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荆楚文脉
2855000000004

第4章 “折戟沉沙铁未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宣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46郡,郡下设县。楚作为地名,犯了秦始皇父亲的名讳,遂改以荆山之“荆”称之。后世湖北或荆、楚并称,或合称荆楚。

秦攻破楚国国都后,在原楚国北部地区设置南郡,江陵为郡治。由于秦实行专制中央集权,用严刑酷法加强统治,南郡人民噤若寒蝉,曾经辉煌耀世的楚文化受到秦文化的压抑,陷入相对沉寂的状态,由此,湖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陷入滞缓期。

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秦始皇决定“亲巡天下,周览四方”,到全国各地去炫耀不可一世的赫赫皇威;同时借机寻仙访道,觅求长生不老的仙药,企望千秋万代做天下的主人。从公元前220年到前210年,在短短的十年间,秦始皇先后巡游五次。

前219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二次巡游。这一次出巡的方向就是故楚地所在的东方和南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灭楚后,楚地一直潜藏着强大的反秦势力,因此,宣示威力,震慑服楚地,成为了秦始皇此次出巡的首要目的。

前210年,秦始皇开始第五次出巡。从咸阳出发,经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沿丹水、汉水至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经钱塘,登会稽山(在浙江中部),祭大禹,刻石留念。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出巡,是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皇帝的一言一行,均会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秦始皇的五次巡游中,有两次途经荆楚地区,这给荆楚地区沉寂的政治生活增添了些许亮光,成为荆楚地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荆楚地区在秦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位。

西汉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州。湖北主要部分属荆州。

新莽时期,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天下一片混乱。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为恢复刘姓统治,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终于实现了重建汉王朝的宏图大志。

刘秀执政期间,国势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成为我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史称“光武中兴”。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允冠百王,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刘秀被称为匡扶汉室的中兴英主,是中国历史上最贤能的君主之一。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称赞他是古代“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三国是湖北历史上一个风云际会的时期:三顾茅庐、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赤壁之战、刘备借荆州、夷陵之战……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史事,都发生在湖北。而古隆中、襄阳城墙、关陵、吴王城、麦城等大量文物古迹,是湖北三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荆州,还是襄阳,荆楚大地是运筹帷幄、沙场点兵的三国英雄的见证者,更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三国历史的亲历者。

魏晋南北朝时期,湖北与全国局势基本无异,割据与动荡、战火与硝烟是这个时代显著的特色。此时的荆楚地区,人才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史学家习凿齿、宗懔和文学家庾信。习凿齿、宗懔的史学专著《襄阳耆旧记》、《荆楚岁时记》开地方史志和风俗史志之先河。庾信的《哀江南赋》也为当时和后人所推崇,“诗圣”杜甫在《论诗绝句》中写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对其称赞有加。

(刘玉堂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