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2844900000016

第16章 龙场悟道,从心开始(1)

人心不如虎,便道出家人

王阳明死了,大家都这么认为。消息传开,亲朋好友空余叹,南京的王华老爷子听到后泣不成声,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白发人送了黑发人……那一晚,王阳明躲过了一劫,江风猎猎,浊浪排空,咔嚓一道闪电,暴风雨来了!王阳明本想坐着商船回老家余姚,没料到天有不测风云,吹了一夜大风,云开雾散时分,再一看已经到了福建地界。老王上了岸,两眼一抹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见人就躲,见山就登。这样辗转些时日,不知不觉来到了武夷山。按照他以前的经验,寺庙多高人,最低起码能给口饭吃。老王忍饥挨饿,拖着疲惫的身子上了山,果见一寺庙,写着“与人行善”之类的佛谒。老王走上前去叩打门环,良久出来一僧人,贼眉鼠眼地打量王阳明,一瞅他这副落魄样不像好人。老王说明来意,希望能在寺里借宿一晚,喝碗粥更好了。僧人直翻白眼,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不是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吗,竟然如此冷若冰霜?又不是不给你香火钱。老王心里犯堵,附近正好有个破庙,对付一夜再说。

拂晓时分,僧人早早地起来,蹑手蹑脚地前去看望王阳明。僧人心里那个美,为什么呢?他在这寺庙有些年头了,原本这里香火不是很好,但佛祖仁爱维持寺庙勉强过得去。旁边的寺院没那么好运了,荒废了。香客十分稀少,又穷得叮当响,有钱人谁往他这穷乡僻壤里钻,所以想要搞有点额外创收着实不容易。僧人心生一计,有前来投宿者,一律拒绝,投宿者自然而然会去荒废的寺院过夜,通常活不过第二天,因为那个破寺庙是老虎窝。老虎吃人,但不吃银子,这样一来僧人掌握老虎出去觅食的规律后,便可轻而易举地拿下旅客身上的钱财。拿钱的时候,还要念两句“阿弥陀佛”,表示于心不忍,又不落得杀生之名,一举两得。僧人对业务如此熟悉,可见他没少干。

可这次僧人一到破庙,大惊失色,王阳明蜷缩在香案下呼呼大睡!他一激动把王阳明惊醒了。老王睁开惺忪睡眼见面前一个圆咕隆咚的东西,瞪着一双不可思议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道:“公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难道老虎被王阳明强大的气场震住了,竟然没敢进屋吃他?老虎不敢惹的人,出家人也别惹了,僧人忙堆起笑脸,“先生,还没吃早饭吧!请入寺吃碗斋饭。”

王阳明知道事情原委后惊得一身冷汗,敢情昨晚自己在鬼门关睡了一夜,再见那僧人有种整死他的冲动。自此,老王在寺庙住下来了。风景宜人,了无喧嚣,渐渐地老王又有了归隐的念头。一日,老王在寺庙里闲逛,忽见一道士,僵坐如死。老王感觉很奇怪,走上前去,仔细观瞧,惊讶地叫了出来:“你怎么在这儿?”

老道士睁开眼睛,呵呵一笑:“等你多时了。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这道士是当初王阳明结婚时在南昌铁柱宫遇到的那位。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帅小伙如今成老爷们儿了。老王紧紧握住道士的手,他乡遇故知,不胜感慨欷。

老道士问他:“你有什么打算?”王阳明叹口气说:“世人都以为我死了,也好。移家便住烟霞壑,绿水青山长对吟。”“你要归隐?”“有这个打算!”“恐怕不妥吧!”“为什么?”

