。海尔曼让北部的一个部落公开起事,诱使瓦卢斯前去镇压。瓦卢斯这时依然认为海尔曼是他亲密的盟友,他居然向海尔曼咨询行军路线,于是海尔曼将伏击地点选在了条顿森林。

条顿森林位于现在的德国南部,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

瓦卢斯的大军慢慢开进了条顿森林,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海尔曼的包围圈。进入森林以后,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泥泞。瓦卢斯的队伍渐渐越拉越长。就在这时,日耳曼人的攻击开始了。无数的弓箭和子弹从道路两旁的树林里射出,毫无防备的罗马士兵纷纷倒下,罗马大军乱成一团。

海尔曼看到时机已到,下令总攻。在雷鸣般的呐喊声中,日耳曼人像山洪暴发一般从森林里冲了出来,海尔曼带领一批勇士挥舞着宽刃重剑冲在最前面。被金银细软压弯了腰的罗马士兵被一片一片地砍倒。瓦卢斯看到事情不妙,下令撤退,但来时容易去时难,罗马军队此时被分割成几部分,罗马士兵仅仅是靠着常年艰苦训练形成的本能,组成形状各异的密集队形,且战且退。日耳曼人的冲击一波接一波,渐渐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倒在泥淖里,罗马军团的队形变得越来越松散。落单的罗马士兵根本不是日耳曼人的对手,几乎全部被屠杀,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绝望的瓦卢斯害怕被日耳曼人俘虏,自杀身亡。两万罗马士兵中,只有不足百人生还。

瓦卢斯大军覆灭的消息传到罗马,奥古斯都深受打击。他痛定思痛,决定以莱茵河为界,同日耳曼人划河而治。罗马帝国的领土扩张到此为止,以后的400年都是在努力守成而已。

从此,海尔曼成了德意志的民族英雄。1875年,一座巨大的海尔曼雕像在黑森林竖立起来,这座雕像至今仍然完好,供后人凭吊。

日耳曼人的习俗

日耳曼人兴起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此后不断南迁,到公元1世纪,他们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抵莱茵河、南至多瑙河、北达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叫作“日耳曼尼亚”。

日耳曼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生性凶悍。他们不喜炎热,对北方的冰天雪地却安之若素。以裘皮和粗麻为衣,以动物的肉奶为食,加上很少洗澡,他们身上的气味与牲畜的毫无二致。以致自认为高贵的罗马人常常祈祷,不要让自己的鼻子接触到这些蛮族的气味。

日耳曼人知识浅陋,思维简单,但作战勇敢,崇尚奉献。有趣的是,妇女在日耳曼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据说很多战役皆因妇女的出现而转败为胜,这倒不是妇女亲自上阵打仗,而是因为勇士们不忍战败后自己的妇女遭受敌人蹂躏,所以个个爆发出万夫不当之勇。妇女们作战时的任务是袒露上身大声祈祷,为将士们鼓劲打气,唤起他们保卫妇女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一个比一个离谱

奥古斯都无子,他去世以后把皇位传给养子提比略。提比略从公元14年开始执政,早期的统治还算睿智温和,但是当提比略长大了一些,离开罗马去卡普里岛度假的时候,事情发生了突变。从那以后,贪婪和凶残的暴行令他臭名远扬。

在卡普里岛上,提比略除了修建春宫之外,还造了大批刑讯室、地牢和刑场。谁若不幸落入他手,恐怕就连神仙也救不了了。在卡普里岛上,提比略喜欢坐在悬崖之上俯视那些饱受酷刑的犯人被扔下去的场景,他甚至特别派遣了一支小分队在下面专门负责用船桨或船钩猛打那些落水者,以免他们沉不下去。

提比略觉得直接处死不算重刑,而他最喜欢看的是别人被慢慢折磨致死的过程。有个名叫卡努鲁斯的人一听说提比略给他设计了酷刑,就服毒自尽了。提比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喊道:“卡努鲁斯居然临阵脱逃!”另一个重刑之下的囚犯恳求提比略能够赐他一死,但提比略不答应。“不,”他轻蔑地说道,“咱们俩再也不是朋友了。”

