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305700000025

第25章 对上与对下的智慧 (2)

时隔不久,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于第二年春天,倾全国之兵围攻郑国。战斗十分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发动了数次冲锋。在这场战斗中,有一名军官奋勇当先,与郑军交战斩杀敌人甚多。最后,楚国取得胜利,在论功行赏之际,楚庄王才得知奋勇杀敌的那名军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美妃扯断帽缨的人,他此举正是为报楚庄王之恩!

楚庄王在宴会中的所作所为,表现了他作为一国之君宽容大度的襟怀。

弦外有音

容人之过,方能得人之心。有过之人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宽容,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从此感恩戴德,“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会很快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一名领导者,若能宽宥下属的某些过失,容人之过,念人之功,谅人之短,扬人之长,必然会使得下属奋力相报,在客观上为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智慧点金石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自身公正,去从政,当然是好的;如果连自身都不公正,怎么去从政呢?所以说“欲正人,先正己”。

宋代的苏辙也强调:“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其意正如古诗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领导这个源头清明透彻,正直无私,他流经的地方才不会含杂质,他的下属才会具有正直的人格。

麦克唐纳海军上将在海军服役了42年,历任大西洋联军统帅和大西洋地区美军总司令。有一次他向来自各军种的一群高级将领谈到领导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定路线,然后第一个带头走。假如你这样做的话,你得计算你带头的距离——保持领先一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以色列陆军的指挥官都有一句座右铭——跟我来。这句话领导者应持有的领导方法。

故事苑:曲径通幽

所向披靡的巴顿将军堪称是以身作则的典范。他虽然狂傲不羁,但是在治军方面深得下属的尊重,因为他深谙以身作则的道理。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随着战争情势的发展,战场即将转移至北非。这时,巴顿将军意识到自己的部队早已习惯了欧洲舒适宜人的环境,一下子移师到天气酷热的北非,那里恶劣的气候将成为士兵们的头号敌人。所以,巴顿将军果断地作出决定:模拟北非的环境,建造一个类似沙漠地区的训练中心,让士兵们在48度的高温下,每天在沙漠里跑上一英里,且规定每位士兵每天只能用一壶水。

训练开始了,士兵们如同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叫苦连天。但是巴顿将军却丝毫不肯松懈,他以身作则,陪着士兵们一起接受种种艰苦的训练,并鼓励士兵们说:“平时多流一点汗,打仗时就可以少流一点血。”

果然,不久后,盟军总部就下达了开战的命令,巴顿将军率领着部队进入北非沙漠,先前的训练这次全派上了用场,部队很快就适应了沙漠里的酷热,丝毫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且一举大败德军,在北非沙漠里屡建奇功,终于凯旋。

1945年,巴顿率第三集团军突击德军,他在1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战争期间,我们比美国历史上,或许是世界历史上的任何集团军都前进得更远、速度更快,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只有如此出类拔萃的美国军官、士兵和装备才可能取得这样的战绩。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这样的军队相抗衡。”

而实际上,许多美国人都承认,这样的战斗力,首先源于巴顿善于激励士、以身作则的精神。在漫天大雪中,浑身沾满了泥浆和雪花的巴顿来到艰难前进的士兵中,鼓舞他们。于是,美国士兵们咬着牙,顶着凛冽的寒风继续前进。

巴顿就是这样用行动告诉士兵们该如何作战,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榜样能给人巨大的力量,富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都明白这个道理。美国前副总统林伯特·H汉弗莱说:“我们不应该一个人前进,而要吸引别人跟我们一起前进。这个实验人人都必须做。”

弦外有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正人,先正己,自己以身作则才能约束他人。一个好的领导就是下属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影响力。

为官需要烧好“三把火”

智慧点金石

孔子的弟子仲弓准备要到鲁国权臣季氏家做事情,他临行前来向老师请教:“老师,你告诉我怎样为政吧。我一个新上任的官员,总要让我烧几把火吧?”孔子告诉他要烧好三把火,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这样的:“仲弓,你既然要去做官了,我就告诉你三件事吧。第一件事,你到了那儿要搞清楚职务之间的权责问题,务必做到权责分明;第二件事,你作为领导要对下属宽容,能赦人小过,这个问题还是要居上要宽;第三件事,向你的上级推荐贤才。”

