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2886200000002

第2章 急救(2)

因此,畅通气道是实施第二步人工呼吸的首要条件。如无颈部创伤,则可以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固体异物时,一手按压开下颌,另手示指抠出异物。有义齿者应取出。仰头抬颏法的实施方式为: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匆用力迫压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颌。开放气道后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也便于CPR时口对口呼吸。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托颌法更安全,即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

(4)判断呼吸:在畅通呼吸道以后,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暠的方法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即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患者口鼻,头部侧向患者胸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患者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患者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整个过程应在3~5秒内完成,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B(breathing)人工呼吸是借助抢救者用力呼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包括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面罩呼吸、简易呼吸器呼吸。现场急救中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时,要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如急救者只作人工呼吸,那么,通气频率应为10~12次/分。

开始人工通气次数拟为2~5次。在对患者不能经口呼吸时应推荐采用口对鼻呼吸。

3.C(circulation)人工循环建立人工循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其方法有两种:

胸外心脏按压术及开胸心脏按压术,其中胸外心脏按压术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才能达到复苏的目的。

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简便的确定方法为两乳头间。

(2)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患者的胸廓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上二横指。

(3)将另一手掌贴在紧靠手指的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原手指移动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保证手掌全力压在胸骨上,可避免发生肋骨骨折,不要按压剑突。

(4)无论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都应离开胸壁,手指不应用力向下按压。

(5)使自己与患者胸部垂直,双臂伸直,按压胸骨下陷4~5cm,以可触及到颈或股动脉搏动为有效。5~13岁儿童按压胸骨下陷3cm,婴幼儿按压胸骨下陷2cm。

(6)注意抬起时手掌不能离开胸骨,按压频率为100次/分,下压与放松各占50%时间。

(7)每进行30次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如此重复进行。

4.D(Defibrillation)除颤现已证明大多数成人非外伤性心脏骤停为心室颤动,若及时除颤,可以恢复有效循环,大部分人可以长期存活。除颤的成功率与是否进行早除颤(5分钟内除颤)有关,因此,最重要的是尽量缩短除颤与心搏骤停间隔。一般使用自动除颤器。目前使用的电脑语音提示指导操作的自动除颤仪(AED),方便了非医护人员的操作。双相波应用提高了除颤效率。

5.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能触及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2)收缩压>60mmHg。

(3)发绀逐渐消退,肤色转红润。

(4)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5)出现自主呼吸。

(二)高级生命支持(ACLS)1.呼吸支持及时开放气道做人工呼吸至关重要,开始时一般主张吸入纯氧,以升高动脉血氧分压,提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吸氧可以通过面罩及各种人工气道(4~6L/min),最为有效的措施是给予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呼吸机)。人工通气要求PaCO2降至4.6~6.0kPa(35~45mmHg),PaO2超过10.7kPa(80mmHg)。从自主呼吸、辅助性人工呼吸、控制性人工呼吸、直到强制性人工呼吸,人工通气压力逐级增高。选择何种通气方式,主要依据PaCO2及PaO2的高低,临床表现只能作参考。

2.心室颤动(VF)的复律发现心室颤动应当立即施行心脏电击除颤,心脏电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及早采用对存活率影响很大。

(1)除颤电极位置:前电极放在右锁骨下方,胸骨右沿,侧电极放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

(2)首次电除颤所用能量:单项波为360J,双相波为150~200J。除颤后立即进行5个周期或2分钟的CPR再行评价心律,首次电除颤无效时可静脉滴注利多卡因50~100mg或溴苄胺5~10mg/kg,以降低除颤阈,提高再次电除颤成功率。若心室颤动为细颤,可立即注射肾上腺素1mg,使之变为粗颤再行除颤,易于成功。

3.药物治疗(1)给药途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气管内(不提倡)、心内(不提倡)。

(2)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为CPR时首选药物。0.1%肾上腺素常用剂量为每次1mg静脉注射,随即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如已做气管插管,可用2~2.5mg加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必要时每隔3~5分钟重复1次。再次应用肾上腺素的剂量可分别用3mg和5mg。

2)去甲肾上腺素:起始剂量为每分钟0.5~1.0毺g,逐渐调节至有效剂量。顽固性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为每分钟8~30毺g。需要注意的是给药时不能在同一输液管道内给予碱性液体。

3)多巴胺:用药剂量为2~4毺g/(kg·min)时,主要发挥多巴胺受体激动作用,有轻度的正性肌力作用和肾血管扩张作用;5~10毺g/(kg·min)时,主要起球1和球2受体激动作用;10~20毺g/(kg·min)时,毩受体激动效应占主要地位,可以造成体循环和内脏血管收缩。

4)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范围为5~20毺g/(kg·min)。老年患者对多巴酚丁胺的反应性明显降低。大于20毺g/(kg·min)的给药剂量可使心率增加超过10%,能导致或加重心肌缺血。当给药剂量达40毺g/(kg·min)时,可能导致中毒。

5)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滴注。

6)利多卡因:起始剂量为静脉滴注1.0~1.5mg/kg,快速达到并维持有效治疗浓度。顽固性VF或VT,可酌情再给予1次0.50~0.75mg/kg的冲击量,3~5分钟内给药完毕。总剂量不超过3mg/kg。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当除颤和肾上腺素无效时,可给予大剂量的利多卡因(1.5mg/kg)。对心律转复成功后是否给予维持用药尚有争议。用药维持心律速度最初应为1~4mg/min,若再次出现心律失常应小剂量冲击性给药(静脉滴注0.5mg/kg)。

