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冬病夏治与调养
2852400000002

第2章 冬病夏治概述(1)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们狙国医学的瑰宝之一,它不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冬病夏治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冬病夏治疗法,以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为指导,是对一些冬季发作频繁或症状明显而夏曰却症状缓解或发作较少的病症的一种防治调荞方法。通过内服加外治,使阴阳气血紊乱者尽快恢复平衡状态,以保持冬天寒冷时病症不易发作,帮助患者驱除病魔,从而达到恢复身心健康,重享生活乐趣的的。

冬病夏治疗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选择冬天易发或加重的病症,在夏令三伏天进行调治。因寒冷刺激而诱发或加重的病症,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中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冬病夏治疗法与一般中医疗法有着很大不同,它是属于预防性的治疗措施之一,符合中医“平时治本”和“治未病”的思想。夏天三伏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在中医看来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气血充盈、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未发病时,正是扶正培本、滋荞阳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不失时机地培本调理以扶助正气,可使得人体正气旺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抵抗力增强。那么,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了。其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对于冬季易于发作的慢性病,单靠药物内治是不够的。冬病夏治突出外治方法,旨在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培补元气、调整脏腑功能。在内治方面,首重食治,然后7治,食药并举。食治包括食疗、食补、食养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曰常生活中的食品或调制药膳。其优点是便于病人长期服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调养。

其二是综合调治。冬病夏治疗法的调治对象绝大多数为慢性病,其中不乏疑难杂症。这些慢性病迁延曰久,往往多个脏器受累,甚至1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对患者的肉体、精神均是沉重的负担。康复过程中要逐一解幵疾病的许多症结,消除诸多痛苦,这不是一朝一夕、一方一药或一种疗法就能实现的。必须针对病位的深浅、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多种疗法,协同治疗。通过合理调治,发挥良好的综合效应,才能使病症逐渐消失。调治方法,主要包括食疗药膳、起居运动、针灸推拿、药物内服与穴位外贴等多种疗法和途径。

其三是内服药性平和、外治简便有效。冬病夏治方法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所用中药大多数是植物性药物,其中许多药物就是食品,所以中医有“食药同源”之说。用药多选滋补、无毒之品。内服方法中的茶疗、食疗,外治方法中的穴位敷,大多简便易学。即使有些外用药粉有些毒性,只要控制好剂量,注意使用方法,敷贴后一般不会使病人受到伤害。简便而有效,轻松而愉快,是冬病夏治方法所遵循的准贝,因而最受病人的欢迎。冬病夏治的方法取材于大自然,很适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易于推广应用。

冬病养原则

根据《内经》‘发时治标,平日寸治本”和“春夏宜养阳以防阳气易损,秋冬宜养阴以防阴精易耗”的调养原贝[J,进行“反季节调治”,也就是选择在疾病不易发作的相对缓解季节进行防治。一般从每年七月份(农历三伏天前后)幵始冬病夏治,主要采用培本扶正的防治方法。而扶正培本,重在顾护阳气。饮食上,对于素体阳虚的人,宜常食大枣、桂圆、栗子、莲子、荔枝、核桃、山药、牛肉、猪腰、鹌鹑、黄鳝、鲑鱼、鲈鱼等益气温阳的食品。选用这些温补阳气的食品与糖米一起熬制成粥食用,同样可以收到益气强壮、调节免疫的效果。除了食疗药膳外,也可在中医指导下适当服用些益气温阳的中药。中药内服可选择汤剂、膏剂、药酒、药茶等。外治法可以采用药末(或药膏)外贴、穴位按摩、施针灸艾灸等方法,内外兼治,治病求本。坚持调治1-3个月,不仅可以修复冬季易发病症的病理损伤,还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当然,具体运用时还需要结合各自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调治方法。

如患者平时怕风易汗,容易感冒,遇寒即贡晴连作、鼻塞流涕者,则予以益气养肺固表为主,可用玉屏风散、桂枝汤、参苏饮等方加减(药如黄芪、防风、白术、党参、苏叶、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等)。

如患者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胃脘隐痛、倦怠乏力、平日寸痰多,则宜健运脾胃、化湿化痰法,可用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方加减(药如党参、白术、陈皮、法半夏、甘草等)。

如患者常感腰酸肢软、畏寒神疲、夜尿频多、稍动即觉呼吸短促,则用补肾纳气法,方选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河车大造丸等加减(药如熟地、山药、山萸肉、紫河车、补骨脂、核肉、五味子、沉香等)。

如平常关节疼痛,遇冷加重等,则可采用温通经络之法,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如黄芪、桂枝、赤芍、路路通、当归、11芎、鸡血藤等)。

如平时常感胸、头昏、胸部隐痛、面色晦滞者,宜予益气活血、温通胸阳法,可选理中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加减(药如党参、干姜、制附子、参、桃、红花、当归、瓜蒌、薤白等)。

此外还应结合不同疾病特点进行调治。如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夏令不发作时大多表现肺肾弓虚之本象,可以利用三伏天采用补益肺肾、温阳益气的中药内服,或服用补肺益肾丸,或服用益肾平喘膏方,同时配合温化寒饮的外贴方。调治一个季度,可使患者免疫能力明显提高,到冬季时病情明显得以缓解和减少发作。

