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糖尿病百问百答
2895300000008

第8章

血糖测定虽然为诊断糖尿病的常规检测方法,但需要空腹采血,有时尚须于食后采血或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而且检查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感染及应激状态)。为了寻找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来诊断糖尿病,最近日本学者发明了测定血中1,5-无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简称AG的检测药盒。AG是与葡萄糖构造极相似的环状多元醇,健康人血中AG浓度为25±7mg/L,患糖尿病时由于AG排泄加快,血中浓度常降低到8~9mg/L,故血中AG低于17mg/L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由于AG不受饮食影响,故不必空腹采血,可以随时检查,3分钟即可得出结果。

57.何谓葡萄糖耐量试验?哪种情况下需做此项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GTT)是在抽取空腹血后立即口服75克葡萄糖[开水冲服,小儿则按每千克1.75克(g)]计算,然后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抽血3次(有时可根据需要再抽第3小时血),所有血标本均送验血糖。所以葡萄糖耐量试验实际上就是在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多次检测血糖,各基层医院均可做此项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只是用于那些单次血糖检查不能肯定诊断的病人,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病病人一般无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58.如何保证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准确可靠性?

为保证试验准确可靠,病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试验前3天,患者应保证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300克左右。饥饿、营养不良、各种急性病与慢性心、肝、肾等疾病,均影响试验的准确性,故不宜做此项检查,应待这些情况稳定后再考虑进行检查。

(2)试验前3天,应停止一切影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药物,如利尿剂、避孕药、安眠镇静药、激素等。对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的人,则应在停药至少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再做检查。

(3)试验前几个小时内及试验过程中,禁止吸烟、喝咖啡及饮酒,亦不能行剧烈的运动,并应避免情绪紧张及外界刺激。试验前一天晚餐按正常习惯进食,晚餐后即不应再进食,按时入睡。凡是夜班及通宵工作或彻夜未眠者,均不宜做此试验。

(4)长期卧床休息不能活动者(如骨折、瘫痪),可有葡萄糖耐量减退,但并非糖尿病,故不宜做此项试验。

实际上,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基本内容就是多次血糖测定,因此对单独进行血糖测定者也应遵循上述注意事项。

在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可同时分次留尿测尿糖,以便与血糖对照。

59.如何判断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是否正常?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3~6.9mmol/L(60~125mg/dl),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均应小于11.1mmol/L(200mg/dl),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140mg/dl),3小时血糖应恢复至空腹水平,即小于6.9mmol/L(125mg/dl)。每次尿糖均应阴性(即无尿糖)。

凡血糖值超过上述标准均属异常情况(上列血糖值均为静脉血浆血糖值)。

60.糖尿病的诊断有统一标准吗?

目前国际上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统一诊断标准,我国也不例外。该标准规定:凡符合以下几条中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以下标准均系静脉血浆血糖值):

(1)有明确的糖尿病症状(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症状在内),清晨空腹血糖大于7.8mmol/L(140mg/dl)。如无糖尿病症状,则需有两次清晨空腹血糖均大于7.8mmol/L(140mg/dl)方可确立诊断。

(2)有明确的糖尿病症状(包括糖尿病并发症症状在内),一天之内任何时间的血糖值高于11.1mmol/L(200mg/dl),如无糖尿病症状,则需有两次血糖值均大于11.1mmol/L(200mg/dl)方可确立诊断。

(3)对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即空腹血糖低于7.8mmol/L(140mg/dl)、食后2小时或其他任何时间(不包括早晨空腹血糖)血糖低于11.1mmol/L(200mg/dl),但临床仍考虑有糖尿病者,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若在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也包括3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200mg/dl),或半小时及l小时两次血糖均大于11.1mmol/L(200mg/dl),又有糖尿病的症状,即可确诊。无症状者需重复做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如结果仍与上述相同,即可确诊。

静脉抽血与手指毛细血管血所测之血糖值、全血与血浆血糖值的诊断标准稍有差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静脉血浆血糖值诊断标准(即上文所述)。现将1985年WHO口服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列表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61.空腹血糖正常是否可以排除糖尿病?