老道士说:“令尊在朝,亲朋在野,这件事已经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假如你不出来,刘瑾自然不会放过令尊,再给你一个南投海盗等投敌叛国的罪名,吃不了兜着走!你们琅琊王氏家族的声誉很可能会毁在你的手里。”

王阳明望着天际云霞,浩渺苍茫,有很多话他想对帝国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他已尽人臣之心,权奸当道,世风日下。不要总对国家抱怨,国家用不着你的时候根本不认识你是谁。就此了却,老王心有不甘,在钱塘隐居两年多好不容易跳出思想桎梏,想要有所作为,可是当头一棒,打击如同楼上扔下的垃圾,说来就来。

老道士见王阳明犹豫不决,他说:“我给你算一卦吧!”王阳明点点头,人到无望时,才会求助神灵。算卦好像挺好笑,其实不然,在明帝国那是非常严肃之事。想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还要算一卦先,何况王阳明。不是迷信,那是精神指引。果不其然,得地火明夷卦,是一吉卦。无论义理还是象数,无论汉代京房易还是宋代邵雍易,明夷卦乃吉祥之兆。算卦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暗示,算卦者会把求卦人的意思以卦象的方式暗示给他。

王阳明心中的疙瘩忽然解开了,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他有父亲有亲朋好友有那么多崇拜他的人,他虽然曾想归隐山林,但终究不是世外之人。他的功绩、他的伟大和他的辉煌,全在险中求,只有事功才能证明他的不朽。王阳明解开了心结,诗兴大发,挥毫写了一首诗,窃以为这是霸道的一首诗,表现出了他勇往直前、一飞冲天的万丈豪情和决心。或者可以说,那个圣贤,从这一刻才开始算得上真正的凶猛。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告别老道士,取道北上,直奔南京。王阳明死而复生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城,朋友们又惊又喜,这位有着独特风格的著名理学学者更增传奇色彩。天下只有一个人能读懂他,那就是湛若水。在别人以讹传讹议论的时候,湛若水看得特别清晰,哑然失笑道:“此佯狂避世也!”遂作了一首诗,诗曰“佯狂欲浮海,说梦痴人前”。翻译过来意思是,你们这群白痴被王阳明虚虚实实的花招给骗了。湛若水没有明言,毕竟王阳明活着总比死了强。

王阳明最不放心的人是他父亲,诚然王华最不放心的人也是他儿子。听说儿子死而复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这些天,王华心里怦怦直跳,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果然人生惊喜不断,某个黄昏他看到了活蹦乱跳的儿子出现在书房里。他还是他,他还姓王,他还活着。王老爷子喜极而泣,父子抱头痛哭。王老爷子看着儿子长大,从小淘气,长大怪异,经过两次落第终登仕途,还算收敛了脾气,可是他那一套歪理邪说,着实有魔力。王老爷子肯定这个独苗将来不一般,总能搞出大动静来。像他儿子这样的人,不知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怎么能说挂就挂了呢?今天,上苍终于给了答案。

“父亲,我连累你了。”王华老泪纵横,昏黄的眼睛闪着光,盯着王阳明看了几次,缓缓道:“你做得对!”王华赞许地看了看他,“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去龙场上任。”王华满意地点点头:“去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是龙,终究要飞龙在天,向着命运中那个辉煌的顶点,王阳明出发了,义无反顾,头也不回!

大明驿站,王朝的坟墓

王华挑选三名仆人陪着王阳明上路,仆人听说陪着少爷去上任,老爷是吏部尚书,想想少爷当的官儿能小了吗?于是争先恐后地报名,世界太疯狂了,送死居然也有人抢着干。

王阳明不吱声不解释,取道江浙,一路南下。这一路上,着实让三位从海选中胜出的仆人惊诧眼球。王阳明先到浙江钱塘,那就是天王巨星来了的场面,父老乡亲们闻讯赶来,热闹而壮观。三位仆人哪见过这阵势,也跟着沾了巨星的光,过了一把被捧的瘾。

