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2867800000015

第15章 菜根谭(1)

〔明〕洪应明撰

《菜根谭》导读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

读《菜根谭》,思人间事。这一部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问世以来,便经久未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千百年来更被奉为为人处世经典,影响极其深远。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别号还初道人。其行年、里籍、生平均不详。他所处的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一方面,皇帝无道,宦官误国,世道衰败;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兴起,社会风气大变,思想空前解放。在文化艺术界涌现了一批性灵之士,产生了一批性灵小品。他们以旁观的态度洞察世情,以自身的实践体验人生,或在儒释道三教中寻求慰藉,或在山水泉石间寻求雅趣,直抒胸臆,崇尚清淡;其间既有“隐居放言,知罪任之”的心态,更有信手拈来、适意而止、行云流水的灵感和意境。《菜根谭》即是洪应明这位山人隐士的人生处世哲学的独白。既有积极入世、经营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淡然出世、修身养性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佛教意蕴。

这部书当时在国内未能引起国人的关注,尽管清朝乾隆、光绪、宣统年间及民国时期也断续刻行过。但传入日本之后,备受各界青睐,刊刻不绝。仅明治四十年(1907年)后的9年间,就再版达25次。进入80年代,再次形成《菜根谭》热,被誉为一部奇书,日本企业界在经营管理上继学习运用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之后,又形成了企业家争相竞读《菜根谭》的新热潮。《菜根谭》成为日本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业务推销的“参谋”,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日本企业家认为《企业管理》一书可以不读,《菜根谭》不可不读。

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热及日本的影响,《菜根谭》风靡大陆,版本不下十余种,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菜根谭》版本较杂。就繁简言,多则501则,少则300余则;就体例讲,有分上下卷(或上下集),有分前后编,有的则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章,有的在五章之外又有补遗。本书是以上海人民出版社《菜根谭》为底本,并参校其它本子进行校订和注译,尽力提供一个较全的读本。总之,《菜根谭》要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菜根才会越嚼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

砺品第一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

想要拥有精金美玉般的品德,必定要经过烈火的锻炼;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必须经过困厄之境的磨难。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罪;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成欲根。

【译文】

以前的过错必须彻底矫正,不能有丝毫保留,有所保留,就有可能故态复萌,从而使小的过错转变为大的罪恶;今日的正确和成功也不可固执己见,否则,就不能化解内心的过错和杂念,从而使正确、成功也走向反面,理性思维反而转变成为非分欲念的劣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虑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译文】

在闲暇之时要反思一下有没有闲杂欲念;在忙碌之时要反思一下有没有粗浅轻浮的意气;在得意之时要反思一下有没有骄横傲慢的言行举止;在失意之时要反思一下有没有怨恨失望的情怀。这样时刻检点自己,等到达私欲、杂念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精神境界,才是学问的真正关键所在。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译文】

读书之人有了百折不挠的真心,才能有无穷无尽的妙用以应天地万物之变化。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讲功效,便落尘俗。

【译文】

要想建功立业,事事都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如果稍微图谋虚名,就只能是虚假的成功;而要想修养品德,参禅论道,那么每个念头都要从虚无之处立脚,如果稍微存一点功利之心,便坠落世俗之中,不可能通神证道了。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厘,而超凡入圣,人品直判天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译文】

用积聚财富那样的心机去积累学问,用追求功名利禄那样的欲念去追寻道德修养,用爱恋妻子儿女的心肠来孝敬父母,用保全自己官爵地位的策略保卫国家民族。把以上这些思想、心理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中间的欲念和思虑虽然只差那么一点点,然而却超凡入圣。人的品格情操的高下,也是天壤之别。世俗的人们为什么不猛然醒悟、转变观念呢?

功夫自难处做去,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译文】

真功夫要从难处入手去做,就像是顶风划船,才能体现出其中真正的神采;学问要从艰苦的努力之中得来,就好像是沙里淘金,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所在。

欲遇变而不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译文】

要想突遇事变时做到不仓促忙乱,必须在平时就能坚守信念,从容不迫;要想在临死之时内心毫无贪恋的念头,就必须在生前将一切事情都看淡。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迁就,稍迁就则失从违之准;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译文】

当面临是非曲直、邪恶与正义较量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的迁就,否则便会失去遵从正道、远离邪恶的准则;遇到关系个人利害得失的时候,不可太过认真在意,否则就会引发趋利避害、患得患失的私心。

一○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处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译文】

在这世上,既要勇于承担历史的使命,又要善于摆脱俗务的烦扰。如果不能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就无法立身处世,建功立业;如果不能摆脱尘俗杂事的烦扰,就不可能有超脱尘世的旷达胸襟。

一一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译文】

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修养,必须经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考验,才会有所醒悟;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镇定的操行,也必须经历纷繁复杂、庸俗扰乱的世事环境的查验,才可锻炼成才。否则,个人的操守品德未能确立,应用也不能练达融通,恐怕就像一个上品的禅师,如果修持不到家,一旦登坛讲经说法,便会暴露无遗,而变成一个下品的俗士了。

一二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译文】

一个人立身处世如果能像泰山九鼎那样岿然不动,那么所犯的罪过、失误自然就会很少了;在应付世事时如果像流水落花那样从容自然悠然而去,那么所体味到的人生情趣就会很多了。

一三

肝胆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侯。

【译文】

一个人若有一副侠肝义胆,像春风一样和煦温暖地对待别人,那么即使他自己非常穷困,仍然怜悯和救助那些孤苦无依的人们;一个人的气节风骨如果能像秋水那样清澈,那么即使他一无所有,仍然可以傲视那些王公贵族。

