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2874400000003

第3章 两宋:两京梦华(3)

原来,他买田,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周济他的族人,使宗族中的孤寡贫弱者,都能够衣食无虞,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可以说,在中国的慈善史上,范仲淹也是一位先驱人物。

《 宋史 》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宗人在经济上便有了长远的基本保障。他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维持下去。

宋金战争中范氏义庄遭到了一些破坏,南宋时范之柔对义庄又加以整顿,恢复了原有规模。后世范氏子孙也对义庄屡有捐助,如明末范允临捐助田地100亩,清前期大同知府范瑶捐助田地1000亩。范氏义庄是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它是最早的家族义庄,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它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800多年。

范仲淹本人出身贫寒,读书时每日只能以粥果腹。富贵以后,他依然生活简朴,只有在宴请宾客时餐桌上才会出现多种肉食。贫寒的出身使范仲淹对平民比较关注,他的改革方略也包含着“厚农桑”、“减徭役”等降低社会底层贫穷程度的措施。范氏义庄是范仲淹及其后人以自身力量体恤族人,以家族纽带解决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问题的尝试。抛开巩固宗族的目的之外,是对政府济贫政策的支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士的人生理想,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治国以齐家为基础,范氏建立义庄不仅是对家族的保护,也是以服务社会、减轻国家负担为目的的。因此,义庄也受到了政府的欢迎、支持和保护。后来很多官员效仿这一做法。如神宗朝官至参知政事的潍州北海人吴奎,曾用钱二千万,在家乡买田建义庄,周济的对象为宗族、亲戚、朋友中的贫乏者。到了南宋,创办义庄的就更多了。

范氏义庄以大量田地为财产基础建立,田地由范氏子孙有能力者捐助,所有权移交给义庄,也就是不再归任何特定人所有。这样,义庄有财产基础。义庄还有义庄管理条例和专门的管理人,独立运作,具备了财团法人的基本特征。

从设立目的看,义庄的受益者主要是范氏族人,也包括一些外姓贫民,八百多年来,只要是居住在本乡的本族人都可以从义庄受益。义庄的救济面虽然受家族的限制,但是受益者的数量还是比较广的。而且,古代的家族范畴也远远大于现代社会的小型家庭。所以,义庄是慈善性的,即使这种慈善的范围比较有限。

除了创办义庄以外,宋代士大夫还创办族塾义学。范仲淹便曾置屋聘师,创办义学,教育宗族子弟。这一做法一经出现,便立即得到官僚士大夫的纷纷响应。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达,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读书热情。但就宋代官学的状况而言,虽然比前代有很大进步,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要。而且,对于启蒙教育来说,官学所承担的部分实在是微乎其微。在官学中接受启蒙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在官僚士大夫置义田、办义学的同时,那些没有官位的庶民地主甚至富裕农民,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办各种各样的族塾义学,以使自己的子弟能够接受教育,在科举竞争中一试身手,从而达到跻身于官僚士族行列的目的。这是宋代族塾义学发展的又一条途径。

北宋末年及南宋时期,随着北方民族的入侵,社会动荡,宗族自救更加迫切,于是又出现了宗族武装,平时防盗,战时自卫。这情形有些像《水浒》中的祝家庄、扈家庄。金兵南下时,这些宗族武装成为北方抗金的主力。

总之,通过这种宗族自救,宗族的凝聚力增强了,广大贫困的宗族成员,获得了一定的救济和归属感,在当时有一定积极意义。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强大的族权也给人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宋代的茶马贸易

宋军在装备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欠缺,便是战马过少。不少重大战役的败北与此有关。

马性喜寒恶热,宋朝统治区内大抵不产马,少数地区马又不适合军用。人们曾尝试在境内养殖马匹,官养、民养都行不通。

无奈之下,只好向境外买。辽夏金蒙元同宋处于敌对状态,自然不会卖好马给你。宋朝无奈只好打西部少数民族的主意。于是在西部边境地带设置了买马机构,召诱西蕃、回纥、大理等国的人前来卖马。

买这么多马匹,就要支付巨额的费用。政府不愿铜钱外流,而西部少数民族似乎也不乐意要铜钱(这与辽、金等希望宋朝铜钱大量流入的情况不同),他们想要黄金,宋朝又不肯给。于是双方议定,宋以茶、锦(包括小量其他种类丝织品)、盐和白银支偿马价。四者中以茶、锦为大宗,故此因马而起的贸易史称“茶马贸易”。西部少数民族以肉食为主,茶叶可助消化。汉族的丝织技术发达,丝织品历来颇受欢迎。

