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并不意味着不要考试,考试时不要紧张。当考试的动机较强时(不是过强),可以使考生的思想高度集中,思维兴奋,使之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因为适度的紧张比松弛状态更能激发人的智慧,加快大脑的高速运转,使思维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更加灵敏,充分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常言道:“急中生智”,讲的就是这种应激反应的正面效用。实践证明,这种适度的紧张感随着考试结束,身体和大脑就会较快恢复常态,因此不仅不会对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值得提倡。所以创造适度紧张的学习与考试氛围,是必需的,也是需要家长们艺术地创造、把握和科学地引导的。
为您支招
1.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考试焦虑症,或者有焦虑情绪了
在判断考生是否有考试或考前焦虑时,有两种错误观念:一种是认为,只要感觉到压力,就怀疑患了考试焦虑症,越怀疑就越紧张——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另一种是认为,只有一点都不紧张的人,才是一个能在考场上发挥正常的人。
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只要是正常人,在考试前都会自然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情绪。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那就不会紧张,而这样的人对高考是不抱希望的。高考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成绩再好,都会引起适度的紧张。有适度的紧张,才能发挥正常水平。考试焦虑者,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在认知方面,老想着考好了怎么样,考糟了又怎么样等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想法、思维总是指向考试失败的方面,缺乏自信,在考试环境当中考生会感到非常不适。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两个,一个是拖延,一个是逃避。
案例1
爱拖延的学生
一位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同学,通常制定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比如早上6时起床,背英文单词,上午复习语文、数学,下午复习物理、化学,或者历史、地理。但每到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借故拖延。总觉得自己没有休息好或没有找到最佳最好的状态等,找各种借口开脱自己,好像总也找不到精力最好的时候似的。
点评:精力不能集中,这就是考试焦虑症的第一个症状,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拖延。这也是制定完美计划不能实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案例2
一个逃避高考的学生
一患有考试焦虑症的高三男生,缺少锻炼,身体不太好。由于必须通过体育达标测试才能参加高考,所以他忧心忡忡,非常害怕。他知道自己体育测试可能过不了关。体育测试前20天,他得了感冒,医生给了他7天假,到了第七天的时候,他妈妈对他说:“你如果觉得身体不适,还可以休息几天。”于是他得到机会,就借故休息下去,整天看杂志看电视,最后干脆说,今年不考,明年再考。
点评:正是母亲的这种犹豫,让孩子本来不坚定的心态更加不坚定。母亲要坚持他今年必须考试,不管情况如何,都不给孩子逃避的机会。
2.考试焦虑对成绩的影响
考试焦虑对成绩的影响,呈一个倒“U”形的曲线。如果一点都不焦虑,那么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都很低。如果焦虑水平太高,那么效率、复习效果也很低。只有当焦虑处于中等水平的时候,效率才会最高,考试的成绩才会最好。
3.为什么适度的焦虑是必要的
首先,只有适度的焦虑,才能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其次,适度的焦虑,还有助于促进兴奋,使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最后,适度的焦虑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有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挑战。
案例3
爱的力量
谈恋爱的双方,如果相互喜欢着对方,其身心就处于一种全身动员的焦虑状态,陪他逛街或者做其他什么事情,无论多久也会不觉得累;如果不喜欢他,身心没有动员起来,哪怕没走两步就会感觉非常累了。
点评:虽不是很合适的例子,但也说明了适度的身心焦虑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本来不能完成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4.考试焦虑情绪的缓解和调控
