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促进了风筝文化和风筝艺术的长足发展,进而形成了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艺术。
(一)中国传统风筝与文化艺术
1.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形成
从风筝起源的说法分析,可以说风筝起源于人类对娱乐的需求;对大自然的渴求与探索;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是人类进步的表现。而风筝艺术正是通过塑造形象来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
风筝艺术的形成是源于风筝结构本身多种工艺组合的因素。因为风筝这一民间工艺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产物,风筝的功能应满足人们对它的要求。因此人们既要求风筝的造型美,绘画美;又要求它做工精制轻巧,飞行状态好;又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人一见就产生兴趣。所以对它的工艺性,美术性等要求特别高。风筝经历代艺人的改进,从它的结构造型设计、选材用料到绘画裱糊、制作工艺等分析,风筝涉及到的艺术学科和门类极为广泛,如美学、空间学、色彩学、空气动力学、民艺学、民俗学、气象学及审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民间美术、宫廷美术、人文美术、民俗艺术、民间艺术等门类和学科。在实际制作中,风筝的扎制、裱糊、绘画、放飞又涉及到更多的门类工艺技巧,所以说风筝艺术是多种艺术集合的产物。
风筝文化艺术的形成源于风筝本身的特征。放风筝可以借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在大自然中自我净化心灵、调节情绪、消除忧虑烦恼和疲惫,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幢憬与向往,激励自己进取向上。多少劳动人民、文人墨客,甚至皇室贵族都用放飞的风筝来放飞自已的理想、愿望与寄托,表达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所以放风筝的活动才得以传承,研究和发展。特别是文人墨客借风筝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内涵。不同社会阶层人士对风筝文化艺术不同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具有浓厚东方艺术色彩的、内涵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
2.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发展及其内容
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丰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中国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及形态的表现首先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与改进的,风筝的诗、词、画卷、戏剧与小说不可胜数。如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百丈游丝放纸鸢,芳郊三五禁烟前。风筝可惜名空好,不及雷琴张七弦。” 宋仁宗时的宰相寇准的《纸鸢》诗说:“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宋朝王令的《纸鸢》则描绘出放纸鸢的后动情景:“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捕鹏似尔难。”北宋时期,潍坊诸城的张择端在中国著名的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中,就将东京汴梁儿童引线放风筝的情景画在了这一传世之作中。清代李渔的传奇剧本《风筝误》,就是描写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成良缘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说的是他的弟弟在儿童时期非常喜爱风筝。在这篇散文里,鲁迅先生生动地勾画了弟弟幼年痴爱风筝的情景。
进入现代后,现代文学艺术与风筝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推动了风筝文化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现代的风筝影视音乐艺术,以风筝为背景和题材的影视剧和音乐作品越来越多。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法国加朗斯艺术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彩色故事片 《风筝》。此片当时曾轰动了全国的教育界。1986年10月有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记录片《中国风筝》。歌曲《彩色的梦》献给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会。由于全国各地风筝爱好者、研究者、群众性风筝活动组织及各种形式的风筝活动越来越多,有关风筝研究、制作、放飞等方面的图书、杂志也越来越多。邮票、首日封、明信片等集邮文化艺术品也展现着中国的风筝文化。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各地举办的风筝会更是风筝文化艺术活动的新发展。
3.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特点及开发潜力
中国传统风筝文化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具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特色。
“竹丝纸绢演乾坤万物,扎糊绘放抒人间情怀”,表明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逼真。风筝作为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我国民间多种艺术工艺,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有关风筝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风筝文化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内容。这种艺术活动已与自然规律、人们的需求和人民的生活规律习俗融为一体了,因此它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自潍坊举办“潍坊国际风筝会”以来,各地都效仿潍坊的做法,争相举办国内或国际性的风筝会和风筝赛事,借以扩大本地的对外宣传、对外联络和招商引资,以风筝为载体来发展地方经济。很多企事业单位也不断利用风筝这种形式来进行企业自我形象和企业文化、企业产品的宣传。利用风筝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更是各地所采用的一种全民健身方式。因此风筝文化艺术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具有深层次的开发潜力。
(二)中国各地的风筝文化
1.世界风筝之都——潍坊
(1)鸢都潍坊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制造的“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故称潍坊为“鸢都”。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潍坊就曾举办过风筝会。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潍坊风筝又焕发了生机,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风筝展览和放飞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国友人大卫·切克列的热心帮助和山东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拉开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主席团会议。会上,由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大卫·巧克列提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之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由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的“国际风筝联合会”,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风筝博物馆。从此,潍坊成为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博物馆,陈列展出中外风筝佳作,题材广泛、花样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2)潍坊风筝的体系和流派
