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冬病夏治与调养
2852400000003

第3章 冬病夏治概述(2)

穴位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形成热点。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曰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深受人们的欢迎。在提倡的然疗法的潮流中,穴位敷贴疗法以其简便廉验的优点显示出无限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1.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

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1)穴位刺激作用

根据中医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连,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特点,同日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0向,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等异常情况。穴位敷贴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2)药物效用

敷贴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可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

现代医学巳证明,中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主要途径:一是透皮吸收。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可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皮肤软化,药物易于穿透。药物外敷还可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三是表面活性剂作用。敷贴药物中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敷贴方中的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有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力提高8-10倍。

(3)综合作用

穴位敷贴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1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向、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叠加的治疗作用。药物的温热刺激可对局部气血进行调整。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另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调阴阳的作用。

2.敷贴疗法的特点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敷贴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着功效。

(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敷贴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使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纟5予对症处理。

(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敷贴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方法纟易学易用纟不需特殊的医疗设畜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都可随学随用。

(4)取材广泛价廉易得

穴位敷贴法所用药物纟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如麝香)外,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本法用药量艮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敷贴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长,所用药方的配伍组成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着,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者、不愿服药者,不能服药者,尤为适宜。

3.敷贴疗法的选穴原则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汇聚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也是施行针灸等术的刺激处所。人体全身的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脉上的361个穴位。经穴具有主治和反映本经及其所属脏腑组织病症的作用。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以外的有具体名称和部位的穴位,因为这些穴位绝大部分不在十四经脉上,故又称之为经外奇穴。奇穴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常用的有50个左右。阿是穴是指在病变部位或附近出现的压痛点。它们没有固定的部位和具体的名称,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的病症。

同一个穴位,采用同样的刺激方式和强度,可能由于机体机能状态不同而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例如:针束U大椎穴既可治疗阳气虚的畏寒肢冷,又可治疗实热盛的高热渴。穴位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双向良性调整作用。通过刺激穴位,激发人体内在的我调节机制,从而促使机体失衡的状态得到恢复。因为穴位的主治作用与其所在部位及所属经脉有关,可概括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是指穴位具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其附近的病症的作用。所有穴位都有近治作用。如头部穴位主治头部病症,眼睛周围穴位主治眼部病症,关节部穴位主治关节病症等。远治作用是指穴位具有治疗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病症的作用。大部分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经穴,不但具有近治作用,而且可以治疗这些穴位所属经脉及其脏腑组织的病症。根据经络循行理论选取远离病症部位穴位的方法称为循经取穴。循经取穴最能体现整体治疗的特色。特殊治疗作用是指穴位具有主治某种特殊病症的作用。一些经穴和奇穴有特殊治疗作用。如大椎退热、间使截疟、四缝祛疳等。

一般地,内科、妇科、五官科病症以循经取穴为主,骨伤科、皮肤科疾病则以局部取穴为主。穴位敷贴还有取穴少而精的特点,选取一穴的屡见不鲜,尤以神阙穴为最。

神阙位于脐中。采用药物贴敷神阙穴,又称为敷脐疗法。脐为人体先天之本源,又为后天之根蒂。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脐部是供血、供氧以及输送营养成分的惟一通路。胎儿出生后脐的血液循环虽断绝,但与全身还有经络的联系。脐居人体前正中线上,故有“脐通百脉”之说。现代研究证明,脐是胚胳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角质层薄,无皮下脂肪,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跻动脉无胆固醇堆积,周围有许多小静脉,称附脐静脉,连于门静脉和脐周静脉丛。脐部的这种解剖特点使其不适宜于针束,一般列为禁针穴,仅作为取穴标志。但这种结构却十分有利于药物透过皮肤吸收。特另是由于血管分布的特殊性,药物经脐部吸收极少被肝脏代分解,有效成分也不被消化道破坏。穴位敷贴还可持续不断地释放有效成分,使血中保持一定药物浓度,充分发挥药效。对于寒证,无论虚、实,还可配合热敷,使跻部的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药物吸收。

药物敷汽,可以充分发挥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的双重治疗作用。由于脐部有明显的取穴标志,敷跻操作简便。因此,敷脐疗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4.敷贴疗法的选药原则

