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筝
3064100000004

第4章 风筝文化(2)

广东阳江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鹞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在国内,阳江与山东的潍坊匹敌,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最大的两个流派。阳江风筝,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但放飞效果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著名的“龙头蜈蚣”腰节上用带有草根的茎作横担。横担的两端没有羽毛或纸穗,只用自然的草根当作阻尼,每个腰节下面有一纸舌,随风飘动。这种风筝的设计制作采用“仿生学”原理,按“百足”类动物的生态,从头到身躯、肢爪,形似传神,巨者可达100多米长。放到高空时,能摇头摆尾,栩栩如生,还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有声有色。这种“龙头蜈蚣”飞起来真如蛟龙出水、神龙飞天一般,可称一绝。阳江县最有特色的风筝要算“灵芝”。这种风筝呈椭圆形,顶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鹿,口含一灵芝草在不停跑动。风筝的顶端,用一根很薄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张开,在空中迎风作响,方圆数千米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它在飞行时类似硬翅风筝,可形成一对稍向下弯的“膀兜”,呈弧形翼剖面。它的中间有一长杆,下扎鹿口灵芝的图案,造型别致精巧又独具特色,是传统中国风筝中一个可与北京“沙燕”、南通“六角”媲美的独特品种。而且灵芝风筝上带长弓,紧张藤弦,风吹弦鸣,声传天外,是名副其实的“风筝”。除“灵芝”、“蜈蚣”外,阳江风筝的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品种也最多。从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一应俱全,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

6. 南通风筝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与北方的造型风筝分为南北两派。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鹞面上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大板鹞需多人拉放,升空后大中小哨口分别发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宛似“空中交响乐”。

(三)风筝文化的传承者

1.风筝世家

风筝哈:北京著名的制造风筝世家的简称。其创始人为哈国良,回族人,原本是清末北京的一名泥瓦匠,因冬天活少,常有闲暇,又住在当时北京有名的文化街琉璃厂,受到周围文化气氛的熏陶,耳濡目染,便钻研起风筝制作来。先是买来风筝细细揣摩,继而自己学着扎。由于心灵手巧,他制作的风筝小巧玲珑,别有风韵,博得世人赞许,来购买者甚多,于是索性改行开了一家“哈记风筝铺”。《琉璃厂小志》曾记载:“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最著。”尔后哈国良将制作风筝的技艺,传授给儿子哈长英。由哈国良制作的“蝴蝶”、“蜻蜒”、“仙鹤”、“花凤”4只软翅风筝,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从此,他成了北京最著名的风筝艺人。哈家几辈艺人代代相传,经过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终于形成“哈记风筝”独特的艺术风格。哈家制作风筝,选材严谨,骨格坚固平整,画工精致生动。主要品种有:云龙、五蝠、云幅、沙燕、梢罐、大门灯、钟馗、刘海等。哈记风筝最大的特点是,从风力大小出发,制作不同应力的风筝。正由于吃风力强,放飞起的各种风筝,不打旋,不栽跟头,而且引线比较直,飞得高,飞得稳。到第四代传人哈亦奇,自幼聪明好学,又有绘画功底,在延伸哈家风筝的技艺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仅沙燕风筝种类就多达上百种。他能制作小到仅10厘米的掌中燕,也能制作5米长的巨龙风筝,因而获得同行的赞赏,也得到国家的重视。近年来,他多次作为中国风筝艺术家出访外国,进行表演、传艺,受到国际友人的赞扬。1983年5月20日,他应邀参加美国风筝节,荣获特别奖。

风筝魏: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故称风筝魏。魏元泰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串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1914年,他带着风筝,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证书。后来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孙魏永昌继承了他的事业,都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工作,担任工艺师,并培养了许多徒弟,他们设计的新样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风筝魏的发展经久不衰,在魏元泰第二代传人魏慎行,第三代传人魏永昌、魏永珍,第四代传人魏国秋的继承和不断创新下,风筝魏的风筝已经达到了1000多个品种。后来,风筝魏的风筝多次出访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成为天津与世界各国民间文化交流的信使和纽带。

唐家风筝:唐家扎风筝起始于明末(1628年左右),其作品曾流传于青州、莱州、沂州三府。到清咸丰年间“唐家风筝铺”正式开张。其第三代传人唐洪飞(1874—1934年)、唐洪亮(1872—1938年)兄弟,开过竹器店,同时兼制风筝。他们将购进的毛竹先选出适宜的制作风筝的材料,其余的再制作竹器,所以他们的风筝材料很好。其祖上曾传下一部《扎彩图谱》,其中介绍了21种串式、桶式、硬翅风筝和彩灯的扎制方法,可惜现已失传。唐家风筝的第四代传人是唐延寿,其父唐洪飞、唐洪亮是叔兄弟,父子二人大胆创新,把“唐家板子硬翅风筝”两翅加宽,使之更加吃风、易飞。唐延寿还创造了像形风筝,他的“双燕”被称为一绝。