潍坊风筝艺术品种繁多,形成了不同体系和流派,大体有如下三种:
第一,传统民间派
潍坊民间风筝,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于现代新式风筝而言的。其特点是:
①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地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他们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②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的,所以其主题是有选择性的,形式注重装饰性。
③民间风筝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篾扎纸糊,不甚讲究,但风格粗犷,不矫揉造作。
④民间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上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民间风筝带有古老的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第二,传统艺匠派。
潍坊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另外,随着清末一些宫廷风筝艺人的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现代创新派。
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国际风筝节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每年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之都潍坊举行。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二十七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让世界了解了潍坊,也使潍坊更快地走向了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潍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这几年,各地利用文化和经济活动结合进行对外宣传,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自贡的恐龙灯会等,也是成功的。”
2. 北京风筝
北京风筝相传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代《帝京岁时记胜》记载了当时倾城男女“各携纸鸢”,清明扫墓后施放较胜的盛况。北京风筝至今保持着骨架精巧、彩绘严谨、雍容华贵,观赏价值较高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在骨架结构和绘画艺术上,均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北京风筝艺人讲究骨架各部位的尺寸比例适中,基本骨架和装饰部位骨架造型协调、美观大方,整个骨架均考虑到力学原理的要求,轻巧而力强。例如硬翅沙燕的造型是仿照真燕子而作夸张变形装饰设计的,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类风筝。由于造型图案固定不变,成为了一种程式化的风筝。不管是谁,所制的造型基本一样,但外貌略有区别,整个风筝上下左右都是弧形,互相呼应,这类风筝是典型的京式。北京风筝从扎绑到彩绘,典雅工整,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构图兼有写实和艺术变形的特点,极富美感,增强了风筝的视觉效果。
北京风筝的代表是:曹氏风筝、金氏风筝和哈氏风筝。北京风筝近年发展较快,新秀辈出。如果说从曹雪芹、金氏兄妹至“风筝哈”就已形成北京风筝的艺术风格的话,那么今日众多的名家新秀更为北京风筝锦上添花。“燕儿汪”是两代相传做燕子风筝的名家,“鹰王”的作品以形象逼真叫响;胡炎新扎制的几丈长的雄鹰做工独特;画家马晋一手培养起来的胡铁桩,擅长制作巨形风筝,他创作的4米的大扎燕和90米长、200节的巨龙,扎工、起飞都是上乘作品。李国帅则善于做小风筝,5寸、7寸的小掌燕精巧别致。夏振国扎制的沙燕,可以装入一个火柴盒内,被人们称为“掌上风筝”,可见做工之精巧。
3. 天津风筝
天津风筝的制作,历史久远,工艺精湛,从清代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十美画放风筝》上即可得到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10种风筝。清末民初年间,天津的风筝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天津市面上出售的风筝画工普遍比较粗糙,骨架都是用纸捻来扎接,不能拆装折叠,存放十分不便。这时候,喜欢风筝的文人们借助于清末时期天津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对民间风筝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以朱竹轩为代表的几位天津文人对风筝进行了研究改进。改进之一是用丝线代替纸捻,这样风筝就显得美观漂亮了。第二个改进是用翎毛管衔接骨架,把风筝的身躯、翅膀、头连接起来,这样在不放飞时可以拆下来存放。第三个改进的办法就是风筝的头都是用模子扣的,很有立体感。对天津风筝制作技艺做出重大贡献,享誉中外的是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1872—1961年),一生从事风筝制作,苦心钻研,大胆创新,一生研制风筝200余种,被人称誉为“风筝魏”。现在,天津有许多民间风筝队,经常组织放飞活动,参加比赛,进行交流,切磋技艺;同时,放风筝已经成为了很多天津人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在春秋两季的清晨和傍晚,特别是在节假日里,天津大大小小的广场、公园都可以看到许多风筝爱好者放风筝,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竞相飞舞。风筝带着天津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越飞越高。
4. 开封风筝
开封风筝是河南开封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开封风筝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扎工精细、独具特色。每年农历正月至三月的庙会上,各式各样的风筝竞相牵放,景象十分壮观。开封风筝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在开封民间延续着一个风俗,清明节这天把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有意将风筝线割断,让风筝随风飘去,意思是把一年来积下的“郁闷之气”彻底放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在开封的风筝制作界,活跃着大批能工巧匠,可谓人才济济,层出不穷。除了众多的传统艺人,还有大批的创新能手。这些创新能手,是开封早在1980年就开始举办的全国性风筝赛事中锻炼出的骨干。开封风筝中以龙亭风筝和巨龙风筝最有名气。“巨龙飞腾”大型风筝长200余米,头部重20千克,腾空后,气势恢宏,动人心魄。此外还有无骨架类风筝。近年开封又开发出精美的微型风筝,娇小精美,可放于掌上,令人爱不释手,可收藏,还可放飞。开封风筝已成为中外风筝爱好者收藏欣赏的佳品。开封人把放风筝视为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娱乐健身活动,四月春风放风筝,是开封市民家家户户喜爱的活动。这项活动老少皆宜,通过在田野郊外放风筝既呼吸了新鲜空气,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使得我们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5. 阳江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