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房子掠影
3076800000010

第10章 土楼——客家人的城堡(1)

为避战乱,中原汉人背井离乡来到福建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客家人。为了抵御野兽、匪盗侵扰,客家人建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堡”——土楼。在这或方或圆的“城堡”中,中原文化的印迹处处可见。这些远离中原的汉人,头脑中汉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天人合一、和谐发展是他们追求的至高境界。土楼不仅是客家人智慧的象征,更是一种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导读: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山间,散落着一些奇异的建筑。有人说它像古罗马的城堡,有人说它像太空飞碟。这些建筑狂风吹不垮,地震撼不倒,野兽闯不进,盗贼逃不掉。这就是客家民居土楼。土楼源自哪里?何以坚不可摧?其造型又为什么由方形演变为圆形?客家人知道所有关于土楼的秘密。

土楼,客家人的城堡

在福建省的崇山峻岭之间,散落着一些或圆或方的奇特建筑,当地人将它们称作土楼。据说,这些造型奇特的建筑还曾经闹出过笑话。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卫星拍摄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分布着很多的大型不明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美方认为这是“导弹发射基地”。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这些风格独特的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山村民居建筑”,它们主要分布在闽西永定和闽南南靖、华安一带。那么这些神话般的土楼,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呢?怀着好奇心,我们来到了福建省永定,这里的土楼独具特色,我们试图通过它们来解读土楼的奥秘。

漂泊,寻找客居异乡的家

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的土楼共有八千余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些土楼既科学实用,又富建筑特色,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美,堪称建筑奇观。然而,这些美丽雄浑的建筑却有着辛酸的来历。

从前,中原一带水草丰美、社会安定,这里的汉民过着富足而悠闲的生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祥和局面会被“五胡”打破。这五个少数民族政权来到中原作乱,为避战乱、饥荒,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远的迁到江西中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这是汉人的第一次大迁移。日子似乎平静了下来,就这样又过了若干年。到了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十几年的动乱,迫使中原人民不得不再次迁徙。这次迁徙,多数人留居福建汀州和江西赣州东部各地。至南宋时,一部分中原汉人历经千年,辗转万里,几经迁徙,最终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定居下来,为了区别于当地土著居民,他们称自己为“客家人”。

“天下水皆东,唯汀独南。”汀江是闽西最大的河流,也是连接客家人南迁的两个中转站——闽西宁化和广东梅州的唯一河流。客家人入闽后,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汀江养育了客家人,使得客家民系在此逐步发展壮大。汀江流域,成了海内外客家人心中的“麦加圣地”。

从众多的珍贵史料和族谱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几乎都把最早迁抵闽西的先人尊为南方始祖,把闽西当作客家先民告别中原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作为终点,闽西承载了太多中原汉人背井离乡的酸楚;作为起点,闽西又记录了太多客家人重建家园的艰辛。

中原汉人在被迫离乡背井、客居他乡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对远离家乡的苦楚,他们有深切的体会。不论是长途跋涉的流离失所,还是新到迁徙之地的人生地不熟,他们都依靠集体的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来勇敢面对,共同渡过难关。

为躲避战乱,客家人藏进了深山。但是在这里他们仍然要面对生存的挑战。偏僻的山区,山深林密,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而且常有豺狼虎豹出没,还有盗贼土匪作乱。因此他们建造了巨大的防御敌人的碉堡——土楼。他们中间同姓的本家人聚居在同一土楼中,共同御敌,一起生活,逐渐形成了客家独特的聚居方式和特有的建筑形式。

振成楼——林家兄弟未了的遗愿

客家人的先祖在与自然、与敌人顽强抗争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土楼这笔不小的财富。这些大型建筑不仅是客家先祖智慧的象征,更代表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生活态度。

闽西永定县境内的土楼最具特色。其中方形土楼七千多座,圆形土楼三百多座;最大的圆楼直径为82米,最小的洪坑村如升楼,直径仅17米;被称为土楼王的是高顶村的承启楼,建于公元1709年,楼内最多时曾住有八十余户,六百多人;而最壮丽堂皇、最有代表性的则是洪坑村的振成楼,它被称为“土楼王子”。

振成楼是洪坑村的林氏家族19代孙林在亭的后裔兴建的,建于1912年,据说用了5年的时间才修建而成。

林在亭家境贫穷,生有三子,长子林德山、次子林仲山、三子林仁山。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林在亭带着三个孩子到永定县投靠亲友。那时在永定,烟草已不是陌生的名词。烟草原产于菲律宾,于北宋年间被引入我国,当时叫瑞草。后来烟草从南雄地区进入到永定县,称为“南雄烟”。那时烟草已成为地方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家父子在亲友家刻苦学习的就是一种叫做“打烟刀”(烟刀是一种切烟丝的工具)的手艺,希望能以此混口饭吃。