王安石变法

宋仁宗当了40年的皇帝,行过“新政”,用过包拯,开始倒不是不想挽回宋王朝的日趋没落。但是,他决心不大,善疑多变,最终不敢正式触动成规。他死后没有儿子,只能选一位皇族子弟当皇上,这就是宋英宗。宋英宗只做了四年皇帝就病死了。英宗的儿子赵顼继位,历史上称赵顼为宋神宗。

老皇帝死得早,接位的皇帝便年轻。赵顼登基时才20岁,还是位想有所作为的青年。他看到土地兼并使农业萧条,朝廷赋税减少,各种开支却成倍增长,特别是每年必须向辽国、西夏捐输的绢银,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困难。他有心从这种危机中摆脱出来,改变宋王朝垂危的局面。

宋神宗要改变现状,必须找一位主张变法的人当宰相。可是,他找遍朝廷,看到的都是因循守旧的老臣。就连当年跟范仲淹一道实行“庆历新政”的富弼,也变得小心谨慎,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宋神宗想起了王安石。赵顼当太子的时候,他身边的官员韩维常常说出一些很出色的治国方略,赵顼十分欣赏,对他大加赞扬,而韩维却禀报说,这些主张都是一位叫王安石的朋友说的。王安石当时在三司度支当判官。于是,按照惯例,宋神宗先调王安石出京当江宁知府,不久又把他调回京城。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22岁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地方任官。当了20多年的地方官,使他看到王朝内部存在的弊病,他思考过如何改革现存法度,也在任职地区做过试验。

在当浙江鄞县知县时,他看到当地河道淤塞,经常发水灾。发生了灾荒,农民们无法维持生活,只得向债主借高利贷,生活就变得更困难。灾荒和高利贷成了普通农民项上的两条绳索,扼得农民喘不过气来。于是,王安石首先发动百姓,兴修水利,防止灾难,发展生产。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他把官仓的存粮借给农民,允许农民到秋后用新粮还债,只收微薄的利息。农民免去了高利贷,官仓里年年存新粮,一举两得,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现在,宋神宗看中了王安石,把王安石调回开封不久,就亲自召见了他,询问他治理国家该从何处入手。王安石的回答很干脆:变风俗,立法度,是当务之急。于是,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担任副宰相,掌握朝政,实行变法。

当时,朝廷有四位宰相,其余三人又老又病,无法跟王安石一同改变法度。王安石另立了一个机构,称为三司条例司,直接指挥变法的事务。

王安石的新法,主要内容有五条。一是“青苗法”,即政府在栽种禾苗的季节贷款给农民,秋收之后还款时附加20%利息,此在当时不算过分。另外一种办法叫作“免役法”,因宋朝衙门里有些差使如衙前(典府库或为外班皂隶)、书手、弓手、散从等不由招募而得,系不给值地由民间差派,并由其担负财政责任,如有差失须由服役之人出资赔补。王安石主张由民间普遍地输钱助役,其人员则公开招募。政府仓廪里物品存积不能生利,王之“市易法”则将之贷与商人,在出卖完毕结账时连本带息归还,或事先以金银地产作保障金。同样的,“均输法”让各转运使将应当送往开封的物品在当地出卖,而买得在京城不易到手的货品年利。在整理土地税时王安石用“方田法”。这办法基于全面的土地测量,以每边5000尺为一方,内中又按土地之肥瘠分作五等以便按出产量征税。另外,为保障兵员之来源,王安石作“保甲”,亦即民兵制度。

实施了新法,生产得到了发展,百姓得到了好处,朝廷增加了收入。只有贵族、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受了伤害。他们群起而攻之,攻击变法,咒骂王安石。

这时候,国内发生了旱灾,有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本来这是极普通的事,北宋自赵匡胤建国开始,自然灾害就从未间断过。但是,反对改革的人就说,这是王安石搞了变法,老天震怒,才用这个方法来警告天子的。他们还画了幅流民图呈给宋神宗,要他停止实行新法。

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弄得宋神宗没有了主张。宋神宗就这事询问王安石,王安石根本不理会,他指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坚定地表示了继续变法的决心。

那些反对变法的元老重臣们,搬出了宋神宗的皇后和皇太后。太后和皇后也坚决反对变法,?摇日日夜夜朝宋神宗哭泣,硬说是王安石扰乱了天下,搅得宋神宗逐渐动摇起来,对王安石并不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了。