孔子所要求仲弓做的三件事——明确职责、居上要宽、推举贤良,正是对一个好领导的内在要求。这第一把火“权责明晰”是为了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这样做的益处很多,不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也不会有人敢随意越权。《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众人的权限与职责。

第二把火要求居上要宽,也就是要求做领导的切莫吹毛求疵。这个世上哪里有什么完人,下属偶尔犯了一点小错不要当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宣扬、批评,这样做只会增加下属的负担;第三把火要做一个“伯乐”,人到了领导的位置要善于发现人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否则因为嫉贤妒能而独霸位置就是“窃位”的小人了。

故事苑:曲径通幽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上任后“烧三把火”是必要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第一件乃分内之事,做起来容易些,而第二件事难做,第三件事就更难做。因为第二件事考验的是你的度量,第三件事不仅要看你的度量——因为一个嫉贤妒能的人是不会推荐贤才的,还会考验你察人、识人的眼光。

宋朝的宰相王旦不仅做到了居上以宽,更做到了举贤才,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贤相。

王旦任宰相十一年,为官清廉,善断大事,为人宽厚,以德服人,顾全大局,备受当时人们的尊敬和赞誉。其德操修养与人格魅力仍令今人叹服;其为政之道及廉洁自律、忠心为国、公而无私的品质仍值得我们今天的官员学习和借鉴。

有人评价王旦,“王文正公旦,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家人欲试其量,以少量墨投其羹中,只是不食而已,家人问为何不食羹,说:“我偶不喜肉。”一日又把墨水投入其饭中,王旦看了看说:“我今日不喜饭,可具粥。”

寇准为枢密使时,王旦为宰相,中书省有事需要与枢密院沟通,所拟的文书与诏令格式不符,寇准立即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真宗大为恼火,对王旦说:“中书行事如此,施之四方,奚所取则!”王旦赶紧拜谢说:“此实臣等过也!”中书省的其他官吏也因此受到处罚。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需要传达给中书省,其文书也不符合诏令规格,中书省的官员发现后,以为有了报复的机会,就非常得意地将文书呈送给王旦,王旦看后却下令退还给枢密院。枢密院的官员把这件事告诉寇准后,寇准非常惭愧。后来寇准对王旦说:“同年,甚得偌大度量?”每当王旦拜见皇帝时,都要称赞寇准的才华,而寇准却经常在皇帝面前议论王旦的短处。一次,真宗对王旦说:“卿虽谈其美,彼专道卿恶。”王旦答道:“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由此,真宗更认为王旦贤明宽厚。

寇准得知将被罢去枢密使职务后,便托人到王旦家私下请求出任使相,王旦听后非常吃惊地说:“将相之任岂可求邪,吾不受私请。”寇准大失所望。不久后真宗问王旦:“准当何官?”王旦说:“寇准未三十岁,已登枢府,太宗甚器之。准有才望,与之使相,令当方面,其风采足以为朝廷之光。”遂任命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接到诏令后前去拜见皇帝,哭诉道:“苟非陛下主张,臣安得有此命!”真宗告诉他是王旦推荐的,寇准听后羞愧又感叹,逢人便说:“王同年器识,非准可测也。”

王旦不愧为一代贤相,他将孔子所要求的三点为官之道执行得很到位,成为后世为官的榜样。

弦外有音

孔子在这里提到的做官“三把火”,其本质还是对一个人修养的规范。一个人做不好人,官自然也就当不好。要烧好当官的三把火,先要把“人”字写好,这是最紧要的,也是孔子在《为政》篇中屡次提到的准则。

古代先贤早就说过,人的社会发展应当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这就是说,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先修养自身心志,才能参与治理国家、服务社会。可见正心、修养自身是做人的根本,做官的前提,治国、平天下才是做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