有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年龄较大及身体偏胖的患者,多次测空腹血糖均可在正常范围内,但食后血糖(包括服葡萄糖做耐量试验后)则达到了糖尿病的水平。因此,空腹血糖正常者均应检查食后两小时血糖或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这样就不会因空腹血糖正常而将确有糖尿病的患者漏诊。空腹血糖正常是不能排除糖尿病的,这一点尚未引起某些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重视。

为何某些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正常、食后血糖升高?因为这些病人多为胰岛素相对不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中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存在,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这些少量的胰岛素尚能维持糖代谢正常运转,故血糖可在正常值内。当进餐之后,胰岛素即显得不敷需要(相对不足),因之血糖升高。

62.糖尿病的完整诊断应包括哪些内容?

当糖尿病诊断确立后,尚应对以下问题做出判断:①所患糖尿病属于哪一型别?②有无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其程度如何?③有无糖尿病常见的伴发症?只有将这些问题判明之后,糖尿病之完整诊断才算完成。糖尿病完整诊断之建立,对判断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方案、估价病人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医务人员或病人,均不应只满足于糖尿病本身的诊断。

下面为糖尿病完整诊断内容的示范(两例):

1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轻型)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代偿期

2型糖尿病肥胖型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型)

糖尿病性心肌病、室性早搏、心功能Ⅰ级

高脂血症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63.什么是葡萄糖耐量受损?它与糖尿病有何区别?是否应引起重视?

葡萄糖耐量受损简称IGT,指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体说是指空腹血糖未超过7.8mmol/L(140mg/dl),但大于6.7mmol/L(120mg/dl),即介于7~7.8mmol/L之间(120~140mg/dl);而食后两小时血糖介于7.8mmol/L(140mg/dl)与11.1mmol/L(200mg/dl)之间;食后半小时与1小时血糖则介于10mmol/L(180mg/dl)与11.1mmol/L(200mg/dl)之间。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及耐量受损标准可见下表。

葡萄糖耐量受损一般无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血糖值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故与糖尿病尚有一定的区别。但每年有3%~5%葡萄糖耐量受损者转变为糖尿病,故有人称它为亚临床糖尿病、隐性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耐量受损的人常有超重或肥胖现象,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有的甚至可出现轻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对所有的葡萄糖耐量受损者均应按糖尿病防治原则处理,定期随访观察,以防止其转化为糖尿病。不少葡萄糖耐量受损者,在长期坚持防治措施后,可以恢复正常或长期保持葡萄糖耐量受损状态而不发展为糖尿病。如果不予重视,听之任之,则转化为糖尿病的可能性极大。

64.有些人在患其他疾病、手术、外伤等情况时血糖升高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否可肯定为糖尿病?

如果在疾病治愈,外伤、手术恢复后多次复查血糖仍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则可肯定此人为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值,尤其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已完全恢复正常,则表明血糖升高是由于疾病和应激状态造成的一过性糖代谢紊乱,暂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这种病人应经常检查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每年1~2次),因为这类病人在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

65.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它有什么临床价值?可否用于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GHb)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中葡萄糖的结合体,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约占总血红蛋白的4%~6%。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生成量也越多。糖化血红蛋白生成后可在血中存留6~8周左右才能被代谢清除,因此它可反映病人抽血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说明病人6~8周前血糖控制就不满意,所以它反映的是一个阶段时间内(6~8周)血糖控制的状态,而血糖检测只是反应即刻的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持续升高的病人易产生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故它可作为糖尿病控制是否满意的指标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血糖检查,因为血糖测定简便、迅速、经济、可靠,故目前诊断糖尿病仍以血糖检测为基本手段。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测定值可以偏低;红细胞增多时(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则测定值可偏高。故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时,应了解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值。

糖化血红蛋白中的主要成分为A1c,故临床常以测定GHbA1c来代表糖化血红蛋白总量,GHbA1c常被简写为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无需像血糖那样频繁检查,一般每2~3月检查一次即可。

66.什么是果糖胺?它有什么临床价值?可否用于诊断糖尿病?

血液中的一些蛋白质也和血红蛋白一样能与血中葡萄糖结合,血糖越高,这种结合形式的血浆蛋白也越多,其中血浆白蛋白可作为与葡萄糖结合的代表,测定血中糖化白蛋白可反映血糖的升高情况,而果糖胺测定就是一种检查白蛋白糖化的间接方法。白蛋白在血中的寿命比血红蛋白短,一般为2~3周,故果糖胺测定反映近2~3周以来血糖控制的状况。

它的临床意义和糖化血红蛋白基本相同,也可作为血糖控制是否满意的指标之一,但一般不用于诊断糖尿病。血中白蛋白的含量对果糖胺之测定有一定的影响。

67.什么是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它有什么临床价值?可否用于诊断糖尿病?