林氏三兄弟脑子活络,当时就看准烟草是个走俏的玩意儿。他们抓住机遇,不再为别人打工而是回到家乡洪坑村自行经营起烟刀厂来。林家三兄弟以三个银元起家,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字号“日升”。三兄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保证质量,童叟无欺,因经营有方,三年中先后在邻村创办起十多家分厂。为了能更好地管理这些工厂,三兄弟明确分工,老大负责在各厂检验质量,老二负责采购原料,老三负责推销。“日升”烟刀工艺独特,价廉物美,因此产品走俏全国。正如工厂的名字一样,三兄弟的事业蒸蒸日上,越做越大,于是兄弟三人开始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立经销点。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苦心经营,林家三兄弟终于成了大富翁。

依照客家人的传统,兄弟三人建造了一座府第式的方型土楼——福裕楼。洪坑村有一条金丰溪,福裕楼就坐落在金丰溪的西畔。这座楼从1870年开始修建,到1880年完工,整整花掉了10年时间,根据当时的记账,耗资达20万个光洋(银元的一种)。这栋福裕楼主体结构的三个部分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别具匠心。整栋楼共有高中低三层、左中右三门,三兄弟既可共居一楼,又各成一体。福裕楼的中楼与南北楼不同,建得宽阔高大,气势凛然。整座楼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别具特色。它的装饰也十分考究,到处可见木雕、石雕、泥塑、彩塑,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洪坑村方楼的经典之作。

钱有了,房子有了,致富后的三兄弟不忘父老乡亲,他们四处修桥、筑路、建凉亭、办学校,为乡邻做了不少公益事业。当时农村发展落后,前后几个村庄都难得有一所学校。老二仲山在洪坑村口独资兴建了一座光汉学校,现为下村小学;老三仁山在洪坑村头独资兴建了一所中西合璧式的学校——日新学堂。当时汀州府知府张星炳为学堂题字——“林氏蒙学堂”。学堂的门上有一副对联:“训蒙心存爱国,为学志在新民。”

老大、老二相继去世后,老三开始策划兴建一座工程浩大的圆形土楼——振成楼。但由于劳累过度,林仁山不幸病逝。仁山次子林鸿超,又名逊之,子承父志,继续修建土楼。林逊之是清末秀才(后为民国中央参议员),他一生研究易经,颇有建树,且琴棋诗画无所不通。他亲自设计并召集叔伯兄弟合资共建振成楼。振成楼是为了纪念先人富成公、丕振公父子而得名。由于当时地处深山密林之中,交通不便,所以整整花了5年时间,耗费了8万光洋才建成振成楼。

烟囱墙里走,遇火就塌方

振成楼的建筑结构奇特,圆楼外左右有对称的半月形馆相辅,外观建筑恰似一顶封建时代官吏的乌纱帽,主体依据我国神奇的八卦布局。振成楼楼中有楼。外环楼是架梁式的土木结构,内环楼是砖木结构,有外土内洋之称。

外环楼的墙是用就地取材的生土经加工后夯筑而成,墙内布满杉木做的墙骨,楼高19米。建造土楼所采用的生土建筑方法来自中原地区。土楼之所以这般坚固,与建筑土墙时的取材和夯筑技术有直接关系。夯筑土墙一般是使用稻田中熟土底下的那层土,客家称之为田家土,是最好的用来做土墙的材料。夯墙的时候在墙里面放上墙骨,它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起到支撑作用。墙骨一般是杉木的枝条,老杉木的枝条比较坚硬,而且不容易腐烂,在墙里面能保持几百年依旧坚硬如初。

内环是砖木结构,与外环共同构成了楼中楼的格局。内环有石雕柱脚、木刻门面,有琉璃瓦当和窗户。二楼走廊上装饰着铸有梅兰菊竹图案的栏杆。最醒目的地方是全楼的中心大厅——楼中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它可作为议事厅、宴客厅,也可兼作戏台。楼上是观戏席,中间为客人座位,两旁为主人座位,中间比两旁高6寸,意味着客人比主人高一等,这体现了客家人好客的一面。大厅宽敞明亮、壮观富丽,其中拔地擎起4根高两丈余、一人无法环抱的花岗岩大石柱。当时在这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之中,又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这巨大石柱是被如何运来又竖立起来的呢?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观者只能望而兴叹!在振成楼的门厅和墙壁上,到处可以见到诗词楹联,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前厅的门额上有民国初年总统黎元洪为楼主题的匾额“里党观型”。

加上最外层的半月形馆,土楼内外三环共有208个房间。每层楼有房间40间,配4副楼梯。一层是厨房和饭厅,二层是粮仓,三四层安静、舒适,是主人的卧室。平时楼内居民皆从左右两侧门出入,东边住户走“地门”,西边住户走“人门”,而“天门”则长年关闭,只有逢年过节或婚丧喜庆等重大活动时才开启。当年,平日里内外两道大门并不同时打开,只有七品以上的要员来时才开启,那是最隆重的欢迎仪式。

一批又一批的旅客来到土楼探访寻觅,亲身感受。这座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除了外表这些富丽堂皇的陈设之外,自有它更为神奇的地方。我们决定让振成楼如今的楼主,林家后代阿耕(林日耕)为我们揭秘振成楼。

烟囱墙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