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303700000012

第12章 潜意识的特征与感情 (1)

潜意识具备怎样的显著特征?

依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当仔细观察潜意识系统时,会从中发现意识系统所不具备的特征,总体来说,潜意识具备四个重要的特征。

1无矛盾性特征

潜意识系统的核心是呈现本能,目的是行使“投注”,即让欲望变为冲动的过程。各种本能冲动并列存在,互不矛盾,即使两种看上去目的相互矛盾的欲望同时活跃,它们也会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妥协的目的。

2投注性特征

投注是指把心理力量集中于某一特殊的人或概念上,是一种力比多的释放。潜意识系统在初始时并不存在否定和怀疑,也不存在确定无疑,只有通过潜意识系统和前意识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检验,才会发生变化。否定是在较高意识层次上的压抑的替代,在潜意识系统中仅仅以不同程度的投注内容存在。潜意识中投注的强度变化不定,通过转移,一种概念会连同其力比多转让压缩,将几个概念的力比多冲动都占为己有。

3无时性特征

潜意识系统中进行的活动都是无时间性的,它们不按时间顺序进行,也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是与意识系统的根本性差别。

4内在性特征

潜意识系统的活动,极少与现实相关,其命运取决于它们本身的力量和它们是否服从快乐与痛苦的原则。

除此之外,潜意识还具有其他特征,潜意识能量巨大,大约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潜意识偏爱带感情色彩的信息;潜意识不识真假,直来直去;易受图像刺激;记忆差,需强烈刺激或重复刺激;人们在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潜意识里有创造一切的原动力,是人们情感的发源地。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迹,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为达到目的,它会利用以往的所有经验和任何星星点点的知识;它会萌生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会将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加以总结和利用。有时会立刻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间,但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意识是可以进行推理、可以做出选择的,而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潜意识是非人格化的,没有选择,什么都接受。因此,有意识的选择,如想法、前提等,是极为重要的。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潜意识常被人称做主观心理,认识环境不靠五官功能,只是通过直觉。潜意识是产生感情的地方,是记忆的仓库,当五官停止活动时,就是它的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当客观心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主观心理的智慧就彰显出来。

其实,潜意识活动是一种初始的、相互并列、互不矛盾、无时间约束的内在深层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在梦或各种心理症中才能感受到。

如何在人们的日常心理中找寻潜意识的影子?宝钗是故意嫁祸林妹妹吗?

潜意识的特性主要是指潜意识的特征在日常心理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即这些特征是如何表现为潜意识活动的形式、状态和过程的。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一节关于薛宝钗潜意识外露的描写。宝钗独自来寻黛玉,发现宝玉先进了潇湘馆,在她欲去找别的姊妹时,一对迎风翩跹的蝴蝶却把她带到滴翠亭旁,没想到竟在亭外听见了小红和坠儿的私下谈话,她便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顺势推到了黛玉身上,许多红学家与红楼读者都从中读出了宝钗的“奸诈”。

依照弗洛伊德日常心理分析的说法,潜意识的流露一般先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潜意识通常是以往事件的长期潜抑,甚至是早年潜抑在大脑中的童年记忆。其次,潜意识的流露往往在本人不注意的行为中由一些偶发事件所引发,使潜意识突然跳出。

宝钗来到滴翠亭外听见两个丫头的谈话本属偶然事件,她原本的目的是去潇湘馆找黛玉,当她避之不及的时候,对小红为人的一番推想和急于脱身的前意识把她找黛玉和戏蝶之事从大脑中暂时挤开,潜意识毫无保护地处在一种待发状态。由于自我专注于应付外部世界,无暇顾及萌动的潜意识,此时,一声窗响突然出现,她惊慌之余从自己最隐秘的潜意识中冒出了一句:“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急中生智,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偶发事件调开浅层意识后,最后本能动用的潜意识。

诱发她说出那句嫁祸他人的话有一个近因,即不久前她去找黛玉,大脑中还潜抑着尚未完全遗忘“找颦儿”这一愿望,如果此前她找的是其他人,那么她意识中“嫁祸”的对象很可能会改变;而远因则是平时对黛玉的积怨,因为黛玉是她和宝玉之间的一大障碍。

现实生活中的一时失语、笔误、脱口而出的俏皮话、记忆的遗忘等行为都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潜意识特征的日常心理表现,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潜意识的一些主要特性。

第一,潜意识系统是与前意识系统保持着相互合作关系的、延伸的、时时向其“衍生物”即潜意识转化的系统,易于接受现实生活的各种影响,并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意识系统。

第二,在潜意识本能冲动的各种衍生物中,包含着许多与之对立的特性,其具体表现为,它们一方面充分利用从意识系统中得到的东西来装扮自己,使得它有效隐藏在意识系统的结构形态中;另一方面,它们又无法变为意识,始终留在潜意识的范围。它们按照性质似乎应归于前意识系统,但事实上它们又属于潜意识系统,仿佛人类中的“混血儿”。

第三,潜意识中的前意识部分可以顺利进入意识,表现了潜意识的重合特性。即潜意识系统中另一种高度组织化的衍生物能够成功冲入意识领域,因为它们与意识之间具有某种有利的联系,当它们与同一个前意识领域的反力比多冲动重合时,便很容易冲入意识领域。

第四,潜意识及其衍生物进入意识时,都要接受审查。潜意识从每一个系统向另一个比它高一级的系统过渡都需要经过一道关隘。这种审查有两次,第一道关隘审查潜意识本身,第二道则专门对付潜意识系统在前意识中的衍生物。

第五,潜意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存在着三个层次的交流行为。

第六,人与人之间潜意识可以相互发生影响,却不涉及意识。

第七,潜意识的本能特性是潜意识系统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归纳的潜意识的特性主要有七种,即合作特性、混血儿特性、重合特性、审查特性、交流特性、影响特性和本能特性。

潜意识也有喜怒哀乐吗?

