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2865700000017

第17章 事与愿违

教训案例

赶“时髦”的代价

当代青少年中,有不少是娱乐、体育明星的“粉丝”,成了“追星族”。有些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某明星的签名销售活动,更有甚者,只因为没有亲身体验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滋味而自杀。“追星族”们因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而产生了“光晕效应”,对明星的生活习性、爱好、穿着甚至宠物都盲目地摹仿和追求。他们刻意摹仿明星们的发式和衣着,到处打听明星们的嗜好。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因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的CD碟而自杀;温州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而服毒自尽;四川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生死未卜;兰州一名28岁的女子,13年追星,全家花费10万,四下香港,父亲竟然愿意割肾卖钱来满足孩子的追星梦,甚至父亲跳海,也唤不醒追星的梦中人……追星族中走火入魔、乐此不疲、不能自拔的“典型”屡见不鲜。

专家解析

我们应该对“追星”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教育和引导。这种盲目摹仿,并不利于青少年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追星”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追星”,也不都是坏事。作为老师和家长,要理智地看待孩子存在的这一现象,并正确加以引导。

一是引导孩子理智地“追星”,有选择地“追星”。武汉的1500名小学生正在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作“实力派偶像”来追;还有人把数学界泰斗霍金、发明激光照排技术的王选,当作明星榜样。“追星”不是如何扮靓装酷,而是从偶像朴实无华的外表上,从他们身残志坚的道德品质上,学习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做贡献,为祖国争荣誉的高尚品质。

二是引导孩子学习明星们那种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许多明星之所以熠熠生辉,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自己不懈奋斗的结果,是汗水和泪水铸就他们今日的辉煌。孩子们这样“追星”才能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三是“追星”要适度。要让孩子明白,不能无节制地满足“追星”的要求。纵容孩子“追星”的做法,实际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教育误区

1.一相情愿。代替孩子做人生设计和道路选择,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2.勉为其难。奋斗目标定得过高。长期的目标不作短期的分解,“总是达不到目标”,热情自然衰减。

3.事倍功半。因为浑浑噩噩,看不到学习和生活的价值。只知道“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不清楚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学习效率不高。

成长故事

儿子和他的摇滚乐队

金先生夫妇都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儿子充满期待。然而,在很长时间里,儿子总是以逆反粗暴的态度对待父母。和父母的谆谆教导相反,儿子喜欢留长发,专业学习不用心。在元旦的师生联欢会上,儿子和他的摇滚乐队以非常另类的表演“赶跑”了老师,他还为此洋洋得意。

春天的时候,儿子告诉金先生,他要退学,重考音乐学院。按照以往的做法,金先生一定会怒发冲冠,严厉制止。但是这一次,金先生只是用非常和气的口吻告诉儿子:“你长大了,有权自己做出选择。”儿子十分意外,他在沉思了好几天之后,郑重其事地告诉金先生,他还是好好念完现在的专业。

金先生说:“当时,我用那种方式回应儿子的“出轨”时,心里紧张得很,担心儿子真的中途辍学。而现在我很“超俗”了,就算退学也没有什么,因为父母无法安排孩子的一切,他们必须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有些事情是好、是坏,可以让孩子体验后自己去下结论。青春期的逆反是一种成长的必然,父母顺其道而行,让逆反无处可施,并非表示对孩子的简单屈服甚至“举旗投降”,因为处理得当,能产生“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的高妙效果。”

相关链接三国·魏·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事情的发生、发展与愿望相反,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适得其反,而非得心应手、称心如意、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