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3046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前年夏天,我在一个饭局上结识了一位企业家。听说我是“文人”,他突然严肃起来:“想不想为咱中国人争口气?”我忙问怎么回事,他说自己想拍一部科幻大片,能不能帮忙写写剧本。由于没有写过,我不敢贸然答应,只是问他怎么忽然想到要拍电影,而且这跟给中国人争气有什么关系?

他详细解释说:“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我们一起聊天儿,他老说咱们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太保守,太怀旧,说从你们的影视作品中就能看出来——最近的是民国的,最多的是清朝的,远一点儿就回到石器时代了。正如你们的一个摇滚歌手在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换了一个台,又换了一个台,却始终逃不出清代……而我们美国人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影视、音乐、还是科技,我们总是面向未来,引领世界潮流,尤其是我们的科幻大片……当时我反驳道:你们倒是想怀旧呢,没得怀啊,一共才200多年的历史!弄不好怀成人家印第安人的了!”

……

的确,如果单论历史的悠久,别说美国人,就是美国人的祖先英国人也远不是中国的级别。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硕果仅存的一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没法儿不自豪。尽管我们或许真的有些怀旧情怀,但我们从小就是听着《封神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岳》等历史小说长大的,即使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也知道关公不能战秦琼,也知道很多诸如西方的汉学家都未必知道的历史典故,可以说,历史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渗透进了我们的血液里。与其说这是一种怀旧情怀,倒不如说是不敢忘本。

然而这种普遍意义上的对历史的喜好却往往为人诟病,除了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国人,国内也经常有人本着或讽刺或警示或攻击的态度发言着文,其论点主要有二:其一,人们大多喜欢历史故事,或者古代四大美女、四大太监一类,而不是《二十四史》等正史,这种态度很要不得;其二,很多人喜欢历史,为的是学习历史人物们的权谋之术,学以致用,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明代的冯梦龙说过:下下人往往有上上智。说得就是智慧这玩意是不认人的,它从不会因为宿主是小人就不发挥作用;但是智慧有什么罪过呢?智慧是把双刃剑,只有在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手里,它才会既伤害别人又贻害自己。再者说,中国历史上是不乏与权谋、阴谋有关的桥段,但也同样不乏阳谋与大道。可见,上述“第二论点”,明显多余。

至于“第一论点”,亦应辩证看待。如果站在赞同的角度,那么读点正史,尤其是代表着中国历史研究高度的北大历史学家们的着作,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大家并不喜欢像考古队员研究出土文物一样研究中国历史,前述《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史小说之所以传唱千百年而不衰,就在于它们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你可以说它不严谨,但它也在传达着正义,昭示着忠诚、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在人们脑海中被视作祸水的四大美女、被视为“阴险”代名词的太监队伍中,也不乏可歌可泣者。因此,笔者认为,只要不是专业学者,对待历史完全没必要上纲上线、斤斤计较。也因此,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做到了灵活机变——以始终执中国历史研究之牛耳的各位北大历史学家们的思路为指导,以普通读者所喜欢的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载体,将历史重新打包,以最具时代气息的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

说老实话,之所以选择北大历史系而不是其他,还在于北大历史系本身的历史也很可观。自1899年京师大学堂之史学堂设立始到现在,北大历史系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朱希祖、傅斯年、陈寅恪、李济、钱穆、顾颉刚、范文澜、姚从吾、翦伯赞、向达、邓广铭、周一良、苏秉琦等上百位历史学大师先后走上北大讲台,在传承历史薪火的同时,也把自己树立成了历史的里程碑。大师云集,自然有利于笔者集体研究之。

中国人喜好历史,也重视历史。历史的教训尤其是最近一百余年的历史教训也一再地提醒我们:历史尽管残酷,但历史必须正视。只有正视历史,才不会重蹈覆辙,才能演绎好接下来的历史!黑格尔也曾经说过:历史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来没有好好汲取过历史教训。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尤其注重于历史案例的选择与历史成败的深入剖析。尽管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人人满意,但我们也在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在这本书的广度上下了足够的功夫——这也正是本书分为24个版块的初衷。

自吹自擂一向不是笔者的强项,它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因此更多的想法,只能留待正文中与您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