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荆楚文脉
2855000000008

第8章 华夏仰始祖 天下共烈山

1987年,一个名叫周共·王德樵的美籍华人,出现在湖北随县厉山镇街头。他是一位不会讲汉语的华裔青年,仅仅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一张地图,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随州市。

周共·王德樵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随县呢?这里面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原来,我国清代画家吴承砚绘有一幅炎帝神农画像,原存放于北京故宫,1900年被八国联军从故宫盗走,几经转手,最后存于美国华岗博物馆。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的祖辈发现该画像后,感慨万千,立即花重金将画像复制下来,临终时嘱咐周共?王德樵一定要想方设法把画像送归炎帝神农故里。为完成祖辈的嘱托,1987年,他带着炎帝神农画像,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不会汉语、不识汉字的困难,跋山涉水,绕道台湾,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寻到随县厉山,将炎帝神农画像交给炎帝故里。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炎帝神农是一个纬地经天、功德无量的原始君主;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炎帝神农又是一个记载抵牾、众说纷纭的神秘人物。

神农氏的名号,最早见于《周易》一书中。《周易·系辞下》说:“包牺氏(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这里记载了由伏羲氏―神农氏―黄帝―尧―舜的历史演进顺序,反映出神农氏生活在伏羲氏之后、黄帝轩辕氏之前的一个历史时代。而且,在东汉以后的典籍中,多见“炎帝号神农”、“神农号炎帝”、“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可见炎帝与神农是同一个人。

《庄子·盗跖》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致德之隆也。”从这段记载看,炎帝神农氏时代应该处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商君书·画策》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吕氏春秋·爱类》记载:“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这两段史料分明又在说,炎帝神农氏时代已经迈入男耕女织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了。

相互抵牾的两种记载似乎向我们透露这样一个史实:炎帝神农处于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代,由渔猎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时期,其时,有的地方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有的则已跨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门槛,是人类社会文明初创阶段。

炎帝神农的生地,最主要有三说,即“泰山说”、“华阳说”和“厉山说”。

“泰山说”的唯一证据,便是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过?“炎帝封泰山”这么一句话。遗憾的是,这句话根本不能作为凭证。因为司马迁是说炎帝曾在泰山会盟诸部落首脑,并无炎帝族发祥于泰山一带的意思。

“华阳说”首见于张守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据考证,华阳系指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地区。

相比而言,“厉山说”的证据比其他二说更为充分,也更具说服力。最早明确指出神农生地的是西汉史学家褚少孙,他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神农,……本起烈山,故称烈山氏,亦曰厉山氏。”相传为汉代学者纂集的《礼记·祭法》也说:“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郑玄注云:“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关于厉山的地望,南朝梁宗懔认为在随郡境内,即今湖北随州市。他在《荆楚岁时记》中说:“随郡北界有厉山村,村南有厉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神农所生。”《括地志?随州》的相关记载指向更为明确:“厉山在义阳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清同治《随州志?古迹》也说:“神农洞在州北百廿里。”综合考察上述诸家之言,今湖北随州市为炎帝神农故里更为接近历史本原。

至于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炎帝神农氏“其地南至交趾(今岭南一带),北至幽都(今河北北部),东至旸谷(今山东东部),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莫不听从”,范围达大半个中国。对于这个记载,应该理解为炎帝神农氏部落及其部落联盟的活动地域。

在湖北境内,除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外,神农架、谷城等地至今仍保存有与炎帝神农有关的遗址遗迹,流传着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据记载,神农架曾是神农氏尝草采药的地方,他先教民“架木为屋,以避凶险”,继教民“架木为梯,以助攀缘”,采得良药400余种,著就《神农本草经》,为向天帝复命,才“架木为坛,跨鹤飞天”而去。又《中华九域志》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而得名。”在谷城有许多关于神农氏的传说故事,还有神农山、神农寨和神农洞。

炎帝神农氏的丰功伟绩,史籍中鲜有全面而系统的记载。但仔细检索,有关炎帝神农时代的传说资料,在先秦两汉古籍中十分丰富。概括起来,炎帝神农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始作耒耜,以利民耕。《周易·系辞下》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当时从事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用具。在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势必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耒耜也因而成为农具的总称。

始种五谷,以为民食。《管子·形势解》载:“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同书《轻重戊》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载:“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在发明先进生产工具的同时,炎帝神农指导先民开展农作物种植,我国原始农业也因之逐步发展起来。这一点,从随枣走廊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规模的扩大、稻谷遗迹和生产工具大量出土等,都得到了有力的印证。在炎帝神农对人类文明的诸多贡献中,以农业文明的开创贡献最大,影响最深。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炎帝神农不断积累经验,发明总结农耕生产经验,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态,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奠定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第一座里程碑。

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远古时期,疾病和毒蛇猛兽的伤害是人类生存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炎帝神农为解除疾病和创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深入山野,辨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从而发明用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正因为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奠基者,秦汉之际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就冠名为《神农本草经》。

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人们对物品交换的需求日益强烈,于是炎帝神农氏设立集市,聚集四方货物,以物易物,互通有无,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产物。

治麻为布,遮体避寒。《商君书·画策》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庄子·盗跖》:“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皇王大纪》载:炎帝神农氏“治其丝麻为之布帛。”一系列文献记载以及随枣走廊新石器时期遗址大量出土的陶质纺轮,从两方面都印证了炎帝神农氏首创原始纺织业的伟绩。

制弧剡矢,以抵侵凌。《吴越春秋》载:“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殁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继竹、续竹,飞土、逐突’之谓也。于是神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炎帝神农氏发明弓箭,有效地抵御来自其他部落和猛兽的侵扰。