如是关节痛症还可结合外贴发泡疗法,使局部皮肤潮红甚至发生水泡,以排毒通脉,达到防治关节疼痛之目的。

首先,冬病夏治是中医特有的疗法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概念,要遵循辨病与辨征相结合的原贝所谓“辨病”,就是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调治方法。比如寒胃病,除了内服健脾温养的中药外,可以选用温通药粉外敷,或用温散中药制作成衣兜挂帯。对于寒性关节疼痛患者,则可选用药酒配合发泡疗法进行调治。哮喘患者则适宜采用穴位敷贴疗法等。“辨征”就是针对不同的病因与征型,施行审因论治、分征调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症下药”的意思。从辨征出发,把“征”视为整体反应状态的综合概念,并把“征”放在自然、社会的联系中去考察。在充分注意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调养方法。如慢性支气管炎肺虚者(主要表现怕风、易汗、易感冒),宜选用补肺养肺之法脾虚者(饮食不香、脘腹作胀、大便稀溏等),宜选用健脾运脾之法。

其次,冬病夏治要重视正气的调养。冬病夏治从正气立论,一切调治措施都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力、自我调节力和适应能力为目的。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夏季利用健脾养肺、益气补肾的扶正培本之法调治,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和御寒能力,使其冬季寒冷时不易发作,有的甚至可以通过夏治调养获得治愈。

再者,冬病夏治要结合时令特点。该法多在夏令气候炎热时施行。中医学有“天人相应”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酷暑盛夏,火气旺盛,人在精神和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在曰常生活中,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常有“冰雪在心”之感,切不可烦躁激动。夏曰里应“早卧早起”。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机体调节功能,可增强对热的耐受力。午饭后可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晩上不可贪凉而臣卜,睡于露天、屋檐、走廊及窗前等处,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以免外邪侵入人体,引起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关节酸痛面神经麻烧等症。

夏季暑热湿盛,外出时要戴草帽或打平,以遮挡阳光的直接照射。出汗多时,湿衣汗衫要勤洗勤换,以防暑湿并袭。为防中暑,身边和家中应备有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藿正气水等,还可常饮绿豆汤、酸梅汤、消暑茶等。

夏令消化功能差,应以温软易消化、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适当多吃些新鲜瓜果蔬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等,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荷叶粥等。少吃油条、烤讲、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尤其须忌过食生冷物,如冰砖、冷饮、凉粉、冷菜等,以免损伤脾胃,诱发疾病。

另外,外治敷贴是冬病夏治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妥善处理水泡,防止过敏,防止不良反应。有些外敷药物(如甘遂、斑蝥等)具有一定毒性,不宜内服。配制好的药物(粉、膏、糊等)须妥善保管,谨防误食中毒。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和注意使用方法,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节周治。

为防止感染发生,所选用药物须除去杂质,穴位严格消毒。夏季贴敷时间应相对缩短。贴敷后局部如有丘疹、水泡者,须保护好贴敷面,防止继发感染。一旦有感染发生,需对症处理。

饮食疗法源远流长。古典医籍《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术理论,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上,提出了“饮食有节”的重要原则,还就饮食的饥饱之度、冷热之性、偏嗜之习、宜忌之规、配餐之则提出了一系列法则,告诫人们重视卫生,以食疗疾。书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莱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食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由于“药食同源”,食物亦有寒、热、温、凉之性,故具体应用饮食调养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饮食质量与进食方法的合理调配

饮食太丰盛的人,要强调一个“少”字,以注意节制。营养不足者又需加强补充。进食的方法是定时饮食,晩餐不宜过迟慢嚼绌咽以禾U消化节制食量以防过饱损胃饮食清淡,不宜过咸、过甘、过酸、过辛及过于油腻厚味,以防伤脾生痰湿进食宜软些,少吃生硬之物。食物不宜过烫过冷,以免损伤肠胃。

(2)饮食品种的多样性

人吃单一食物是不能维持身体健康的。有些必需的营养素,如一些脂肪酸、氨基酸口某些维生素等,不由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取得。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冲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冲营养素。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现代营养学把食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供给人体热能的,叫主食另一类是晶U食,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机能的,如豆制品、蔬菜、食油等。

(3)根据五脏盛衰选择饮食

饮食的选择要合乎五脏盛衰之所需,即某脏虚弱,则宜多食具有补益某脏的食物。如《藏气法时论》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酸以收之”,“脾苦湿,急苦以燥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中医还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之说。另外,中医强调“以脏补脏”。例如肝脏虚而成夜盲症,多食动物肝脏有一定疗效胃虚不纳食,多食鸡内金可达健胃增食的目的等。

(4)饮食要有节制

《内经》中说:“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变百岁乃去。”《管子》亦说:“饮食有节……则身体利而寿命益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所谓饮有节,是指饮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吃的科学和方法。具体地说,是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

(5)注意四时宜忌

《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向,故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选择不同的欠食。《周礼·天官》中亦云: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实吃咸以和软。”这种因时择味的主张至今仍为群众所喜用。

(6)注意饮食与药物之间的关系

饮食与病人正在服用的汤药不要互相抵触。例如病人正在服热性汤药,就不宜进食绿豆等凉性食品若正在服寒凉汤药,就不宜食用姜、葱、大蒜、桂皮、胡椒等辛热之品。

冬病敷贴疗7

敷贴疗法是最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该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绌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直接贴敷穴位和患处(阿是穴),是治疗疾病的一冲无创痛穴位疗法。这冲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敷治病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穴位敷占疗法的作用口疗效巳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冲外治之法。列举的各冲敷贴方,有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宋代以后,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敷贴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痨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吴茱萸贴足心治疗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

清代是穴位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着,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着名。《急救广生集》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理瀹讲文》一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

现代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整理,并大胆探索。现在此法不但用来治疗常见病,而且用来治疗肝硬化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编小癌瘤之功。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敷贴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们采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技术,研制出新的仪器,与穴位敷贴疗法协同运用,以促进药物吸收。尤为可喜的是吸收了现代药学的研究成果,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有加入化学发热齐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舒乐热熨剂、代温灸膏等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齐,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痛经膏等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蜜发泡膜等还有在加入了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药物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敷贴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