杨家埠风筝: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的产地之一,也是潍坊风筝的重要产地。杨家埠风筝将木版年画的特点融合到彩绘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代表人物是杨同科(1902—?)。他9岁便随伯父杨振盛和杨振甲学扎风筝,同时学木版年画。11岁进本村一家风筝店学徒,不到三年就基本掌握了各种传统题材100多种风筝和10多种扎制方法。后来,他总结老式木版三色风筝的传统技法,并多次去苏州、北京、天津学习观摩,大胆创新,终于树立了崭新的杨家埠风筝风格。为解决杨家埠风筝起飞难的问题,他改变了双翅的比例,减轻了骨架的重量,使其能够“一级风起,五级风不折”。他制作的风筝,大的有30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小的有火柴盒那么小的蝴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杨长岭1945年1月出生于潍坊杨家埠。受祖传技艺的熏陶,从事杨家埠风筝扎制艺术四十余年,善于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探索研制出“集浮雕立体、巨型板翅”为一体的创新巨型风筝。其特点是面积大但起飞平稳;用料考究扎糊精到;造型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堪称潍坊杨家埠创新风筝的代表人物,获得多个奖项。

2.著名艺人

陈善庭:清同治年间有名的风筝艺人。陈善庭擅长人物风筝。他把擅长的人物风筝改扎家禽走兽,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为群众所熟知、寄托了劳动人民质朴深厚感情的“十二生肖”风筝。最拿手的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兔、猪、马、牛、羊、猴、鼠等,给每只风筝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象征,不仅表现出生活情趣,而且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愿望。这类题材的风筝,很受群众喜爱。陈善庭的风筝作品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传统的风格见长,他的共纸扎品,至今在民间仍有“雷震子”和“仙鹤童子”的风筝画稿。

张衍禄:风筝手艺一般,他得以跻身于十一家风筝世家,是受惠于他所开的风筝铺。他20岁时就开了风筝铺子,有趣的是他边卖风筝,边介绍风筝典故,讲授扎制手法,顾客是先听再看后买,所以大家都很熟悉他,信任他。久而久之,张家风筝铺成了潍坊风筝的集散地,各式各样的潍坊风筝由此流向全国各地。张衍禄还潜心研究潍坊各大名家的技艺,并根据北方春季风力情况,运用力学原理,发展了拴中线的技术。他的拴中线技术,为风筝名家所采用,对后来风筝放飞时易于保持平衡状态,对放飞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牟秀兰:潍坊民间艺人牟恒帮之女,代表作是桶形风筝。其中彩绘牡丹是她的拿手好戏,故人送绰号“牟丹”。她制作的“牡丹仙子”,是依照她已彩绘好的画稿设计造型的,实际上是一种合线风筝,也叫做合放风筝。造型是根据人物和实物的形状扎制,加以工笔彩绘。风筝骨架是人物和盛满牡丹的花篮。放飞时,先把人物送上天,再把牵线拴在花篮风筝背后的主骨架上,用“蝴蝶碰”带到空中,又可来回摇摆,上下摆动。牟丹扎制的风筝十分畅销,因工艺独特,人们管她的风筝叫做“牡丹”风筝,但扎制方法后来失传。

郭遒馨:国画家、工艺美术家,潍坊市潍城区人。他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美术。1919年12月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上学回潍后,与同学好友赫保真、傅柳坪组成研究国画的“益社”,并拜潍县著名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为师,又参加了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 1922年在“益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潍县同志画社”,他为主要成员之一。该画社培育了不少美术人才,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他擅长工笔人物,学陈老莲,兼画骏马和工笔花鸟,笔调秀丽。人物形象神 态既有真实感,又不失传统风格,用笔细密盘绕如春蚕吐丝。平生得意作品有 《水浒传人物绣像》一百单八将,人物形象不同,表情神态各异,1952年入选全国第一届画展。代表作还有《凌烟阁功臣绣像》、《流民图》、《昭陵六骏图》等。他还精于红木嵌银漆器和风筝设计。20世纪30年代,他家开设松荫斋嵌银号,由他设计的图样内容丰富,形象优美,曾参加国民政府全国铁路总局在北平、青岛举办的铁路沿线产品展览会,均获得奖状。1956年为潍坊嵌银厂作骏马、人物、花鸟图案纹样600余件。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时,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作的嵌银双凤图案,深得好评。国家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于1957年在北京召开“全国老艺人座谈会”,他应邀出席会议。他设计的风筝,多由其弟乃馥(字椒林)扎成。20世纪30年代初,郭氏兄弟曾把传统的硬翅风筝改为折叠式活动风筝。如活翅蝴蝶风筝,翅子插在腹部,极其灵巧,加以高超的画艺,更加精彩。1941年4月曾在潍县县立中学举办郭兰村创作风筝展览,展出各种历史人物、禽鸟、草虫风筝百余件,造型优美,色彩鲜明,千姿百态,活灵活现。他的风筝不仅是放飞的娱乐品,又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对潍县风筝艺术的发展颇有贡献。1925—1945年,他曾任潍县中、小学教师,小学校长等职;潍县解放后,先后任潍坊市中学教师,潍坊市手工业管理局美术室设计员,工艺美术学校教师,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员。