作陶为器,以储民用。《逸周书》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太平御览》引《逸周书》则说:“神农耕而作陶。”制陶术的发明是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创造之一,也是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作琴瑟,娱乐民众。《世本·作》载:“神农作琴,神农作瑟。”桓谭《新论》说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又云:“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湖北新石器时期遗址曾出土不少陶球和陶铃,陶球或空心或实心,形状各异,有的还有手柄,外部装饰各种纹饰和色彩。空心陶球内还装有石子,轻轻摇动,即发出响声。陶铃器身为椭圆形,顶面有并列两穿孔,可作穿绳吊挂之用。对于陶球和陶铃的用途,有研究者认为,它们应该是乐器之类的娱乐工具。如此说成立,至少印证了炎帝神农时期,先民已经开始音乐方面的精神追求。

台榭而居,安家立业。《皇王大纪》载:炎帝神农“相土田燥湿肥,兴农桑之业,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为台榭而居。”从渔猎采集转向农耕,人们随之开始定居生活,于是修建简陋房屋,聚族而居,形成原始村落。从大溪文化开始,人们的居所从半地穴式到完全地面式,从单间到多间,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充分说明了炎帝神农时代在房屋建筑技术方面的突破与进步。

首创煮盐,强健体魄。《世本·作》说:“宿沙作煮盐。”《淮南子·道应训》说:“昔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由此可知,首创煮盐的是炎帝神农的部属宿沙之民。盐的发明对于改善人类营养结构,增强人类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立天文,设立历法。炎帝神农在首创农业的同时,对于原始天文和历法的创立,也是卓有成就。炎帝神农及其部落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注意了“火”(即大火星和鹑火星)与季节的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天文历法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在随州冷皮垭遗址出土的陶豆柄上,雕刻有北斗七星图案,这或许是生息于此地的原始先民天文历法知识的艺术表现。

炎帝神农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从史实与神话两者的结合来看,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人文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等,他的发明创造只有黄帝才能和他相媲美。所以,炎、黄二帝同时被尊崇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后人仰慕炎帝神农的功德,将其归纳为八大或十大功德,也有学者用三个字作了概括:“炎帝神农,无非生、死、乐三字尔。求生、不死、弦乐!分五谷而养生民,尝百草而医不死,削桐琴以乐天下,人的一生竟如此的简单,如此的直接,如此的纯粹,如此的智慧!”

如今,在湖北随州炎帝神农广场上矗立着8根巨大的石柱子,每一根石柱上都雕刻着一段炎帝神农的故事。历史就是这样,最真诚的祭奠经常是表现为无声的方式;最打动人的故事经常被刻在石柱上,传之后世。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首领,他率领部落在艰难生存与艰苦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炎帝神农文化。炎帝神农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炎帝神农精神主要包括首创肇造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贵民利民精神。

首创肇造精神是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文明史上最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典范之一。炎帝神农氏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事必身先,勇于探索,善于模仿、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总结,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和常识,从而发明许多生产生活工具和文化娱乐用具,成为农业、制陶、医学、音乐、天文、历法、商业等等众多领域的创造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

刚健有为精神在炎帝神农文化中尤为突出。上古时期先民们由于生存条件恶劣,茹毛饮血,多患疾病,生命与健康得不到保障。炎帝神农作为部族首领,看到人民的疾苦,决心寻求治病之药,解除人们的痛苦。于是,他遍尝百草,采药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历经艰险,九死一生。刚健有为的精神在炎帝部落成员如精卫、夸父、刑天等人的身上同样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因失足于海而失去生命,于是化而为鸟,衔石填海,百折不挠;夸父属炎帝部落首领之一,他不畏艰难,敢和太阳一争高下,以至“道渴而死”,充分体现出炎帝神农部落为了认识大自然、征服大自然而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炎帝近臣刑天在部落战争中,冲锋陷阵,被俘斩头后,仍不甘心失败,再次站起,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做眼睛,把肚脐当做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战斗不止。“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一幅多么壮烈的画面!

作为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公,全心为民,不求任何回报。《淮南子·齐俗训》说炎帝“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憔悴”,“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又说他为了祛除百姓疾病之苦,不惜牺牲生命,亲“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炎帝神农这种贵民利民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价值观念的源头之一。

以农耕文明为突出特征的炎帝神农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轫、孕育及其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数千年来,炎帝神农精神和黄帝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一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绵延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始祖,赫赫功德,四海景仰。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炎帝庙所在多有,仅台湾地区就有121座炎帝神农庙。台湾雾峰乡有一座炎帝神农庙,始建于明末郑成功恢复台湾时期,庙中供奉有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刻制的“五谷神农皇帝位”之牌位,1984年再次扩建炎帝神农庙时,专门从大陆请去两尊炎帝神农像。由此可见,海峡两岸同宗同祖,血浓于水,情重于山。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神农的生辰,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华人聚集炎帝神农故里随州,缅怀始祖伟业,共庆始祖生辰。如今,湖北随州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谒祖的圣地。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活动已成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2011年6月,“炎帝神农祭典”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进一步增强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爱我中华”、“华夏同根,和合天下”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球华人华侨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歌星毛阿敏曾以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奉献在炎帝神农大殿前,放歌在拜祖大典直播现场,表达了游子与故乡割不断的血肉亲情。海内外华人聚烈山圣地,追忆始祖启迪鸿蒙、文明肇张的丰功伟绩;抒发华夏儿女缅怀始祖、爱我中华的炽热情怀;向全世界表达中华儿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强信心和决心!这是亿万华人寻根颂祖的拜谒盛典,这是中华民族融合团结的和谐盛典,这是盛世中国兴旺繁荣的兴邦盛典。同根同源,振兴中华。我们相信,只要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弘扬炎帝精神,凝聚爱国兴邦的坚强信念,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创造出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刘玉堂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