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明简史
2908200000009

第9章 周朝(4)

盐铁专卖春秋时期,各国为了集中财力、富国强兵、图谋霸业,在对田制、田赋征收进行改革的同时,开始对一些重要物资(主要是盐、铁)的生产和经营实行专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盐铁专卖最先开始于齐国。齐国食盐专卖的具体做法是典型的民制与官制相结合的制度。农闲时,农民无须忙于耕种,便在官府的授命下淘制食盐。农忙时,则由官府负责制盐。然后齐国将所有民制和官制的食盐统一储存,待到盐价暴涨之时,再将食盐以十倍于常价的价格卖给不产食盐的赵、宋、卫等国,牟利甚丰。铁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必需品。比如,一根绣花针的制造少了铁就不行。实行铁专卖,就相当于控制了铁器的价格。一根绣花针每提价一钱,三十根绣花针就增加了三十钱,足抵一个平民百姓一个月的口税。如此看来,盐铁专卖大大充实了国库。而且,实行专卖是比课税或增税更加温和有效的经济政策。课税或增税会引起人们普遍不安,不利于国家安定。但是此举却增加了百姓的日常支出,降低了百姓的生活质量。除了盐铁,国家对粮食、材木业实行官营,管仲主张国家应通过征税、预购等方式掌握大量的谷物,借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此时,国家还开始对外贸进行控制。管仲主张国家控制食盐、黄金、谷物等重要物品的外贸,等待物价上涨后抛售出去,便可坐享几倍厚利。这使得国家不仅可获取高额利润,抑制豪商乘机牟利兼并,同时保护了本国财物不致外流。国家为了保证专卖政策的推行,下令禁止人们随意开采国家资源。

水利事业的发展我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是邗沟。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在长江至淮河间开凿运河邗沟,以便于完成北上争霸的基业。邗沟的开凿不但解决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的问题,客观上还便利了南北交通。战国时期,齐国地势较低,为防雨季河水泛滥而沿黄河修筑长堤,堤坝建成后,齐国生产生活得以保障。和齐国相对的赵、魏两国也筑长堤防洪水,一定程度地保障了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同一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增加水浇地的面积,采用始于商朝初期的桔槔,“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周朝的婚姻家庭

周朝的婚姻基本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它有两个重要的原则——“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内容包括“婚姻六礼”、“七出”和“三不去”。“婚姻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七出”,又称七去,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和盗窃去。“三不去”包括: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周朝的基本家庭制度主要是以“三从”和“四德”的“父权”体系为原则构建的。据《礼记·丧服·子夏传》记载,“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未嫁从父”就是说没有出嫁的女儿要“不违父命”,一切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包括终身婚姻大事在内。“既嫁从夫”对于已经嫁为人妻的妇女来说,丈夫就是她们的“天”,“天命不可逃,夫命不可违”,一切都必须听从丈夫之言。“从夫”还有两种延伸:“夫死守节”和“夫死从子”。春秋时期,小国息国为楚国所灭,息国夫人貌美,楚王欲纳为夫人,息夫人以死相拒,遂成一段为夫守节的佳话。孔子的婶娘十分尊崇周礼,她的丈夫、儿子先后死去,她就朝哭夫灵,晚哭儿灵,孔子称其为妇女守礼的典范。

据《周礼·天官·九嫔》记载,“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是为“三从”道德服务的。“妇德”是女教妇学的核心,而“贞顺”又是妇德的核心。“贞”是对丈夫忠贞不移,坚守节操;“顺”就是对公婆、丈夫甚至家族长辈都要温婉顺从、谦卑有礼。“妇言”的内容就是要求妇女善于应对,言辞需进退合宜。蓝鼎元的《女学》中有关“妇言”的精辟论述,“妇言不贵多,而贵当”,如劝勉丈夫,教育后代,奉养公婆、丈夫,生养孩子,招待宾客,准备祭祀的用品和协助祭祀等都要求话语得体,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孔子对“妇容”的主张是妇女容仪应自然去修饰,容颜美丑是次要的,要求丈夫对妻子“贤贤易色”,注重妇女的德行,即重德行轻美色。“妇功”就是指妇女应该练就一双巧手,能够从事家里不同的劳动与工作,如采桑养蚕、纺绩织作,务中馈、备酒浆等以维持生活衣食之需。这说明妇女在家庭中的位置还是非常重要的。她们维持着家庭的延续,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赋税收入。

但是,从实质上来讲,“三从四德”是为维护父权—夫权的家庭或家族体系,为了袒护男人,维护男人利益而提出的。它的总特点就是“内外有别”、“男尊女卑”,对妇女进行压制、束缚,对广大妇女来说极为不公平。

周朝的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自由文化不仅对中国文明史影响深远,在世界文明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思想文化流派,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农家等,反映了各阶层、各行业的各种诉求。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道、墨三家。

孔子及其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古文献整理家及儒家的创建者。孔子曾经对《诗》《书》作过修改,并修订《礼》《乐》,为《周易》作序,著成《春秋》。孔子创立开办私学之先河,相传其共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名弟子文才尤为出众,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且这七十二人均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有用之才,孔子深以为荣。孔子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他将其仁爱思想与政治相结合,提倡各国统治者施行仁政。孔子极为推崇“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极力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35岁之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齐景公曾问政事于孔子,孔子言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大为欣赏,本欲重用孔子,却遭到齐相晏婴的百般阻挠,齐景公遂就此作罢。孔子大失所望,此时鲁国内乱已平,于是孔子又回到了鲁国。他一面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一面抒发其政治主张。51岁时,孔子终于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实践政治主张的机会来之不易,孔子为政尽心尽力,施政有方,成绩卓然,一年之后被擢为司空、大司寇。前500年,鲁国与齐国聚会于夹谷,齐国势大,欲以其强势威胁鲁国答应齐国的无理要求,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并以礼斥责齐王,齐王深以为耻,与鲁国重归于好,签订盟约,归还本就属于鲁国的城池郓、龟和阴三地。后来鲁王渐渐沉湎于酒色,不视朝政,孔子感到很失望,遂辞去官职,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工作和学问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创立了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有些理论一直沿用到今天。

老子及其思想道家的创建者是老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并没有成为显学,其代表著作是《道德经》,该书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之先河。老子的哲学思想大概可分为三大部分:“道”、“有”与“无”、“无为”。“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中心观念。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的最高抽象,世界是由无数对矛盾组成的,这些矛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的认识,存在原则分歧。“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对“有无”的论述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老子寓“道”和“有”、“无”于人生与政治问题之中,产生了无为的思想。有人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听从上天的安排。就好比生病的人不用看病,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一样,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老子的“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并不是不做、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贪、不争、不占,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思。《道德经》中提到的“为无为,而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含义。至今为止,老子的“无为”思想仍然包含着启示社会的合理内核,即无私无欲,超脱忘我,利于他人。

前538年,孔子拜见老子。临别之时,老子赠言:“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这则典故充分反映了老子的人生观:“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里所说的“少私寡欲”折射出了老子的养生思想。老子认为新生的东西虽然柔弱却富有生机,事物一旦强大就会导致衰老。因此,他主张无欲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当时和后世的中医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