王安石看到这种情况,只得提出辞呈,要求回江宁养病,宋神宗只好让他暂回江宁休养,变法实质上受阻。第二年,宋神宗又从江宁召回王安石继续执政。王安石本以为躲过一段时间,对新法的反对会减轻一点。不料过了几个月,天空中又出现了彗星。按照封建社会天人合一的观点,彗星难得一现,是一种天灾的标志。反对派又找到了反对王安石的理由,这一次,气势汹汹,似乎理由更为充分。

宋神宗这一次完全垮了。他犹犹豫豫,无法再像以往一样,站到王安石和新法一边。王安石坚持了几个月,看到实在无法再贯彻自己的主张,只好再次辞职,又回江宁去了。这一年,是公元1076年,王安石的变法前后实施了六七年,终于被强大的守旧势力扼杀了。

九年后,宋神宗死了。高太后执政,任命坚决反对新法的司马光担任宰相,新法便一条一条被明令废除,北宋王朝失去了一次十分难得的“中兴”机会,以后只经历了哲宗和徽宗两代君主,便迅速地灭亡了。

王安石在距今九百多年前,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

一般以正人君子自居的人保守成性,对新法用种种正当与不正当的方法诋毁攻击;附和新法的又多是些动机不纯的人。所以人才以至人格的缺乏使新法没有一个好好试行的机会。另外,王安石过于激进,很多措施也并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特别是王安石为追求变法效果,对地方官员勒逼过紧,许多地方官疲于应付,只得弄虚作假。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使得王安石变法所背负的恶名越来越多。

旧党上台之后,不顾利害,在可能的范围内把新法几乎全部推翻。当时苏轼还算比较清醒,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暴风骤雨式的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变法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结果遭到了新旧两党的共同排挤。王安石虽不免抱负过高,但他认为中国把千载一得的机会白白放过,并非全是一时痛愤的论调。

王安石的超前思想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哲宗与太后之争

宋代凡是太后垂帘听政,则必然与小皇帝发生矛盾,近乎成了规律。例如宋仁宗与庄献明肃刘太后、宋英宗与慈圣光献曹太后、宋哲宗与高太后等都是如此。当老太后去世、小皇帝亲政,都要对太后垂帘时的施政有较大改变,其中哲宗亲政后的举措最为突出,竟兴“同文馆”之狱,险些追夺高太后称号。

哲宗对宣仁太后如此反感,很大程度上是受人挑拨。在哲宗与宣仁太后之间搬弄是非的人最主要的是蔡确和邢恕。

蔡确字持正,早年受知于王安石,得到重用。但当他发现神宗对王安石开始厌烦时,就站出来弹劾王安石,因而取得神宗的青睐。后通过各种阴谋诡计独掌了朝廷大权。神宗病重,他错误地估计太后会不让神宗幼子继承皇位而让神宗弟弟继承,就图谋当“策立元勋”,在新皇帝身上再捞一把。于是他与邢恕等人密谋准备在高太后决定岐王(即雍王)颢为皇帝继承人时发动政变。

邢恕本是正牌的旧党官员了。蔡确掌权后,主动向他表示友好,邢恕大喜过望,与蔡确成为密友,为他出谋划策。

蔡确与邢恕合谋之后,就先后向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高公纪及首相王珪探问消息,结果得知高太后准备让神宗幼子继承皇位,不禁大失所望。但事后他们还是私下里散布说,宣仁太后、王珪原本有废立之谋,是蔡确据理力争才为哲宗保住皇位的。

后在官场倾轧中,蔡确遭贬,邢恕也遭贬斥,元祐年中一直郁郁不得志。高太后病故,哲宗亲政,邢恕重新得到任用。高太后垂帘期间,重用旧党,旧党大臣对哲宗颇有不尊重之处,哲宗行为稍有越轨,旧党大臣就怂恿高太后教训他一番。哲宗亲政后,旧党大臣陆续外贬,新党大臣执掌了朝政。

绍圣四年(1097年),邢恕出任御史中丞,乘机提出王珪有谋立雍(岐)王主张的老话,并软硬兼施,迫使高太后堂弟高士京上书作证。于是王珪被贬官。

邢恕并不就此罢休,他又心生一计,找出文彦博儿子文及甫元祐年间写给邢恕的一封信,断章取义,将矛头直指高太后和名相司马光。哲宗听信他们的谎言,更加仇视旧党大臣,并且令人写了废高太后为庶人的诏书,幸亏其母向太后听说此事,极力反对,才没有将诏书颁发。?摇?摇

诬蔑旧党大臣不赞成哲宗继承皇位并有废立之谋,是新党打击旧党的有力武器。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窥见宋廷内部斗争和倾轧之残酷。

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