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环球风情
3047000000003

第3章 欧洲风情(2)

在婚礼前夕,新郎都要举行一次“告别单身生活”的晚会,广邀自己的知心好友参加。主人一般要在饭店或宾馆摆设宴席,以丰盛的美酒好菜招待客人。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青年人在新婚大喜之日都忌讳不吉利的言行,而法国青年却喜欢在这个时候别出心裁地举行“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为了达到逼真的“葬礼”效果,告别宴会结束时,还要播放哀乐,新郎和众人一起进行祈祷仪式,并不时流露出哀伤的神情。

最后,众人将棺材扔进河里,任其漂流而去,或在一块空地上挖一个坑将其埋在地下。这种“埋葬单身生活”的“葬礼”表演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不知底细的人可能会真的认为是某个人离开了人世,颇具戏剧色彩。

法国钓鱼非常难得

法国的渔具精美耐用,在巴黎,从杂志、报纸和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见到渔具介绍,着实诱人。在一些大一点的超市里面,会看到各种海竿、手竿、钓钩、钓饵、钓鱼服、皮划艇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问起价钱,不禁咋舌。

在塞纳河边,游客常会看到一种组合钓竿,架在一个钢质支架上,有一套电子调控系统,灵敏度极高,只要鱼儿稍微擦碰一下线儿,就会铃声大作。可是价格不菲,竟要5000法郎。

说法国的钓鱼用品昂贵,还可以举个例子,在中国的渔具店,2元钱就可以买一包蚯蚓,怎么着也得20来条;在法国,十来条一盒的,标价15法郎,合20元人民币左右。但为了过把钓瘾,钓鱼迷们还是要掏腰包的。

在塞纳河畔钓鱼,绝大部分钓者都将钓得的鱼放生,只是方式不同,一种是的一条放一条,另一种先将钓得的鱼存入鱼护。待尽兴收竿时,再将护中的鱼统统放生。

在法国,钓友的哥们意气绝不亚于中国钓友。他们见你不太适应当地水域,会主动上前介绍;见你没带饮料或鱼饵,会热情地送给你。你若一味不要,他们还会不高兴。

像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法国的垂钓文化也是令人称羡的。首先,由于垂钓的管理严格规范,人们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文明垂钓,蔚然成风。而无论在河海湖边,也无论钓者多寡,傍晚收竿以后,遍地干干净净,就如同没有人来过一样。

法国的市区还有垂钓博物馆,系统展示垂钓文化。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垂钓文化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夏天塞纳河的垂钓节活动中,组织者会专为儿童划出一段河岸,精心用塑料布围出一片片小水域,在里面放上小鲑鱼苗儿,还备有装好饵料的钓竿。活泼可爱的学龄前儿童在大人的帮助下,手持钓竿学习钓鱼,身旁的大人一边教给孩子们垂钓的方法,一边告诫他们要从小爱护环境,爱护塞纳河水。河边的帐篷里,还有各种图片和知识性画页,孩子们很有兴趣地逐张浏览。

法国是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度,有人开玩笑说:“法国法国,顾名思义,就是法制国家。”真是一点儿不错。单说它的渔政管理,就细得出奇。钓鱼要纳税,不仅江河湖海的税率各有不同,各个省市也不尽相同。就是在一个巴黎地区,不同水域也都有不同价码。在塞纳河垂钓,一年期的税卡价格280法郎;在巴黎近郊莫东市森林内的小湖垂钓,每年需缴500法郎。

另外,因为巴黎四季气候温和,水域从不结冰,故而365天,天天可以钓鱼。但是,四季之中,自春至冬,早晨开竿和晚上收竿时间逐月逐周都不同,钓者必须仔细看好,以免违规。

还有,钓上来的鱼,哪种多大尺寸,多少斤两可以拿走,哪些必须放生,都有极明确的规定,那也是错不得的。

奇闻轶事——法国的裸居小岛

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地区,有一个长8公里、宽2公里的狭长岛屿。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裸体倡导者的世外桃源。

小岛距离土伦港不远,被命名为“Heliopolis”(古希腊语意为“太阳之城”)。早在6世纪,这里曾是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区。19世纪后,这个小岛又成为少年犯罪的囚禁地。1931年,一个名叫德斯-加斯顿和安德烈-杜里危勒的人来到这里,创办了这个裸体主义的天堂。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质朴,尽管这里从未通电,夜晚人们也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但这种反璞归真的生活,让很多裸体主义者在此一呆就是数十年。他们每天可以无拘无束地裸行,真正地贴近大自然,享受岛上温暖和煦的阳光。这个小岛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裸体主义者的世外桃源。