面对热情的乡亲父老和诸位高材生,王阳明正式收徒,首席大弟子徐爱。论亲戚徐爱是王阳明妹夫,他娶了王守让为妻。其他弟子论资排辈,如蔡宗兖、朱节等。这些晚辈不一般,最低级别也是举人出身,未来能做多大的官儿,谁也不敢打保票。他们能拜王阳明为师,可见老王更不一般。三位仆人私下喝高了,逢人就吹,俺们少爷,桃李满天下,有面子。

王阳明这一路与公费旅游差不多,每到一处都有人请吃饭,高规格招待标准。取道鄱阳湖,路过广信府时,王阳明想起了娄谅娄老师,斯人已去,音容未远,当年娄老师那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指引了王阳明一路向前,追求圣理。主仆四人一路向西南继续前进,途中收了不少学生,诸如冀元亨、蒋信、刘观等,这些人听说王阳明是大学问家,对他特别崇拜,拜入门下。后,冀元亨成了老王一生的疼痛,在那个危机关头,冀元亨挺身而出,杀身成仁,替老王死了一回。

路过袁州府分宜(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那里是严嵩的老家,恰好他在家丁忧。

严嵩,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二甲第二人,全国第五名,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前途无量的新科进士,没干几天,父母相继去世,遂回老家丁忧。在京师,严嵩曾听过王阳明讲学。王阳明贬谪龙场路过此处,严嵩急忙去接他,热情招待。两人相差八岁,王阳明居长,他们算师生情谊吧!两人把酒言欢,苦中作乐,同是天涯沦落人。严嵩送给王阳明一首诗《喜友人至》,他回赠了一首诗。王阳明在此小住几日,严嵩带领他到钤山、钤阳湖、仙女湖等地游览。

离开分宜,老王前往贵州龙场驿。越往前走,三位仆人觉得心越慌,越走越没底。从烟雨江南到湖广故地,再在江西地界,一路上繁华依旧,还算可以,真不知少爷到底要到何处任职,再往南可没好地方了。正德三年(1508年)春,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穿过繁华一梦达到了目的地——贵阳府龙场驿。荒山野岭之中,一幅破败不堪景象。几间破草房,几匹破烂马,连个睡觉的地方也没有。

三位仆人心惊肉跳,这,这就是你上任的地方?仆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纷纷投老王以询问的目光。

王阳明点点头:“龙场驿,没错!就是这里。”他倒是很从容,坑死跟着蹭吃蹭喝的三位大爷了!

驿站,古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场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是一个文明的基础象征。就好像物流、交通建设跟不上,好意思说自己是发达国家?今天的国际性都市沈阳就是由驿站发展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驿站称之为邮,邮距二十五公里为一个单位,一旦有战事信息,则按照每一个单位传递至中央。汉朝设立驿站,由原来的徒步传递信息改为骑马传递,邮距扩大到一百五十公里,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明朝驿站管理制度相当严格,主管部门叫会同馆,除了管理国家交通动脉还负责接待外宾。朱元璋非常重视驿站,建国二十二天后即对全国驿站进行整顿管理,并颁布《应合给驿条例》,规定“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除了驿站工作人员外一律不得“擅自乘驿传船马”,违者重罚,严格地限制了特权阶层。很不凑巧的是,大明帝国恰恰灭亡在驿站上了。

梁公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举了“明亡于御史毛羽健”的例子,以此阐述局部对历史全局的影响,即蝴蝶效应,但此观点多不被历史学界重视。话说毛羽健是湖北公安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在四川万县当知县,后被除籍。崇祯时期起复,官职监察御史,调入京师工作。毛羽健有一悍妻,他本人惧内,先天条件不足。毛羽健在京城做官,距离家乡非常远,于是包了个二奶。突然有一天,悍妻如神兵天降当场捉奸在床,暴打了小三一顿,毛羽健罚跪整整一天一夜。老毛越想越生气,那败家娘们儿怎么来得这么快?忽然想明白了,悍妻通过高速公路也就是驿站进京的。