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就是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同时抽血(即空腹、半小时、1小时、2小时)送检胰岛素及C肽值,以观察胰岛B细胞的分泌能力是否正常。正常成人早晨空腹血胰岛素值为5~25μU/L、C肽为1.5~5.0μg/L,餐后血胰岛素及C肽值明显升高,尤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最明显,可达空腹值的5~10倍以上,至餐后2小时左右则下降接近空腹水平或略高。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结果不尽相同,视糖尿病类型、病程而定。1型糖尿病之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无论是空腹或餐后均显示低水平,呈现一种低平曲线结果,严重病例胰岛素及C肽值可以为零,表明其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降低或缺乏。2型糖尿病之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可基本正常、也可降低(多见于病程较长者),但病程不太长的2型肥胖型糖尿病病人则可表现为高胰岛素及高C肽水平(高胰岛素血症),至餐后2小时,血中胰岛素及C肽尚居高不下,而此时血糖已趋下降,故有时可引起餐后低血糖现象。

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可用于判断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可作为糖尿病分型时的参考指标,但不用于诊断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病人血胰岛素及C肽水平可以升高、正常或降低,结果极不一致,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68.测定血糖的方法有几种?它们各有何优缺点?所测得血糖数值是否有差别?

目前临床测定血糖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静脉抽血测定血糖。抽取静脉血1.5~2毫升(ml)放入血糖专用试管内摇匀后送验。全过程需2小时左右。此法优点为所测血糖数值较为可靠,受外界干扰因素少;缺点为费时间,不能立即报告血糖结果,在急症情况下就很不方便,而且要反复抽血,病人难以接受。此外,病人必须去医院检查,无法在家中自我监测血糖。

(2)微血管血(手指、耳垂、脚趾)快速血糖测定。此法用针刺手指、耳垂或足趾后,挤出极微量血,滴在特定的血糖试纸末端,然后将该纸末端插入袖珍血糖检测仪内,在1分钟时,该血糖仪即可自动显示出血糖数值。本法简便、迅速,无须抽血,病人可自己检测。袖珍血糖检测仪可随身携带,使用十分方便。此法在糖尿病急症需多次监测血糖时尤为实用,也为糖尿病病人自我监测血糖提供了条件。其缺点是血糖测定值易受外界因素如操作手法、气温等影响,故结果不够稳定。

(3)血糖试纸测血糖。将手指、足趾或耳垂用针刺破后,以血糖试纸末端与血接触使血吸附于其上,片刻后试纸变色,然后与标准颜色相比(每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一定的血糖数值),找出与其最相近的标准色,即可得出血糖数值。这种方法最为简便,无须特殊仪器设备,也十分经济,但测得的血糖值只是粗略估计,精确度远不如上述两种方法。

以上3种血糖检测方法以第1、2两种最为常用,这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血糖数值基本一致,但有时用袖珍血糖检测仪所测血糖值(尤其是在冬季)偏低,此时应注意与静脉血糖值对照。

69.常用的尿糖检测方法有几种?

目前常用的尿糖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班氏试液法和尿糖试纸法:

(1)班氏试液法。为传统的测尿糖方法:用吸管吸班氏试液(为天蓝色)20滴于试管内,再滴入2滴受检者的尿,混合后加热煮沸,然后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如颜色未变则为(-),绿包为(±),绿黄色为(+)、黄色稍绿为(?)、桔黄色为(?)、砖红色或棕色为(?)。加号越多表示尿中含糖量越高,但不能完全反映血糖真实水平。

(2)尿糖试纸法。此法操作简便,但准确性不如班氏试液法,因为尿糖试纸随时间延长敏感性逐渐下降,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尿糖要低。

70.如何配制班氏试液?

首先称取以下几种化合物:

硫酸铜17.3克(g),无水碳酸钠100克(g),枸橼酸三钠173克(g)。

如果没有无水碳酸钠,可用结晶碳酸钠200克(g)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