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700000019

第19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2)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即可。”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有不少,尽管李林甫伪装扮得很好,但是他的阴谋诡计最终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从兴盛转向衰败,“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消失,接着出现的就是“天宝之乱”(天宝是唐玄宗后期的年号),也就是“安史之乱”。

孔子说爱耍嘴皮子的人绝对不会仁厚,果然如此。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被人戴高帽。如果不是唐玄宗喜欢听好话,哪里还会有罢免张九龄的事情呢?当然也就不会有李林甫一手遮天的日子了。

弦外有音

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逢迎奉承,面对奉承或批评仍能泰然处之,则十分不易。因此,当别人将你捧到高处时,即使心中觉得很舒服时,也一定要敲响警钟为自己。

那些在我们面前老说好话的人,一般都会另有所谋。“巧言”之人很少有仁厚的,因为他们的巧言不过是为了要掩人耳目,降低他人的警惕心而已。他们在你面前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地恭维奉承你,但是在背后则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一寸秋波,泄露千般心事

智慧点金石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读一个人,首先就要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最不会说谎的器官。

孟子在《离娄上篇》中有一段用眼睛判断人心善恶的论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办法了。眼睛掩藏不了他内心的邪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浊暗。只要善于倾听他所说的话,并观察他眼睛反映出的信息,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就无处可藏了。

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丰富的眼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经常会反映到他的眼睛里,心之所想,通过眼睛就能看出其中的大概。

隋朝末年,战事频繁,魏征隐居于梁、宋之间。李密早年投身行伍,后因战败,只身逃到了雁门,换名换姓,扮成一教书先生,与魏征认识且常来往。一次,魏征半开玩笑地同他说:“我观察先生面色沮丧,目光涣散,心神不定,言语支吾,现在朝廷正在抓捕山东的叛乱分子,难道先生就是其中的要人吗?”李密惊慌起身,抓住魏征的手说:“您既已知道我的底细,还望先生救我。”魏征说:“我看先生没有帝王气象,也不具将帅的谋略,仅一乱世英雄而已。”接着魏征详细地向他分析了历代帝王、将帅及乱世英雄成败得失的原因,最后魏征说:“我夜观天象,汾河晋地一带有帝王将出,如您能前去辅佐,则前途不可限量。”话音未落,李密拂袖而起,傲慢地说:“腐儒之辈,不屑与图大事。”不久,李密又借故西逃,沿途招兵买马,驻营作战,最后还是一败涂地,投降了唐王朝。后又闹叛乱,终被全部消灭。

李密涣散的目光已经泄露他的底气不足,败局已定,所以魏征通过观察他的眼神看出他气数已尽。

通过眼睛,可以看出对方的内心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学会看懂对方眼神中传递出的信息,可以让你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心理及他的为人。

弦外有音

在与人谈话过程中,眼睛这方寸之地,总能泄露千般心事。因为,人可以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却不能通过控制眼神来掩饰真心。

有识之士能够知人有所思、知人有所为。他们知道处世的最难之处莫过于知人,而善识人者总能找到识人的技巧,通过一个人的眼睛观其内心,不失为一个识人的明智之举。

从众:识人须摒弃的不良心理

智慧点金石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章太炎先生认为孔子主张在察人、识人时,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以众人的是非判断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此外,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说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们经常会犯“人云亦云”、“随大流”的毛病,结果只能导致错误的认识和判断。所以亲自去细致地观察某种人或事,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在为人处世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山国叛乱时,魏文侯派乐羊为帅,领兵伐中山国,而乐羊的儿子乐舒恰恰在中山国做官。乐羊因故连续三次延缓攻城日期,此时魏国一些本来就对乐羊得宠而嫉恨在心的大小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上书告乐羊的状,说乐羊不但念及私情,不进攻中山国贻误了战机,而且有与中山国合谋反叛魏国的意图,大肆攻击乐羊。魏文侯凭着对乐羊的了解和信任,终不为之所动,把这些告状信统统锁进一个箧子里,并不时派人到前线慰劳乐羊和他的部队。