潜意识是否有感情呢?潜意识的感情,又可称之为潜意识的情绪、潜意识的冲动,是指本能冲动在遇到压抑之后,其量的变化在动态意义上构成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的“情绪”和“感情”的表现,所以,潜意识也有喜怒哀乐。

人的某些行为或习惯动作背后可能会埋藏着某种深刻的潜意识动机,潜意识的情绪变化也在外在的行为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有一名女硕士,她的室友因为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而她无法摆脱和宣泄对此事的悲伤情绪,心中始终有阴影。她与室友关系非常要好,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室友忽然变得懒惰,不去上课,不整理房间,经常一人呆坐在电脑前。一日,她回到寝室见满地狼藉便数落了室友几句,结果两人好几天没讲话。出事前几天,室友两次在深更半夜找她聊天,都被正在赶论文的她拒绝。第二次拒绝后,她答应室友第二天晚上与其好好聊聊,谁知第二天中午室友已经吃安眠药自杀了。室友留了一张纸条,祝愿她前程远大,事业成功,并提醒她要学会多关心人,这比学习好更重要。

女生为自己一再忽略室友的求救讯号而万分愧疚,追悔不已,连日来都无法成眠。她说每次回到宿舍,仿佛又听到室友的声音;一闭上眼睛,仿佛看到室友流着泪向她走来…… 她感到自己的精神在崩溃,认为是自己的冷漠杀死了室友,良心备受谴责,因此每天陷入在深深的悲哀之中,无法自拔。

其实她极度自责和悲伤的表现背后还隐藏着潜意识的因素,她经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以致无法客观分析当前这场悲剧的前因后果。室友的死勾起了她以往生活中一段痛苦的回忆,让她出现了强烈的移情反应。

原来,她的姐姐5年前服安眠药自杀,出事前的一段时间,姐姐都不跟周围人讲话。后来女生从姐姐留下的遗书里了解到她的死因,便愧疚自己对姐姐的忽视,她把这种愧疚之情深深埋在了心里。她对室友之死的过分自责,实际上是在继续悼念姐姐的死。由于两者之死的形式雷同,她几乎是在重新体验当初姐姐之死所留下的心灵创痛,这正是她一再深责自己未能及时拯救室友逃离死亡的根源所在。

她现在对室友之死无法摆脱的悲哀情绪,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宣泄当初对姐姐之死的自责心情。当初为了顾及父母的情绪,她内心的悲伤深深掩藏在潜意识中,认定姐姐之死与自己未能及时加以察觉与拯救有关,所以始终摆脱不了自责的困扰。她一直把对姐姐和室友之死的懊悔之情压抑在心里,没有彻底讲出来,因此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并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促使她们走上轻生道路的罪魁祸首,所以在悲伤中感到不安。这种悲伤与悔恨情绪的宣泄不足,构成了她潜意识中的“未完成情结”,使她甘心忍受当前的痛苦煎熬。直到她领悟到室友之死与姐姐之死的关联后,她才彻底宣泄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创痛,从而解开了心中的“未完成情结”。

潜意识感情变化所形成的状态,一般有三种:一是感情经历压抑后全部或部分保留下来;二是转变成一种不同质的情感,转变成“焦虑”或“欲求”,等等;三是被抑制。案例中的女生便是感情经历压抑后的保留,其悲伤内疚情绪后的不安也是一部分转变后的情绪的表现。

“爱”在潜意识中是如何体现的?为什么她在扭曲的爱中无法自拔?

潜意识感情的内容极为丰富,弗洛伊德对人类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人类亘古不变的“爱”的现象的科学考察与研究。他认为,潜意识状态产生的爱的感情,是性本能以直接的性满足为目的的对象性情感贯注。当目的达到后,情感的贯注现象便随之消失,即成为普通的感性的爱。非感性的爱是指与自己不爱的对象之间“爱”的往来的行为,是一种目的受抑制的爱。一般意义上的爱,在弗洛伊德看来,是非感性、神圣的爱和感性、世俗的爱之间的融合。

人们与其性对象的关系,是无抑制的本能和其目的受抑制的本能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与纯粹的感性欲望相比,对任何人所爱的深度都可以通过测定其在这种爱中含有多少目的受抑制的爱的本能所决定。潜意识的爱来自于潜意识的冲动,是力比多冲动的潜意识的爱的感情,主要表现为性爱、自爱、亲子之爱、同胞之爱、友谊以及人类之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