(1)主药的选用

药物的性味、厚薄、归经及药理作用,是敷贴疗效是否确切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猛、生、气味浓烈芳香走窜的强效药物为主体。多用辛窜幵窍、通经活络之品,如冰片、麝香、樟脑、丁香、乳香、没药、花椒、薄荷、擅香、苏合香,以及姜、葱、蒜、韭之类,以“离领群药,幵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多生用厚味、有毒之品,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大黄、葶苈、大戟、芫花、蓖麻仁、蟾酥等,以图力专效宏。“统领健儿,斩关夺门,擒贼奸魁”。同时还需根据病变部位、疾病性质、病程长短、体质强弱之不同,辨证选取适当的药物配伍成方。如散表寒有葱白、生姜、荆芥等温里寒有肉桂、附子、干姜等消食积有莱菔子、麦芽、莪术等驱虫有乌梅、川椒、槟榔等理气有陈皮、木香、茴香等化痰有白芥子、半夏、杏仁等活血有当归、11芎、红花等祛瘀有三七、血竭、鸡血藤等补虚有人参、黄芪、甘草、大等泻实有大黄、芒硝等逐水有大戟、甘遂、黑白丑等利尿有猪苓、车前子等收敛固涩有五味子、五倍子、石榴皮、煅龙牡等收涩止痒有枯矾、硫磺等安神有朱砂、茯神、柏子仁等幵窍有麝香、冰片、苏合香等解毒有蟾酥、雄黄、牛黄等泻火有黄连、黄芩、山桅等止痛有丁香、细辛、延胡索等。敷贴疗法药物配制的原贝U基本上同于内治法。凡是有效的汤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一般均可熬膏或为末调和贴敷,但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2)引经药的使用

穴位敷贴疗法的药力从外而入,气味轻淡之品不易收效。除了选用以上主药外,一般药物也亦炒香研末,促使药物的吸收。同时还需选用适当的弓经药或赋形齐J,以加强药物穿透力,弓导药物上下升降,直达病所。譬如病在胸膈以上弓尤其在头面部,常用黄酒调药,因黄酒辛散而有升提作用,可弓药上升若病在胃肠属寒者,多用生姜汁调药,因生姜入脾胃,其性辛温,既助药力达于胃肠,又祛胃肠之寒邪若病在胃肠属热者,可用黄连水溶液调药,黄连苦寒入中焦胃肠,能泻胃肠肝胆有余之火,除肠胃积滞之湿热若病在肝胆,多用醋调药,因醋之酸性可弓药入目长若病在肾,可用盐水调敷以弓药下行若病在下肢,则可用牛膝水浸液调药,因牛膝长于下行。

(3)补益药的选用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驱邪散毒为首要任务。对于虚证患者,一般也是本着“有病当先桂之”原则,首先选用攻逐的药物,而很少应用补益之品。即使用补药,也不能妄用峻补,以免有闭门留寇之虞。宜酌情选用血肉有情之,如羊肉、牛胞衣、鲫鱼、蟹甲等。

冬病灸疗

针灸疗法以传统的经络学说为依据,以中医学的脏腑、气血、阴阳、补泻等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操作器械(针或艾炷),通过特定的手法,在人体的特定部位(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冬病夏治和康复领域,既可治疗病伤残疾,也可作为常人保健方法之用。

中医学认为,经络人体庄腑、肢节、筋肉、皮肤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与自然环境保持密切联系,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针灸调养即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体表的腧穴,以达至U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协调脏腑、补虚泻实、防病健身的目的。如在手太阴肺经选择适当穴位,施行一定的针灸手法,可以防治咳嗽、气喘等肺脏疾患或胸部病变在手阳明大肠经选择适当穴位,施一定的针灸手法,可以防治牙痛、鼻衄、咽喉肿痛、腹写或便秘等病症。

在具体应用针刺方法时要熟识经络穴位。根据病情需要,分别循经取穴或取阿是穴。选穴要少而精,取穴要准确,操作要规范。持针双手和进针部位要先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进针姿势要正确。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按在穴位周围,绷紧局部皮肤,以利于进针另一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对准穴位垂直用力,快速将针头刺入皮肤。然后以捻转或提插的方式,完成针身对穴位的适当刺入。正确的进针应做到无痛感。适当行针与留针。运用一定的补泻手法实现对机体阴阳的调节。当穴位及其周围产生酸、胀、麻、热等感觉,应停止行针,保持一个较长的自然留针时间,使针刺对经络穴位的刺激轻柔、缓和而持续。

灸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祛湿、回阳救逆等作用。故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之感冒和寒湿烧阻之关节痛等。艾灸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1)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所谓直接灸,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①无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或温水以增加黏附作用,再放上艾炷点燃。当病人感到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次,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本法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病人易于接受,应用广泛。

②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敷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个艾炷需燃尽熄后除去灰烬,方可另换艾炷施灸,一般灸次10次。在灸治过程中,可用手在施灸部位的周围另轻轻拍打以缓解疼痛。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6周左右灸疮行痊愈,结脱落,留下瘢痕。

所谓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不同的药物隔幵。所用药物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常用的间接灸有以下几种。①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次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②隔盐灸:用纯净的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③隔附子讲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讲,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次数为止。

(2)艾卷灸

又称艾条灸,此指将艾绒卷成条状施灸。艾条是用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越紧越好,封口而成。如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则成为药条。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离皮肤5厘米之上而灸之。由于艾条悬于穴位之上,并不接触皮肤,故称悬灸。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易烧到皮肤,可以自己施灸,故被广泛使用。

(3)温针灸

此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人体内。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固定在适当的深度,用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完为止。也可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条(长1-2厘米)施灸。

冬病夏治的接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