其实,乐羊之所以没有起兵攻城是因为他顾及城中百姓的安危,因此给中山国三个月时间,想让他们自动投降。但是三月期限已到,中山国仍不肯投降,乐羊马上亲自督战攻城。中山国王无计可施,只好把乐舒给杀了,用他的肉煮了一罐汤,让人送给乐羊,企图使乐羊为之心惊胆战,动摇攻城的信心。乐羊接过汤来,毅然食之,并对来者说:“回去转告你的国王,我军中炊具很多,马上就要轮到他了!”随即发起全线攻击,一下子就占领全城,中山国王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乐羊回朝后,魏文侯出城远迎,并在宫内设宴为其庆功洗尘。宴毕,魏文侯命人取来两个密封的箧子送给乐羊。乐羊以为是因立功所赏的金银财宝,回家一看,全是一些告他围城不攻企图谋反的书信状纸。乐羊大为吃惊和感慨,心想:朝中有如此多的人造谣诽谤我,要不是君主信任我,不为谗言所动,我恐怕早变成刀下鬼了。从此,乐羊对魏文侯更加感激,忠心效劳。

假如当初魏文侯自己没有主见,相信群臣的传言,临阵撤换乐羊,甚至问罪,那么魏国能够这么快取得战争的胜利吗?答案不言而喻。

弦外有音

人都有从众心理,这种心理也时常发生在识人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习惯通过别人的想法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其实由于不同的利害关系,任何人对他人的评价都不可能准确,都有可能出现偏颇。

因此,对于众人的意见、社会的传言,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重要的途径是“察”之。查清内情后,才能尽量不作出错误的举动。

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

智慧点金石

明朝的冯梦龙曾警告世人:“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其主旨在于看人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以一时的荣辱取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学》中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而孔子却做到了这一点。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押,却是无辜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是曾经蒙冤,后来得到平反昭雪的人。这种人难免会遭受世俗的歧视和一些讽言恶语,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孔子超脱世俗之偏见,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说此话时,孔子是已经赢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和身份地位的人。孔子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在今天,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恐怕也难以做到。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生的遭遇有时是身不由己,一时的荣辱有可能只是假象。

《绎史·卷九十五》引《留青日札》里记载了关于孔子弟子公冶长的故事,传说公冶长善辨鸟语。他生活贫困,经常没有粮食吃。有一次,一只鸟飞到他的房前,大声对他鸣叫着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急取之勿彷徨。”公冶长听了之后,马上跑到南山,果然看见一只被虎咬死的山羊,于是拿了回来。后来,羊的主人在公冶长家里发现了羊角,就认为是他偷了羊,把他告到鲁国国君那里。公冶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但鲁国国君不信他懂得鸟语,将他关进了监狱。而孔子知道他的秉性,为他向国君申辩,求情。鲁国国君没有理会。孔子叹息着说:“公冶长虽然在监狱里,却是无辜的啊。”

过了几天,公冶长在狱中,听到上次那只鸟又叫道:“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彷徨。”他听后,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国君,国君仍然不相信他的话,但还是派人前去查看,结果真的发现了齐国的军队,于是发兵突袭,取得大胜。因此释放了公冶长,并给了他很多赏赐,还想让他做大官,公冶长坚辞不受,因为他觉得凭自己懂得鸟语获得官位是一种耻辱。

按照一般人的观念,一个人只要进过监狱,不管是否冤枉,大家都会另眼相看,而孔子能抛弃世俗偏见,确实难能可贵。

弦外有音

生活中有一些人,经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把正直的人看成恶徒,把有才华的人看做窝囊废。这就是门缝里看人,一洞窥天,全是偏见。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是带着固有的感情色彩,也就是带着成见去识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会使我们犯下许多错误,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茶色眼镜”,看一论一,以眼前论眼前,凭事实说话,对别人作出客观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尽量不犯错。

识人,当用明眸、真心,方能准确、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