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2865700000008

第8章 言行不一

教训案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平平生活在一个五口之家。爸妈经常要求孩子尊敬师长,尊重老人。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对爷爷奶奶却不一样。好吃的东西悄悄拿到平平的房间“吃独食”。有一天奶奶打扫房间,看到书桌上的“华芙饼干”,拿了几块尝尝。

平平回到家,发现自己的饼干好像“变样”

了,就大声问:“谁吃了我的饼干?”老人没有立即回答,平平大哭起来。爸妈没有劝阻孩子,而是对老人表现出嫌弃的态度,说:“怎么还跟孩子争东西吃呢!”

最近,平平的家长因为儿子没有当上班干部,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在校园网上对班主任“横挑鼻子竖挑眼”,因为他们把当干部看成是成功的标志……

专家解析

在案例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中的孩子没有了是非标准,没有了责任感,对老人不会有真正的体贴,对“体贴”他的父母,也同样不会有真正的体贴。

中国人一直传诵着一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人人都希望少年强,问题是少年怎样强?是逼着少年强,还是让少年自强?是给他们施以强大的压力,还是给予他们成长的“推动力”,调动他们的“内动力”?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自打孩子出生之日起便终日为之操心、奔波、苦恼,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到底是为什么?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在自己孩子的心目中,这样的父母心真的值得可怜吗?家长总是警告孩子这个社会有种种黑暗和丑陋,孩子会觉得活得太世俗;家长总是唠叨孩子的学习不好,孩子会想大人以简单的思维定义自己的付出是那么肤浅。父母和孩子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常常无法达到平衡。

教育的根本是教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爱国爱民、孝敬父母、虚心好学、文明礼貌、严己宽人、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互利合作、公平竞争、崇尚效率等优良品质是做人的根本。绝大多数的孩子,只要生下来是健康的,他们便都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却渐渐有了分野:有的事业成功,有的却一事无成;有的自立于社会如鱼得水,有的却窝窝囊囊——这到底又是为什么?老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指的就是父母作为孩子人生最早的启蒙老师对子女的教育。既然如此,当今的父母们难道不应该猛醒,难道不应该扪心自问、自责乃至深刻反思吗?

教育误区

1.一相情愿。只有父母对孩子的体贴,孩子成为“小皇帝”、“小霸王”;要求孩子孝敬父母,而父母却经常打骂孩子,孩子对父母的孝顺不出于真心。

2.狭隘自私。不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情怀。

3.重“智”轻“德”。“只要把学习搞好,怎么样都行”。对孩子的思想没有引导,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规范,对孩子的错误没有制约。

4.束手无策。“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嘘嘘吵吵多,踏踏实实少;朝三暮四多,约法三章少。

成长故事

保护弱小的一家人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的人,而是对别人帮助多的人。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整,体贴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得更好!

相关链接《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是说为人处事不可言而无信,必须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