(1)和您的孩子一起改变认知,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考试。相同的外界事物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的东西对于甲来说是有利的,而对于乙来说可能就是有害的,这取决于主观对这一事物的看法。比如:同样有半瓶水,一个悲观的人就会失望地说“只剩半瓶了”,而一个乐观的人就会快乐地说“还有半瓶呢”。为什么要进入大学呢?每个人又有每个人不同的目标与追求,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如此看来考试仅仅是达到理想的一个手段而已,而达到理想会有许多途径,这只是其中之一。每个人在对理想的追求过程中都要碰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失意与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一轮不落的太阳,那么这些小小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生的美也许就在于她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所以重要的并不是一次成败,而是锲而不舍的努力,须知“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人”。考试前要把对考试结果的患得患失转化为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这样才能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淡化应激,增强自信,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帮助您的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许多考生学习没有计划性。大有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架势,抓到最后忽然发现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复习到,而考试又马上临近了,自然会着急上火,坐卧不宁。所以,在考试前的一段时期内,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这样会使自己有一种充实感,从而带着自信走进考场。
(3)学会自我暗示。考试前,教孩子反复地告诉自己:“关于这次考试,我已经复习得很充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次我比以前表现更努力,因此也一定会比以前考得更好”“每个人都是和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所以我肯定不会输给别人”……这样帮助孩子找出他有利的方面,多次进行暗示,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稳定情绪,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反复这样积极地暗示往往可以稳定住考生的情绪,转败为胜。
(4)自我放松。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在考试前的一段时期内,和孩子一起来进行放松训练。方法如下:靠坐在一张沙发或围椅上,头、颈、腰、背和四肢都放在最舒适的位置,双腿不要交叉或悬空,双臂放在沙发或围椅扶手上。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均匀缓慢地呼出去,同时注意呼吸肌放松的感觉,好像把心上的包袱放下来了一样。先皱眉,体会额部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再放松额部肌肉。咬紧牙关,体验咀嚼肌紧张的感觉,再放松,完全放松后下巴是下垂的。将舌头用劲抵住上颚以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然后放松,放松后舌头便有变大了的感觉。放松颈背部肌肉,不要靠背,坐着,注意背部和颈部紧张的感觉。放松背部肌肉,靠在椅上,放松颈部肌肉,让头部随重量下垂,前倾或后仰,靠在椅背上。练习抬肩、举臂,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然后完全放松,让肩背自然下垂。收缩腹肌,然后放松肚皮,使内脏有下坠的感觉。最后训练下肢,将两脚脚趾向上翘起,把双腿用劲伸直,把双腿抬起来,体验下肢肌肉紧张的感觉,再放松这些肌肉。这样从头到颈放松,放松腰背部肌肉,放松肩背部与胸腹部肌肉,放松上肢肌肉,放松下肢肌肉,缓慢均匀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维持在松弛状态10~15分钟。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放松全身的目的。
(5)对于一些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的考生来说,家长应鼓励其及时说出来,向自己说,也可向心理辅导人员述说,请求帮助。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正规的心理治疗,可选用药物治疗、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考试焦虑的人往往在生活中遇到其他困难,自觉难以应付时,也同样较易产生焦虑情绪。经常焦虑者可能形成一种焦虑物质,其特点为性格脆弱。所以,家长朋友们作为孩子的重要助考力量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状况,并且切实采取应对措施,最终孩子将会受益于您所作出的点点滴滴。
(第二节) 做孩子贴心的后勤兵
您知道吗
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社会压力非常大,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更是面临着一场关乎前途的大战。为了赢得这场战斗,人们往往会牺牲一些其他东西——健康往往被第一个牺牲。
孰不知,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是云烟。曾经有人用“10000000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个“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利、快乐、家庭、爱情、房子……纷繁冗杂的“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1”常常被忽略,但“1”一旦失去,所有浮华喧嚣都将归于沉寂。希望这个比喻能让那些埋头苦读的学生抬起头来,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想想,有多少同学常年苦读,失去了良好的视力,只能终生与眼镜为伴?有多少同学小小年纪就像老人一样驼着个背?又有多少同学因为身体条件不够格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关爱自己、关爱健康。
