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3055000000005

第5章 提起放下(4)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成年人眼中的世界是大不一样的,尤其是童年时期,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什么都是神秘的,什么都是好玩的,什么都值得一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正是在这些尝试中,孩子们知道了自己的兴趣,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并逐步确定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理想,有自我成长的心理需求,做父母的就是要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陪伴他们去寻找、去尝试、去选择,去发现和成就孩子的真我,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与幸福人生的阶梯。

禅意父母

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了解什么是自己的需求,什么是孩子的需求才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当然,辨别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父母必须克服自己的欲念,与自己的真心坦诚相待。只有了解了自己和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够给予孩子真爱的祝福,与孩子一起修筑发展的广阔空间,而不是给孩子和自己加上沉重的思想负担。

成绩放榜,家长别紧张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

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们家过夜,对他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行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的时候,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去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他的态度是那么恳切,那么虔诚。

禅师看他这样,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子!”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和尚为师,后来居然成为一名着名的禅僧。

每个人都有宝藏在自己的怀里,终生享用不尽。只不过大都像那位青年人不明白最大的宝藏就是自己。

每到期考放榜,孩子紧张,家长也紧张,一张成绩单成了孩子与父母的晴雨表。在当今社会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谁都可以理解,但客观事实是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得了第一固然可喜,但是无论什么学校,第一名只有一个,何况得了第一并不见得就是最优秀的,只能说明此时此次的卷面学习状况。

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一时成绩不好,就认为孩子没有前途,认定他将来无路可走,这是错误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仅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对孩子能力的全面否定,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以及对自我的正确判断。这种伤害也许会长久笼罩在孩子心头,甚至伴随孩子的一生。当孩子成绩不好、退步时,父母既不要恐吓孩子,斥责孩子,也不要拿减少孩子运动时间和才艺学习作为惩罚,因为这样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分数,反而使孩子连发展其他能力或技能的机会都丧失了。

每个孩子的潜质是不一样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因势利导。孩子需要参加团体活动,不管是社团、学生活动,都能使孩子多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有多方面才能的人,才能有健康的未来。重要的是要让使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一定的生存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多方面发展并在某方面成为较专业的人才。对某些方面有天赋的孩子,父母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让孩子掌握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不断进步成为精英人才。

做父母的,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感到欣喜,让孩子在没有束缚和压力下成长。别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就对孩子全面否定。否则,对孩子的过高贪求,带来的除了伤害,就是悔恨。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或没有考上大学而心理扭曲或自杀的孩子并不少,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让人悚目惊心。如果你的孩子成不了你所谓的“龙”,那就接受他是一条“虫”的现实,努力把他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用的才。

禅意父母

中国的父母是最愿意栽培孩子的,常常用尽心思、财力、精力来培育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并期盼他们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由于父母太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品德培养与能力培养。使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生存能力极其薄弱,变得自我,自私,脆弱。其实卷面成绩只是孩子吸入知识的一部分检测,并不能代表孩子总体的学习状况。父母要学会客观冷静地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找出成绩背后的因由,给与及时的支持和引导。

放下父母架子:与孩子做朋友

无难禅师原是一个江湖浪子,后来受了恩堂禅师的感化才入了禅门,终有所成。

无难只有一位继承人,名叫正受。正受完成学业之后,无难将他叫到跟前说:“我有一本书,这本书代代相传,到你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我看你慧根不浅,决定把这本书交给你,你要小心珍藏。”

“既然这本书如此重要,您最好还是自己保存着吧!”正受果断地拒绝了。

无难很生气,说道:“我决定把这本书给你,是因为希望你把佛的意志传下去。我只有你这一个弟子,你为什么不接受呢?”

正受解释说:“我接受的是你这里的禅理,而不是你这里的书!”

无难语重心长地说:“这本书已经传承了七代了,不能到我这里就传不下去了,你还是拿去吧!”然后就把书塞给了正受。

正受没有办法,只好接过书,然后把它扔到了火炉中。

无难看到徒弟这样,顿时怒从心中来,不禁吼道:‘“你在干什么?”

“你在说什么?”正受也吼道。

无难望着徒弟,突然感觉到自己老了,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法”

仍会传承下去。

“我只有你这一个弟子,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我接受的是你这里的禅理,而不是你这里的书!”对于家长来说,所有的意图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好,而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莫过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与父母平起平坐的对等交流。

一个称职的家长,就要善于担负多种角色,可以是严父,可以是慈母;可以是良师,可以是益友;可以是家政服务员,可以是心理诊疗医生;可以是棋友,可以是陪练员。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在孩子的身边,将自己的手默默递给孩子。担负的角色越多,和孩子的距离就越近,沟通也越容易,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亲切,您自己也生活得越快乐,对人生的感悟也就越来越透彻。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提高的过程。

现在许多孩子对父母有意见,有的孩子还对父母产生了抵触情绪。家长觉得十分委屈,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大部分都不缺乏物质享受,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做父母的都尽量让孩子吃好穿好。但物质上的满足并不等于是对孩子全部的爱,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父母同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孩子真正喜欢的是那种既像师长,又像朋友一样可以倾心交谈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大部分父母想的更多的是要怎样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却很少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忘记了自己还是孩子的益友。父母毕竟比孩子年长很多,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比之于尚小的孩子自然高出许多,因此,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上,父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平等。

平等是一种态度,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关键。父母既不能处处顺从孩子,也不要处处压制孩子。要与孩子在心理上保持平等,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并非是自己的附属品,在学习和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上,父母应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选择。

在要求孩子的同时,父母不妨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做一个换位思考。要知道,每个孩子都具有上进心,都不愿意自己成为落后者,不会拒绝进步。例如孩子上幼儿园后很多在家的不良习惯都没有了,那是因为他(她)在小朋友面前更放松、更主动,也更乐于参与和模仿,这就是平等的力量。强制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反抗。

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父母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摆父母的权威。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问题肯定也会越来越多,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证明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独立思考了,对于孩子提出的无数个问题,不要因为厌烦就随意地敷衍,要给予积极支持。不管有多忙,都要与孩子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不会的问题可以一起和孩子上电脑查询,没有电脑,可以到图书馆或书店查找资料,千万不要为了保住面子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世界上的知识千百万,父母也是普通人,怎么可能什么都了解,什么都知道呢?诚实地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并没有什么可丢面子的,并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与威信,相反,这会让孩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噢,爸爸妈妈也有不懂的啊!如果你表示出愿意学习的姿态,孩子一定会很乐意跟你一起寻找答案,无形之中促进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了解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不懂的东西只要你肯去下功夫,就能够掌握。在与孩子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父母会同孩子一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禅意父母

父母把各种角色都塑造得很完美是不客观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和诚意,是否真的愿意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如果是,孩子一定会感觉到父母的诚意,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与父母交朋友。比那种不顾孩子需要,不管孩子心境处境如何,一律板着严厉面孔,只知道批评和训斥的方法要快乐得多。在与孩子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父母孩子的心胸都开阔了,性格也开朗了,互教互学,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得到许多乐趣,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也为孩子树立了求知的榜样。父母本身的言行举止、品格个性对孩子的身体、智能、人际关系及灵性的成长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愿天下父母都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并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