提比略对待家人也毫不留情,他的养子、深受爱戴的战斗英雄杰马尼库斯,很可能是被他秘密下令毒死的。提比略的两个孙子也活活饿死在狱中。

提比略的第三个孙子活了下来并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卡利古拉。在人们额手称庆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新皇帝也是心如蛇蝎。

公元37年卡利古拉即位,他在残暴方面大大超过了提比略,和他相比,老皇帝充其量是个小岛上无害的隐士。虽然祖孙二人都热爱大规模地施以酷刑或处决犯人,但还是卡利古拉更残忍。他最欣赏的杀人方法是在受害者身上弄出大量细小的伤口,然后等待这些小伤口积攒成致命伤。这疯子曾说:“我要让受刑的人感到他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

卡利古拉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寻找施刑的乐趣,所以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刽子手以备不时之需。在一次用餐的时候,卡利古拉突然迸发出一阵大笑,陪他吃饭的人感到十分惊惶。卡利古拉“彬彬有礼”地问他们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快乐。惊吓之下,他们差点被葡萄噎死。“你们觉得如何?”卡利古拉冷笑道,“对我来说,我只消点点头,你们的喉咙就会被当场割开!”

卡利古拉喜欢强迫犯人的父母观看自己的孩子被处决的场面。曾经有位父亲因病请求告假,卡利古拉却派人用担架把他抬到了现场,卡利古拉把这当成乐趣。

暴力的娱乐节目令卡利古拉沉迷不已,而且他还大力赞助角斗对抗和野兽表演。他组织了大量类似的活动,有时还亲自参与其中。一次,当一名角斗士在战斗结束时按规矩双膝跪下的时候,卡利古拉冲进了角斗场,用刀把他扎死了,然后骄傲地把胜利的桂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另一次,一个即将被扔给野兽的人尖叫着说自己是冤枉的。卡利古拉派人把他带到自己面前,好像要听他诉说冤情似的,可他不但没有听对方陈述,反而让人割掉了他的舌头,然后按原计划把他拖到了野兽那里。

传统的暴力娱乐节目已经让卡利古拉厌倦了,他更喜欢组织另类角斗,比如说让老年人和上了年纪的野兽对垒,或是让残疾人互相厮杀。然而他在娱乐方面还是相当“节俭”的:他发现用买来的肉喂野兽花销太大,于是决定将罪犯切碎,用他们的肉做饲料。

尽管卡利古拉恶贯满盈,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宗教信仰。他其实是个很“虔诚”的人,甚至虔诚到宣布自己为神的地步。其他的罗马皇帝都是在死后才能实现神化的,但是卡利古拉绕过了这条规矩,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自封为神。他下令把所有神像的脑袋都敲了下来,并换上自己的头像。在他的命令之下,一座供奉他的神庙拔地而起,里面竖立的卡利古拉雕像和真人一般大小,全部由黄金铸成,而且必须和他每天的穿着打扮保持一致。卡利古拉神庙成了罗马唯一可以膜拜的地方,那里的祭品非常丰富,而且罗马公民们争先恐后地想当那里的祭司。

接下来的皇帝,是克劳狄,他是一位作家。公元44年,克劳狄发动宫廷政变后,被近卫军推为皇帝。他在任上,与元老院关系和谐,主张扩张政策,占领了不列颠、德意志、叙利亚等,并主持修建公路、疏浚港口。一生著述多,但均遗失。因其相貌丑陋,寡言少语,被不少史学家称为“白痴”。

克劳狄是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皇帝,因为他是一个以“愚钝”闻名的皇帝,有人说他是笨蛋、傻瓜、可怜虫,然而又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皇帝。克劳狄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登上王位,死因又不明不白,从生到死,他留给了人们很多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