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305600000010

第10章 忍辱:有容乃大,忍者无敌 (3)

稳定情绪,解脱自己

智慧点金石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幸福。”人要获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须学会忍耐,从某种程度上说,忍耐是成就一项事业的必需,忍耐能让你在清净沉寂中体会生命的幸福。

为人要学会忍耐,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而发脾气,就只会坏事。只有下定决心耐住性子,才能做成事。只需忍耐,明天就一定会有阳光。一心忍耐,百炼钢也会化为绕指柔。

故事苑:曲径通幽

性格急躁、粗心大意的人,难以办成大事;性情温和、内心安详的人,必然万事顺利。不善于掌握自己情绪的人,必定要被命运所捉弄。

古时,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口时,妇人问他:“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气”,便是一种需要上的失落。生气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既然如此,又何必生气呢?在最接近天空的青藏高原,有这样一位能忍的藏族兄弟。

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生活在古老的藏族地区,他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边喘气。

后来,多年以后爱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很广大了,但他生气后,仍会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转,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已经下山了,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

他的孙子看到后恳求他说:“阿公!您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这附近地区也没有其他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广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了。您可不可以告诉我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三圈的秘密?”

爱地巴终于说出了隐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去和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然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您年老了,也很富有了,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

爱地巴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制怒,也正是这些成就了他。

弦外有音

当我们容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况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

莫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会误事,更会伤人。稳定情绪,解脱自己,乃当务之急!

贝多芬曾说过: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每一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智得多。我们应当保持一种温和平静的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

吃亏是一种长线投资

智慧点金石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许多人都把“吃亏”看做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判断都是错误的,一些“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有时,一件看似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宽容、忍让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幸福,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故事苑:曲径通幽

宽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下面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宁愿自己吃点小亏的。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

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后来,这事传到了光武帝耳中,甄宇因此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

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实际上,甄宇是得了大便宜。

正所谓“吃亏是福”,聪明的人往往能从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一个人若能真正懂得“吃亏”中的利害关系,那么,他一定能在“吃亏”中获得不小的“福分”。

古时有一位尚书,他福德颇多,子孙满堂。在他临终时,子孙跪在面前请求训示,他道:“没有别的话,你们只要学吃亏就行了。”

弦外有音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点儿也不肯吃亏。一种人肚量小,吃了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好像被剜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要双脚跳,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心眼太小,吃了亏就要睚眦必报,常常让别人怨声载道,让自己因小失大。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平心静气地对待吃亏,表现自己的肚量,往往能够获得他人的青睐。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亏,有付出必然有回报,如果过于斤斤计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要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知道吃亏实际上就是一种商业投入,吃亏就是福呀!

因此,当我们在生活中,在人际交往或者是生意场上感觉自己吃了亏的时候,不要去抱怨什么,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一切。

潜龙在渊,飞龙在天

智慧点金石

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一个人年轻之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是倒霉的时候,必须“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只要修到相当的程度,摇身一变,便能升华高飞了。

成败宛若两重天,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孟子曰:“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其实也是沉潜以待的深刻解读,千年前的古人便将“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诠释得淋漓尽致。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下面故事中老画家就是深谙“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的转变之道的。

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没有卖出去一幅画,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去请教一位知名的老画家,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老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用多长时间。他说一般是一两天吧,最多不过三天。于是那位老画家对他说,年轻人,那你换种方式试试吧,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保证你的画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不悉心准备,默默忍受一飞冲天前的沉闷与凝重,怎能把握机遇,飞得更高呢?

虎寺禅院中的学僧们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却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就请禅师点评一下。

无德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的外形画得不坏,但龙与虎的特性你们知道多少?现在应该要明白的是龙在攻击之前,头必须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自下压低。龙颈向后的屈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它们也就能跳得更高。”

学僧们非常欢喜地受教道:“老师真是一语道破,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虎头也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说教道:“为人处世与参禅修道的道理一样,退一步的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你们且听我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吗?”

那些学僧听到这里,都有所醒悟。

学佛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们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相扑;但有时也非常自谦,有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的道理。

弦外有音

怎样在不破坏天鹅高贵优雅的观赏姿态的同时剥夺它的飞翔习性?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缩小水域的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它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这群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泯灭了飞翔的本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你飞得更高、更远。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有所成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能力、才智,有了本钱,就拥有了足够的风力,也才能飞上九万里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