胡敬珠:潍坊著名的风筝艺人,11岁起学扎风筝。他扎的第一只风筝就是龙头蜈蚣式样,形态美,工艺精巧,彩绘鲜明。他的拿手杰作是串式风筝,腰节,用料,大小,厚薄都十分讲究。他讲究竹节对称,以保证起飞效果,再加上蒙面时松紧适度,放飞易起。据天津风筝艺人回忆,胡敬珠串式风筝的制作方法,曾被一风筝艺人用记录本抄写在风筝爱好者手中广为流传。胡敬珠中年在扎制潍坊龙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且是一名“快手”。

杨万善:潍坊市人。人们曾把他与杨家埠的风筝区分为:杨家埠的风筝为“婆婆鞋风筝”,杨万善的风筝称“万善风筝”。他制作风筝,多属于象形类,以板子、桶式为主。杨万善的一大贡献是,创新和发展了“潍坊风筝碰”的制作技艺。他曾家藏北方和南方的风筝碰二十几种,他制作的风筝是在旧式框架结构基础上,用竹条绑扎,能上天撒花,还能返回地面。杨万善风筝的特点是扎工好,工夫深。尤其是风筝骨架,要求严格,竹子刮得平滑,无毛刺,凡是弯曲的部位,很难看出经火烤的痕迹。

韩连溪:潍坊城区人,出身手工艺人家庭。从未拜过师,却很会“偷师”。他受牟家风筝技艺的影响,凭借自小掌握的首饰制作技艺,集当时各家之长,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他扎制的硬翅风筝,构图奇特,代表作是“八仙飘海”、“苏武牧羊”、“钟馗捉鬼”、“李逵探母”、“仙鹤童子”等。在1993年春天潍坊的一次风筝大赛中,他制作的硬翅风筝,扎制别致,起飞平稳,轰动了会场。放飞以后,他的五只风筝都被赠送给了“风筝迷”,从此他的名声大振。

康万香:潍坊市东关后门街人。他能创作出各种造型不同、色彩不同的龙头,不少民间艺人赞扬他创作设计的龙头“构思独到,色彩相宜”。他制作的风筝大多是龙串。从他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造型和色彩上,似乎可见民间风筝大色块,重彩的工夫,又有潍坊风筝高手们的写实风格,被人们称为“康派”。

孙永春:祖父孙文彩是扎彩艺人,靠做画匠、学铜匠过日子,父亲孙德绍,字举信,生于1883年,是潍坊当代很有影响的一位民间风筝艺人。1928年,全家在潍坊东关镇武阁外开了“庆春风筝铺”。孙永春12岁开始跟父亲学扎风筝,以串式最为拿手。其作品取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绚丽。他立足生活,时时注意积累,处处多加观察,摹拟自然界的物象而构思加工,吸收传统的写意画,历来注重的“意在笔先”的方法,“不似之似”、“象外得之”,不泥古不化因循守旧。他把这种“以意得之”的审美心理,作为他创作风筝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或得意而忘形,或遗貌而取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祖国锦绣河山的自然之美,滋润了孙永春的艺术之树。他不照搬自然界的物象原样,却把特色纳入风筝形体的规矩之中。

张效东: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自幼跟爷爷学习雕刻,绘画,风筝扎制。他悟性高,善于探索,博采众长。创新扎制了声、光、电一体的动态风筝,堪称风筝一绝。他在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多次获奖,先后被授予“潍坊风筝明星”、“潍坊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1995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风筝专家”称号。2003年被编入《寒亭区志大词典》、《潍坊美术名人录》。曾多次应邀前往塞舌尔,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国讲学,传承风筝技艺,文化艺术交流。并受到爱新觉罗·毓岩、书法家启功、欧阳中石,董寿平等人的赞誉题词。其扎制的风筝作品“金鸡报晓”被国家邮政部选中并作为邮票发行。国内外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导,称其为“风筝怪才”是当今风筝界的一代宗师,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为民间文化传播和风筝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各大风筝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