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驿站管理松懈,渐渐变成了特殊阶层外出旅游观光的免费通道,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原来这场祸竟是驿站引起的,老毛当即上疏崇祯皇帝要求裁撤驿站,节省国家开支。说到裁撤驿站毛羽健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一猛人有此想法。崇祯生性多疑,但还不糊涂,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说撤就撤,没同意。老毛不死心,找到他一刑部的亲戚刘懋,说话比较有力度。刘懋非常欣赏老毛,两人一拍即合,他也向皇帝上疏,要求裁撤驿站以充军费,用于辽东前线。此建议正中崇祯下怀,正愁没钱花,看来大家都说可以裁撤驿站,这个主意应该不错。于是下令裁员,大量驿站工作人员失业,在众多驿卒中陕西有个叫李自成的,最后他把大明搞定了。事件连锁反应链如下: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李自成失业→官方裁撤驿卒→刘懋上疏→毛羽健建议→悍妻捉奸。祖先留下的东西,自然有它的道理,如果不裁驿,大明帝国估计还能支撑几年。

龙场驿是由奢香夫人建立,彝族人,十四岁时嫁给了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朱元璋灭元后,霭翠归降,立为贵州宣抚使。霭翠病逝后,儿子太小不能袭父职,由奢香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奢香夫人执政后,正赶上大明对云南用兵,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将领统兵三十万,进行了一系列统一战争。平定云南后,中央为加强对地方管理,洪武十六年(1383年)朝廷派都指挥使马烨驻贵州,以策万全。马烨这人不地道,总想着干点啥向朝廷邀功,但天下平定,已无战事。马烨来自天朝中央,自视高人一等,在文化上歧视奢香夫人,叫她鬼方蛮女。经常找碴儿,惹是生非,逼迫少数民族起来造反,以此平定邀功。

有一次马烨终于抓到了奢香夫人的把柄,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命人把奢香夫人上身扒光绑起来,皮鞭蘸凉水抽背,还是当着人家族人的面干的,太孙子了。少数民族也是人,人家也有尊严,群雄激愤,当时有人要揭竿而起。奢香夫人把这事儿压了下去,她明白马长官用心险恶,目的就是逼你们造反,以你们的水平完全不是天朝军队的对手。奢香夫人不声不响,悄悄地跑到了北京告御状。

朱元璋听过报告,表示可以帮她办了马烨,交换条件是奢香夫人答应他开山建驿站。朱元璋信守诺言把马烨扔进了监狱。奢香夫人回去后,率领族人开山建立驿站,通达川蜀,贯通五百六十余里山路,设九个驿站,这就是著名的“龙场九驿”,龙场驿为九驿之首。

龙场驿,大明帝国众多驿站中的一处。地处黔中,蛮荒之地,环境异常恶劣,当地人民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看似不起眼的龙场驿,因为王阳明的到来,心学一脉在此闪光,遂使得这里熠熠生辉。五百年后,当地人民还以老王为荣,世称王学圣地,还围绕王阳明开发一系列人文旅游风景线,诸如国际阳明文化节、阳明主题公园、阳明洞旅游产业链等。基础建设多以老王的名字命名,诸如修文县一条主干道,称之为阳明大道。

五百年前,王阳明主仆四人来到龙场驿,处境凄然,尤其三位仆人死的心都有。他们即将在这里生活,可能一辈子出不去。帝国荒凉之地,豺狼虎豹频繁出没,更可怕的是当地居民处于原始状态,对他们时刻怀有敌意。还有一部分能说汉语的多是中土亡命徒、杀人越货的逃犯,好人谁吃饱了撑的往这里钻。无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都已糟烂到了极点,形容为人间地狱,十分贴切。

龙场驿,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待多久,没人知道。好了,开始干活吧!

《瘗旅文》,无悲以恫

三十七岁的王阳明,肺疾多年,身体羸弱,不远千里来到这儿,面对破败不堪的景象,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