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3066300000003

第3章 紫砂壶(1)

(一)紫砂陶概况

紫砂陶指用紫砂泥、红泥或绿泥等制成的质地较坚硬的陶制品。紫砂是陶土的一种,但是全世界只有在中国宜兴才有紫砂。用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器,无论其原本的颜色是什么,在器具的表面都隐含着若隐若现的紫光,使其具有质朴高雅的质感。

紫砂陶原料颜色鲜艳,粘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用紫砂陶土制作的成品,因其表面具有特殊的沙粒感,故得名“紫砂”。又因为紫砂陶的原料色彩斑斓,而被誉为“五色土”。根据调配方法及烧成温度的不同,制成品分别呈现出天青、栗色、暗肝、梨皮、米黄、朱砂紫、海棠红、青灰、墨绿等几十种颜色。它的颜色烧成之后,不会褪色。经过泡茶滋养后,可呈现出温润柔和的质感,与其他陶土混浊不清的色泽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紫砂泥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铅、氧化锰等化学成分,使得紫砂的成品吸水率小于2%,气孔率介于一般的陶器瓷器之间。紫砂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水放在紫砂壶内,味道可以保持几天不变。

此外,由于紫砂陶器有吐纳的特性,日久不用便会吸收空气中的尘埃,若拿来装油,油味便会积贮在胎土内,很难清除;泡茶则将茶味贮留下来。当紫砂壶遇热时,胎土温度上升,紫砂的气孔张开,将胎土内贮藏之物吐出来。若贮存的是茶,就会吐出茶香;若贮存的是尘垢,就会吐出尘垢。因为紫砂壶具有贮换功能,所以用紫砂壶来泡茶效果最好。

紫砂泥的材质特点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

(1)可塑性好。紫砂泥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这就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保证。

(2)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

(3)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他原料就能单独成陶。

(4)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时间越久,就越会发出一种黯然之光。这也是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比拟的。

正因为紫砂陶有如此多的优点,以及紫砂陶的实用功能,加上陶艺家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使紫砂陶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名陶。

紫砂泥的发现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僧人路过某村落时,向村人高呼:“卖富贵土。”大家并不相信僧人的话,还纷纷嘲笑他。但是僧人不以为怪,依旧高呼“贵不要买,买富如何?”并引导村民跟他上山。僧人用手朝黄龙山深处一指,转身离去。村人依言发掘,果然挖到一种五色缤纷的土,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灿烂光亮,奇丽极了。从此以后,一传十、十传百,鼎蜀山村的村民都来锄白砀、凿黄龙,挖掘这山间的“富贵土”,开始烧造最早的紫砂壶。

烧制紫砂壶所用的原料统称为紫砂泥。江苏宜兴的紫砂泥是烧制紫砂壶的上等原料。宜兴陶土资源丰富,主要的种类有白泥、嫩泥、甲泥、紫泥、红泥及绿泥。

白泥是一种高岭土矿,用于生产砂锅、煨罐和彩釉工艺陶,原泥呈灰白、桃红和象牙白等色。经淘漂压滤后,表面细腻光亮,烧成以后呈象牙色。

嫩泥又称黄泥,这种泥质地较纯,风化程度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粘合能力,可以保持日用陶器成型性能及干坯强度,是日用陶器中常用的结合黏土。

甲泥属于硬质骨架泥岩,是制作日用陶器大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未经风化时被称为石骨。甲泥的种类很多,按颜色和厚度的不同,分别冠以产地名称。如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等。甲泥的颜色有紫红色、紫青色、浅紫色和棕红色。

紫泥,古称青泥,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泥深藏于甲泥之中。因此,紫泥又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紫泥的种类较多,有梨皮泥、淡红泥、淡黄泥、密口泥、本山绿泥等。

红泥,或称朱泥、石黄泥,也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产量较少。矿石呈橙黄色,埋藏在泥矿的底部,质坚如石。因为红泥的产量很少,一般只用作着色的原料。如在紫泥制成的胎面,再涂上一层朱泥,就可以烧成粉红色。

绿泥是紫泥矿层上面的一层绵头,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绿泥大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的颜色更为多样。如在紫泥塑成的坯件上,再涂上一层绿泥,可以烧成粉绿的颜色。

不同种类的陶土开采方式有所不同。紫砂陶土的开采方式有露天开采和坑道开采两种。其中,露天开采也称为明掘。凡是覆盖层较薄的矿体,接近地表,废土量不大的山坡,在探测确定后,均可采用露天开采的方法。如嫩泥多产于土质山地,泥层离地表不过四五尺,因此可以用明掘的方法开采。