在这个小岛上,人们是不能使用交通工具的。在大家生活的小社区中,还设有咖啡屋、面包房、杂货店、市镇大厅、邮局等,甚至还有学校。岛上还有穿着制服的执勤警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命令部分人在此必须脱去身上的衣物,还命令部分人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要穿着得体。

德国的特殊风情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7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00多千米。人口8220万,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和吉普赛人。通用德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在德国,有许多风俗习性,而一些特殊的风情,几乎令我们惊讶不已。

最讲究秩序的国家之一

德国人最讲究秩序了,看到没有打扫的屋子、满地垃圾的街道、没有清洗干净的车,德国人都无法释怀。不管是屋子、街道,还是车,德国人都不停地扫啊、擦啊。因此,德国成了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在德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待在原来的位置上,不能毫无理由地随意挪动。所以,德国人自然也不喜欢经常换工作的人,因为他们破坏了原有的秩序。

在德国,只要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或肇事后逃逸,肯定很快就有人去举报,因为德国人绝对无法忍受破坏秩序的行为。据说在世界上,有关德国政府腐败和丑闻的报道也是最少的。

而德国的家电产品,尤其是汽车工业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与他们讲究秩序的意识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无关系。

但遗憾的是,恰恰是德国的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了世界和平。

闹婚时摔盘子打碗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由于现时的德国年轻人极难奢望“白头偕老”,婚礼或许不再是人生仅有的一次,因此德国人的婚礼越来越简单。然而,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因此,减来剔去,仍然保持了很多传统色彩。

“闹婚之夜”,是迄今德国依然保存的极富传统色彩的结婚仪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它的自由、随意,因此也一直成为年轻人乐意参与的一种仪式。“闹婚之夜”是新人们选择在正式婚礼前的一两天举行的一种仪式,在这之前,新人们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此信息发布出去的。届时,朋友和熟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杯碗勺盘等,来到新人的住处,在门外将其摔碎,以祈祷能给新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由于要求被摔的器皿易于摔碎,且爆碎声要越响越好,所以各种陶、瓷制品也就成了最好的“牺牲品”,被当作最合适的选择。

或许是由于这种传统的“闹婚之夜”的含义有借此检测新人的应变、理家能力的含义,所以这个习俗还有个附加规定:来客不一定是收到邀请的,完全可以“不请自来”,这也增加了新人们准备工作的难度。因为新人们必须对所有来宾都管吃管喝,不得有丝毫的怠慢,否则将会是“自讨苦吃”。

来宾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仪式结束前,往往会乘新郎不备群起而攻之,强行脱下他的长裤,并与新人一道点火将其烧掉,埋入地下,以示新郎的“童男”生活的彻底结束,成家立业从此开始。而摔碎的陶、瓷碎片等,还必须由新人们自己打扫,让他们开始体验理家的艰辛。不过,何时清扫客人们就不管了。如果此前新人们招待不周,“得罪”了客人,那么客人们就会暗中作梗,借着酒劲“失手”连新郎的内裤一并脱下,让其当众“出丑”。遇到这种情况时,新人们也只能暗暗叫苦。不过这种事情倒是很少能发生的。

德国百年历史的高跷

在每年的夏季,在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中,总有几位身着彩色长裙、头戴礼帽和面罩的高跷手在那里欢快地表演。德国人本来就身材高大,如果再戴上一米半的高跷腿,就更显得鹤立鸡群了。他们通常都手拿彩色气球,跨着大步,行如疾风,穿梭于人群当中,做出各种幽默、逗人发笑的动作。

但是,德国人玩高跷还是不如中国人玩得那么灵活,总有几分笨拙,摇摇晃晃的,看上去有点头重脚轻,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样,这可能与是他们身体比较庞大有关的。不过,他们可以没有一个人会摔倒,倒是会故意会表现出要摔倒的样子来。当好心的围观者上前去扶时,他们就会高声叫着,突然将彩色的纸屑抛向人们的头顶,然后欢快地离去了。

除了进行流动表演,德国的高跷手还会在规定的区域内表演一些舞蹈。比如当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响起时,表演者便会踩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或缓缓转动,或挥动双臂,准确的节奏加上优雅的舞步,也别有一番情趣。

爬高过新年

德国有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在新年的时候比赛爬高,以示步步高升。每个村里都会选一棵又高又直的大树,然后砍去树枝。在元旦的早晨,小伙子们开始奋勇争先,都争着想第一个爬上大树去获得“新年英雄”的称号。

德国不少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古老的风俗,每当除夕之夜,男子们便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直到午夜。当时间快到12点时,便一起跳到桌椅上,元旦钟声一响,便一个个往下跳,说是跳进向新年,紧跟着再扔掉棍子,以示辞旧岁。