7)胺碘酮:先静脉注射150mg,10分钟内注射完,后按1mg/min持续静脉滴注6小时,再减量至0.5mg/min,对再发或持续性心律失常,必要时可重复给药150mg。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8)阿托品:1.0mg静脉滴注,视病情在3~5分钟内重复给药,至总量0.04mg/kg。0.04mg/kg阿托品可完全阻滞迷走神经,可逆转心脏停搏。

如剂量小于0.5mg时,阿托品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并可进一步降低心率。

心肌梗死时慎重使用。

9)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分钟2~10毺g,并根据心率和心律的反应进行调节。异丙肾上腺素不适用于心脏骤停或低血压患者。

10)碳酸氢钠:应用碳酸氢钠以1mmol/kg作为起始量。并根据血气分析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调整碳酸氢钠用量。应避免完全纠正碱剩余。

(三)复苏后处理复苏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会发生很大变化。有的患者可能完全康复,血流动力学和大脑功能均恢复正常。相反,有的患者可能仍处于昏迷状态,心肺功能仍不正常。所有患者都需要仔细地反复地评估其一般状况,包括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患者在ICU中进行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全身性系统监测与治疗。

1.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监测(1)连续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快慢、有无心律失常等。

(2)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血压、中心静脉压、心排血量、肺小动脉楔压、心排血指数、外周血管阻力等。

(3)呼吸及血气分析的监测:保持PaCO2及PaO2在正常范围。

(4)颅内压的监测:对伴有颅脑外伤、脑炎等病例,颅内压监测尤为重要。

2.昏迷评分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定时记录打分,最高评分15分,最低为3分,8分为病情危重的临界分。

3.全身管理(1)体位:仰卧位,头部略抬高以降低颅内压。

(2)注意营养:行鼻饲或采用胃肠外营养(TPN)。在监护48小时就应开始,每日总热量维持在8368J以上。

(3)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静脉补液量24小时给予30~50ml/kg,婴儿按24小时给予100ml/kg。动态监测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使电解质保持正常,动脉血pH值保持在7.35~7.45。

4.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关键。

(1)控制体温:对恢复自主循环却无意识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应给予32~34低温治疗,低温在12~24小时内可能是有益的。低温治疗可改善心脏骤停后的神经预后和存活率,但低温也会出现某些并发症,如增加感染机会,使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和高血糖等。低温持续到大脑皮质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为止,复温时要缓慢。

(2)脱水:甘露醇、山梨醇、尿素、呋塞米及白蛋白等,应注意脱水、血容量不足。

(3)防止抽搐:冬眠药物可控制抽搐及降温时的寒战。

(4)高压氧治疗。

5.高血糖症应静脉滴注胰岛素予以控制,一般认为将血糖控制在5.6~11.1mmol/L是安全的。

6.防治单一或多脏器衰竭心肺复苏后应对全身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手段。积极预防SIRS和脓毒症。

(四)终止心肺脑复苏指标1.心肺脑复苏成功。

2.脑死亡。

3.经过30分钟CPR的抢救后,心肌活动仍无反应。

4.常温下心脏骤停30分钟以上,未给予CPR抢救者。

(第五节)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综合征。常见的过敏原有异种蛋白、多种糖类及常用药物,属栺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主诉

患者接触过敏源5分钟至半小时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声音嘶哑、喘鸣、胸闷、发绀、血压下降、恐惧、头晕、烦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

诊断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

1.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音嘶哑,甚而影响呼吸。

(2)呼吸道阻塞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3)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甚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出现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死。

(4)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意识丧失,还可以发生抽搐、肢体强直等。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有血象轻度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

(2)生化常规: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脱水。病情发展迅猛者有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肝酶升高,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治疗要点

(一)基本治疗

1.患者立即取平卧位,密切观察呼吸、血压、心率、尿量。如有哮喘或呼吸困难,可取头高脚低位;如意识丧失,应将患者头部置于侧位,抬起下颌,清除口、咽、鼻及气管分泌物。

2.确保气道通畅,一般给予高流量的吸氧;如伴有血管性水肿引起呼吸窘迫,应立即插管。气管内插管需要比正常的导管直径小1倍以上的导管,以免造成狭窄气道的损伤。

(二)药物治疗

1.立即停止进入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结扎注射或虫咬部位以上的肢体以减缓吸收,也可在注射的局部以0.005%肾上腺素2~5ml封闭注射。

2.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紧接着作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

肾上腺素能通过球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毩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栺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使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患者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

3.若休克者持续不见好转,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400mg或甲泼尼龙120~240mg静脉滴注,这类药物有稳定细胞内溶酶体,减少免疫反应活性介质释放,并有抗支气管痉挛作用。

4.补充血容量宜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一般先给500~1000ml,输液不宜过快、过多,以免诱发肺水肿。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3000~4000ml。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药效持久、副反应小的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5.抗过敏及其他对症处理,常用氯苯那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酌情应用钙剂;平卧、吸氧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6.特殊治疗,青霉素过敏反应可于原来注射青霉素部位注射青霉素酶80万U;链霉素过敏反应应首选钙剂,可用10%葡萄糖酸钙或5%溴化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0.5小时后如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给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