坑道开采也称暗掘。坑道开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在地下矿床或围岩中把陶土开采出来。甲泥多产于黄石岩下,矿层离地面较深,采掘工程比较艰巨,一般用矿井式采掘,紫砂青泥和其他甲泥用隧道式。这两种采掘方法都叫做暗掘。

(二)紫砂壶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的紫砂器与其他陶器并无不同之处,它的用途无非是盛水置物。紫砂作为茶具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紫砂器以茶具的身份出现后,它的独特品质就如金子在沙砾中光芒四射。

北宋仁宗时期的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在《宛陵先生集》中有两句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中的“紫泥”被认为是我国关于紫砂的最早记录。除梅尧臣外,欧阳修、苏东坡等诗人也有诗句描写紫砂器。苏东坡在谪居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陶茶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烹茶审味,怡然自得,有“饮茶三绝”之说。后人将这种式样的提梁壶命名为“东坡壶”,相沿至今。

元代至明代前期的二百多年间,民间记载紫砂茶具的资料并不多见。当时虽然有少数文人对它发生兴趣,但并未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赏识。明代早期的紫砂壶尚属煮茶茶具,其做工粗糙、器缺少变化,形制仅有高颈、矮颈、提梁和六方长颈等。

明代中叶以后,人们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紫砂壶的功能也随之变化。由于当时人们开始改用芽茶,冲泡后茶色发绿,故以白釉小盏最为适宜。但盏茶有易冷、落尘的缺点,所以明代人逐渐改用茶壶来饮茶,并逐渐成为社会的风尚。明代的冯可宾在其著作《岕茶笺》中说:“茶壶以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

精通茶事的评论家认为:“茶壶以小为美……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定,太迟则已过。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许多紫砂壶名家受此启发,开始制作适合当时饮茶方式和文人趣味的小茶壶。因此当时就有了“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的诗句。

小壶的出现,增加了紫砂壶的把玩性。紫砂壶使用越久,器身会因为抚摸擦拭而变得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明代紫砂陶艺大师辈出。有传器可证的最早的紫砂壶名手,当推明代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相传供春在金沙寺向僧人偷师。他所做的壶,不仅适合泡茶,而且颇具审美情趣。后人把他奉为紫砂壶艺术的开创者,“陶壶之鼻祖,天下之良工”。是他把紫砂茶壶从一般的粗糙手工业品发展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

明代的紫砂壶用砂粗砺,器形古朴庄重,在成型工艺和烧制技术方面大有发展,但总体而言实用功能还不够强,特别是壶嘴。大部分嘴型较瘦,嘴面上采用刀切手法,嘴孔较小,而且壶身与壶嘴衔接处的出水孔大多挖得不正,虽是独孔,但出水仍不够流畅。此外,壶把以提梁式为主,泡茶也不方便。这一时期的紫砂壶技术还很不完善。

清代制壶技艺逐渐成熟,在嘴孔和嘴型方面比明代进步了许多。除了嘴型和嘴孔变大外,壶身和壶嘴的衔接处挖的出水孔也比较圆,特别是在壶身里面和壶嘴衔接处出现了填泥。填泥的出现使壶身与壶嘴衔接处更为通畅,出水时的阻力大大减少。紫砂壶的实用功能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茶壶泡茶。

在基本工艺进步的同时,装饰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创新,紫砂壶更具欣赏性。紫砂壶在作为宫廷贡品之后,装饰手法空前多样。泥绘、浮雕、描金、印花、贴花、粉彩、珐琅彩等工艺的掌握和运用,将各种各样的装饰技法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或古朴典雅,或工巧丽妍,使紫砂壶变得艳丽缤纷。

清嘉庆、道光年间一位叫曼生的文人与制壶艺人杨彭年等人合作,设计制作了却月、横云、合欢、饮虹、镜瓦等壶型,又邀请文人好友为之绘画、刻文,使得紫砂壶成为高雅的陶艺作品,把艺人和文人合作的风气推到了极致。紫砂壶原本只是一件喝茶用具,因文人和艺人的合作,演变为融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文、书画、篆刻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的,极具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的高雅之品。可以说,曼生让紫砂真正进入了文人壶时代,提升了陶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是直接把华夏文明的要素融入紫砂茶器之中。由于主流文化元素的进入,使得紫砂壶身价倍增,一些书画名家也因作品刻绘在紫砂壶上得以名扬天下,可以说二者是相互辉映的。

民国之后的紫砂制作呈现出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的势头。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兴起,商业逐渐发展,紫砂壶的生产更趋于商业化。一些古董商人出高薪聘请紫砂名家,专门依样仿制古代名器。当时仿得最多的是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的作品,手段高超到几乎难以辨识真伪,只有仿者留下专门辨识记号的方可鉴定真伪。