一四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以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心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译文】

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不用担心他们不奋发上进,而是害怕他们由于上进心太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轻率鲁莽,所以应当抑制他们的急躁情绪;对于老成练达的人,不用担心他们不能稳重谨慎,而是担忧他们因为太过谨慎小心而导致退缩不前,所以应该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远离懒惰。

一五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幽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译文】

有修养的人立身处世不可轻率,如果轻率,就会使外物扰乱自己的心志和行为,从而失去沉静安闲、镇定从容的情趣;用心着意不可过于执著,过于执著,就使自己为外界事物所拘泥,而没有了潇洒活泼的心机和乐趣。

一六

气度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译文】

一个人气魄襟度要清高而旷达,但不能疏简任性、狂放不羁;考虑事情要谨慎细密,但不能过于琐碎杂屑,因小失大;爱好品味要平和淡泊,但不能偏执固拗,风节操守要严明,但不可走向过分激烈,难为世人所容。

一七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译文】

一个人涉身处世,不能随着客观环境或社会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准则。而应当像如下几种情况那样坚定不移,依然故我:即使是熊熊烈火把金属都熔化为液体,而清风依然温和地吹拂;即使严寒的霜冻肃杀万物,而祥和之气依然令人可亲;即使是阴暗的云团遮蔽了日光,而人的心神慧日依然如阳光普照,乾坤朗朗;即使洪涛巨浪翻江倒海,而中流砥柱却巍然屹立,坚定不移。如果能达到上述的境界,才称得上是世上最崇高、最可敬的人品。

一八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译文】

情爱是人心对万事万物感应的根源,应当知道割舍;情欲是人间一切欲望的根本,应当尽力扫除。

一九

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译文】

为人处世,要超凡脱俗,不能有故意标新立异的心思;立身行事,要随时所宜,不能有追逐时尚、好出风头的念头。

二○

贫贱所难,不难在砺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译文】

贫贱之中的人,最困难的不在于做到砥砺名节、磨炼意志,而在于用真情来待人处事;富贵之中的人,最困难的并不在于施恩于人,而在于崇尚礼节、礼数。

二一

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当猛奋翼;彩云易碎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译文】

灵芝仙草本没有深厚的根基,甘美的泉水也没有固定长久的源头,有志之人不一定都出自高门,应当鼓荡生活的风帆,奋发有为;五彩瑞云容易被风吹散,五色的琉璃脆弱而易碎,那些悟透天机、人情的人应当早早回头,凡事不可过于苛求。

二二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礼也。

【译文】

世俗的人都以身处顺境为快乐,而君子的快乐却来自于在逆境中的奋进;世俗的人都以不能称心如意为忧患,而君子的忧患则起于快乐之中。这是因为世俗之人的快乐与忧患都是从个人感情出发,而君子的快乐和忧患则是从礼义规范出发。

二三

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沸腾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稀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民物之根宗。

【译文】

我们世俗的人都是在鲜花烂漫、杨柳依依的情调中畅情适志,在轻歌曼舞、众人喧笑的环境中获得乐趣,而它们都是自然创造出来的幻境,是人心产生出来的虚妄的欲念。必须在秋风落叶、草木凋零之后,在人声稀闻、淡泊无味的静境之中,寻觅出一些自然及人生的真谛,这才是天地万物的关键所在,为人处世的根本。

二四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

君子的心地光明,就像青天白日一样,不会使一般人不了解;但君子的才华却像宝玉含于璞石之中、珍珠隐藏于贝壳之中一样,不能使一般人轻易知晓。

二五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耳旁经常能听到逆耳的忠言,心中经常有不顺心的事,那么人的德行经常受到逆境的磨炼会不断进步。如果听到的都是些悦耳动听的话,每件事情都称心如意,而自己志骄意满,那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埋在毒酒里面。

二六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真趣。既得真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悔。

【译文】

夜深人静之时,独坐洞观内心,才知道虚妄之念彻底抛弃后,真心实境才能够显现出来,每每于此心灵净化的过程中体味到真正的旨趣。在达到了这种真境显现而虚妄难逃的精神境界之后,又可于此中感到真正的愧疚和悔恨。

二七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译文】

布恩施惠从来都是祸害的根苗,所以春风得意之时必须及早回头,见好就收;失败有时反而成为成功的起点,所以在遭遇挫折之时切不可气馁消沉。

二八

欲路上事,勿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勿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

对于声色货利等人欲方面的事,切不可因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做起来比较便利、可以享受,就不顾天理,姑且贪取一些非分、不义所得,一旦贪得不义之利便会坠落万丈深渊,而不可自拔;对于仁义道德、内圣外王等天理方面的事,切不可害怕做起来太难,稍稍畏缩退步,一旦畏缩退步,不愿勉力而行,就会与天理远隔千山万水,而不可企及。

二九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定胜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译文】

别人拥有财富,我拥有仁德,别人拥有官爵,而我拥有道义,所以君子不为权势所束缚;人必然能战胜自然,精神意志若专注于某一方面,那么意气感情也会随之而转移,因此君子也不受自然环境的局限。

三○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学者应当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修身进德。如果修养道德,却留心着意于功利名誉,那么修德必定不会有真正高深的造诣;如果读书却把兴趣寄托在吟诗作赋等所谓的附庸风雅上面,那么读书必定不会深入内心。

三一

进德修行,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意思,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

【译文】

进德修行,需要抱定木石一般坚定不移的信念。如果一旦有了欣喜、爱慕之情,就走向了欲望的境界。经邦济世,治国安民,需要有一些云淡水清的淡泊趣味。如果一旦有了贪心、着意,便堕入了危机之中。

三二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