高考既是知识、能力的比拼,也是体力的较量。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是保证广大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和重要条件。作为家长,首先最关心的也是做好孩子的营养保证和后勤服务。让孩子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是一项长期的需要遵循科学规律的工程。营养和知识一样,要靠平时的积累,等到考前才注意要吃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因此,为孩子加强营养,要从早做起,按照客观规律科学进行。本节将从科学加强营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在高考期间的后勤服务注意事项五个方面向各位家长讲述如何做好孩子的后勤服务,为孩子顺利通过高考保驾护航。
对号入座
在对号入座单元列出了家长的后勤工作经常出现的误区,家长朋友们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为孩子后勤服务时有没有误区,存在什么样的误区。
1.“高考菜谱”三大误区
先来看看上海的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如何做的。
沪上西南区某中学的小晨向记者讲起了自己的食谱:每顿饭起码有两三道荤菜,鸡、鸭、鱼、虾只是家常便饭,时不时地还要炖只甲鱼、乌骨鸡滋补一下。除了丰盛的正餐,父母还在上午10时、下午2时、深夜12时安排了“点心时间”,什么奶油蛋糕、过桥米线、小馄饨变着花样轮番上场。
此外,市场上名目繁多的保健品也成为小晨每天必吃食品。安利维生素、金施尔康一天一粒,灵芝胶囊一天两粒,昂立舒脑早晚各一支,鸡精一天一瓶,累了还要喝力保美达提提神。除了正餐和各式保健品外,各式时鲜水果、牛奶等奶制品也穿插其中。
这些食品的“轮番轰炸”吃得小晨有苦说不出。前两天看到体检表上的体重时她吓了一跳,因为不知不觉中她2个月居然胖了5千克。她说,天天这样大鱼大肉的,其实都已经倒胃口了,和以前相比,她的食欲也大不如前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小晨父母为了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花了不少精力和钱财为孩子补身体,可结果事与愿违,反而让孩子的食欲下降。其中的误区有哪些呢?
大鱼大肉伺候
考前学习紧张,消耗大,营养一定要跟上。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营养不足,变尽花样,遍求良方,佳肴美味供应不绝,甚至不惜整天以大鱼大肉伺候考生。
专家认为,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而且吃得过杂反而容易造成肠胃疲劳,而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除了不要多吃大鱼大肉以外,家长也不要让孩子吃油炸食品,因为油炸食品易使人产生饱腹感,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专家推荐考生应多吃去掉皮的鸡肉、牛奶、鸡蛋等食物,也可以熬些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等,适量放些糖,既美味可口,又清热祛暑。保健专家认为,当人体摄取食物酸碱平衡时,大脑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当酸性或碱性过高时,大脑功能就会衰退。因此,考生的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切不可偏食。
补品最营养
许多家长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贪多求快,希望通过保健品来达到迅速补充营养的目的。对此,专家表示担忧:保健品大多味甜,服用过多会直接影响进食。重者导致口舌苦涩,进食无味且不觉饥饿。另外,许多家长购买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想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补充考生体力、缓解脑力疲劳或调节身体不适的状态。岂不知,保健食品是通过对人体功能的调理起到缓解疲劳、改善记忆或者对疾病起辅助治疗的作用。既然是调理,就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素质会慢慢提高,但很少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变化。
食谱大变脸
这个误区,小晨的父母倒是没有。只是作为常见的误区,必须介绍给家长朋友。有的家长喜欢在高考前夕打破孩子以前的饮食规律,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饭菜。专家指出,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其原因在于:食谱大变脸,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多吃什么、少吃什么,并不是到了考试才开始调节的。高考冲刺阶段的食补切忌两个极端,一是孩子平时吃得比较清淡,高考冲刺阶段却“大补特补”;而有的孩子平时口味吃得比较油腻,高考前家长却严格控制孩子肉类和蛋白质的摄入。这两种做法都会打乱孩子本身的饮食结构,十分不可取。高考前1~3个月,日常的生活规律不要改变,高考期间还要维持平常饮食。现在一般的家庭饮食营养都足够了,其实不必为所谓高考再作特殊的安排。特别考试前3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饮食应该遵循三个原则:清淡、营养、安全。不吃过油过腻的食物,适当摄入人体容易吸收的营养食物,如鸡蛋等,同时注意食物的卫生新鲜。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
2.生活规律三大误区
孩子晚上学习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