(三)紫砂壶的烧炼

陶器是泥土和火结合的艺术,人类祖先借助火的威力赋予泥土以生命,使泥土有了新的意义。陶器是在窑洞中烧制而成的。最原始的窑基本上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靠人力挖掘洞穴而成。

在紫砂壶烧炼的历史上,前后共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包括方、圆、间隙式窑)、隧道窑(烧煤、烧重油或用电)、推板窑(烧煤、用电或烧液化气)和现今普遍采用的电炉五种窑炉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的时间最长,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窑取代。1973年,隧道窑又取代了倒焰窑。

龙窑最早出现于我国战国时代。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是用砖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龙窑一般长约30至70米,高约12米,倾斜度在8至12度之间。龙窑因建在山坡上,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火焰抽力大,升温快降温也快,还可以快烧,所以烧制的陶器产量很高,一般生产周期为4天左右。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多为龙窑烧造。龙窑的烧窑操作,全靠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以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所以,烧窑时必须掌握“缓烧勤看”的原则。紫砂壶的烧炼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只有烧窑者运用精湛的烧成技术,才能获得人们所要求的紫砂色泽。如何控制火焰的性质,使之满足紫砂壶烧成的需要,是烧窑操作的主要内容。

窑火燃烧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陶坯颜色也在不断地变化。陶坯在400℃时呈暗红色,600℃时呈桃红色,800℃时呈鲜红色,1000℃时呈黄色,1200℃时呈浅黄色,1400℃时呈白色,直到1600℃时呈耀眼的白色。这些全凭烧窑工人的熟练技巧,靠目光观察,根据火焰的温度和坯件的变化来增减燃料以及空气流量,缩短或延长烧炼时间,使产品合乎规格。窑火要烧到1000℃上下,陶器才能烧成,所谓千度成陶。宜兴紫砂壶所需的烧成温度在1000℃—1250℃之间。这种火焰色调很难掌握,“过为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稀,樨沙土气”。

紫砂壶入窑烧炼后耐火度较高,不易变型但容易变色。起初,紫砂壶烧成后的颜色呈紫色,这是一种古雅幽静的色调。明万历三十年,紫砂名家时大彬精选上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作紫砂壶。陶工们运用不同的火焰,烧成各种多变的颜色,如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冷金和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橘柚黄、新桐绿等色。其中,最好的是紫色,紫色壶入窑烧炼即呈古雅的青黑色,俗称乌灰。这些色彩,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艺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调配而成,并在烧炼过程中发生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

1932年,我国窑炉发展史上的第一座倒焰窑建成。倒焰窑,顾名思义,就是火焰在窑中下行的流动情况。倒焰窑是一种间歇式的窑炉。由于倒焰窑的窑顶是密封的,火焰不能继续上行,只得在烟囱的抽力作用下向下流动,经过匣钵柱的间隙,从窑底吸火孔进入支烟道及主烟道,最后由烟囱排出。人们习惯上把火焰从下到上称为“顺”;把由上向下流动的火焰称为“倒”。“倒焰窑”的称呼由此而来。

倒焰窑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由于火焰从喷火口出来后,在上行至窑顶的过程中通过对流、辐射把热量传给烧制品。当火焰到达顶部时,又对顶部制品进行加热,然后折向下行,在下行时又对流、辐射对制品进行一次全面充分的加热。又因为倒焰窑是一种间歇式的窑炉,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品来调节烧成温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是其他窑炉无法匹敌的。

当然,倒焰炉的缺点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为了防止倒焰炉内的烧制品出现上下受热不均的情况,需要陶匠不断地向炉内提供很多的热量,这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因为倒焰炉是一种间歇式的窑炉,里面的余热难以被利用,造成了能源上的浪费,无形中提高了烧制的成本。

正因为倒焰窑的诸多局限,1965年,我国第一座隧道窑在宜兴建成。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烧成陶瓷制品的热工设备,始于1765年。当时,隧道窑只能烧陶瓷的釉上彩。1810年,出现可以用来烧砖或陶器的隧道窑,但都不够理想。

隧道窑通常为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和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

隧道窑与倒焰窑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点。首先,隧道窑可以使生产连续化。陶瓷器具的烧成时间短,产量大,质量高。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时间,而隧道窑仅需20小时就可以烧制完成。由于窑内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较好,破损率也少。其次,隧道窑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比倒焰窑节省燃料。第三,陶艺工人在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这大大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最后,由于窑内不受急冷急热温度的影响,窑体使用寿命长,隧道窑及窑具的耐用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