最奇怪的门牌号码

在德国西部的许多村镇上,在一栋栋日耳曼风格的房子大门上,都会悬挂着有趣的装饰物,比如金狮、金牛、小鹿、巨鹰、提灯的天使等等。

虽然这些有趣的门饰在今天只能起装点环境的作用,但在中世纪的德国,它们却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没有了它们,人们的生活简直就要乱套了。在当时,各职业的界限十分清楚,不同职业的人是不可以在同一家旅馆下榻的。但那时候的房屋并没有明确的门牌号码,于是,旅客们只能够依靠这些挂在门上的小饰物来寻找自己可以投宿的地方。

比如说,在为屠夫设立的旅店门口,往往挂着一只金牛;而面包师只能住在门上挂有面包圈的旅店里。而且,不同的门饰往往还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为达官贵人设立的,是带有皇冠标志的豪华旅馆;而提供医生住宿的旅店门口则大多挂着一个提灯的天使。

德国的着名美食

提到德国的美食,就不能不提到德国的香肠,因为德国人都比较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1500多种,许多种类都风行世界,成为各地人们喜爱的美食。

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的卷心菜上铺满了各式香肠,有时再用一只整的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通常一只烧熟的整只猪腿,德国人能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吃完!

德国菜的口味以酸和咸为主,调味一般较重,烹调方法则以烤、焖、串烧和烩为主。通常在饭店的餐桌上都会摆着一筐面包,客人们在等待时可以慢慢享用。德国的面包都很有嚼头,牙齿不好的人都难以品尝出味道来。

德国的汤汁比较浓厚,德国人喜欢把原料打碎放在汤内。据说德国人都比较节俭,一般水煮香肠,加上一锅浓浓的马铃薯汤,再来一些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就解决了。

除了以上这些特色美食外,德国比较着名的美食还有德式青豆汤、德式烤杂肉、德式柔肠、德式苹果酥,以及酸菜、煎甜饼等。

德国人的饭局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吃猪肉、喝啤酒。每年,德国每个人消耗猪肉的量可达65千克,居世界第一。在德国的饭局上,菜大部分也都是猪肉制品。

新知博览——现代女巫盛行西德

中世纪时,巫术被教会视作异端邪说,女巫被当作能装神弄鬼给人造成灾难的妖女,受到严厉惩处。15至18世纪,在德国土地上有几百万妇女被作为女巫烧死、淹死或被四马分尸。18世纪晚期,这些酷刑被取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巫术的信念也从此彻底消失了。

现代的女巫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手摇小铃,夹着小册子招摇过市,而是转入了秘密活动。许多人白天与其他普通公民一样,坐着小汽车正常上班,只有到了晚上,才操起女巫的行当。她们所凭借的工具也是过去的女巫所望尘莫及的;她们坐汽车活动,用电话联络,甚至通过邮局管理巫术信仰者的委托。如奥根斯堡一名女巫,自称委托人只要给她寄一张照片,讲明出生日期和滴在白手绢上的一滴血,她就能为委托人施行法术,去邪治病,或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学做女巫或请女巫施行法术需要付出很高的报酬。在莱法州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自称女祭司的心理学女大学生,她已经30多岁,收了许多弟子。她每两个星期开一堂课,每堂课收13名弟子,讲课根本没有讲义,只用口头传授。即使如此,每名弟子听一堂课还得交160马克。

还有一位名叫苏姗娜·内特科文的女巫,专为妇女行施“爱情魔法”和“分离魔法”。她自称通过魔法能使妇女获得自己所倾慕的男子的爱情,最后结为伴侣;或可驱除离婚带来的损害,以避免对后来人产生不好的影响,按她的收费标准,施行一次“爱情魔法”,按时间不同要收500~2000马克,施行2次“分离魔法”收费更高。

女巫自称魔法无边,能帮助解决所有困难,但在有一点上却也显得无能为力,那就是钱。许多信徒在请女巫施法的时候,第一个希望就是为自己变钱,每当这时女巫总是面有难色,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变钱太难了,通常不能成功,如果真能成功的话,那确实太美了。”可见,女巫对自己的“魔法”也显得信心不足。

海德尔堡还有一位名叫露茜亚的女巫,已经50多岁,以前是女秘书。她自称在她需要钱时,就是思想中“进入地下”,去找“地下的侏儒”,他们会帮助她。不过多年来,她完全靠的是失业救济金来维持生计。

信仰巫术的人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其中大部分是女权主义者和年龄在45岁以上自身陷入危机的妇女。她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的新含义”,以解除心理上的压抑。许多人在事业上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想寻找一种精神支柱,这也是女巫泛滥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女巫都相信人能再生,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妇女只有在女巫集团里才第一次获得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在她们以前的生活里是从来没有过的。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妇女愿意花那么高代价加入女巫行列,或请女巫为自己施行“魔法”,帮助“排忧解难”了。

古老多情的意大利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意大利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

意大利人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