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307700000017

第17章 杨振宁:“渗透性”和“按部就班”

名人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与李政道教授合作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98年6月14日,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博士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心法探源

杨振宁博士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认为,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嵌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外的发现。因此,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他都拿来读读,暂时弄不懂也不要紧,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你看了一个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了。尤其对于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

从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文章里,我们可以捕捉到他的读书轨迹:

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印象最深的是G.H.Hardy and E.M.Wright的《数论》中的一些定理和A.Speiser的《有限群论》中的许多space groups的图。因为当时我的外文基础不够,所以不能看得懂细节。我曾多次去问父亲,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给我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先搬回合肥老家,后来在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我们经汉口、香港、海防、河内,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我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念高三,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到1939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他借了G.h.Hardy的Pure Mathematics与E.T.Bell的Men of Mathematics给我看。他和我讨论set theory、不同的无限大、the Continum Hypothesis等观念。这些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40年以后在Selected Papers,1945-1980 with Commentary(Freeman and Company,1983)第74页上我这样写道:

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另外,杨振宁认为,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同时,应加强实践和动手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杨振宁在回忆他刚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时说:

1943年,我在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1945年11月到了美国,成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出国时,我已深深感觉到自己对实验接触得太少。因此,当时的愿望就是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于是我找到艾里逊教授,在他的实验室做研究工作,造一套40万伏的加速器,这在当时是相当大的。我在实验室工作了18个月,领略了做实验的人的价值观。另外,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行。当时实验室有个笑话: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有一天,泰勒教授来找我,说:你的实验是不是不太成功?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实验论文。你已写了理论论文,就用这篇论文作为毕业(博士)论文吧,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我听了这话很失望,想了两天,决定接受他的建议。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不是一个实验物理学家的原因。

后来,杨振宁回国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时谈到: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读书型的多。中国的层层考试对会动手但不一定会考试的学生十分不利。为了给这些学生鼓励并解决他们的升学问题,杨振宁和香港亿利达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商定,设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鼓励中国青少年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杨振宁任评委会名誉主任。

《光明日报》记者曾采访杨振宁,问及我国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主客观原因时,杨振宁答:“中国人历史上很能动手的,古代就有了著名的四大发明,但后来在故步自封的情况下,中国大大落后了;现在,中国的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不感兴趣,也没有动手的条件,结果使得中国的学生觉得特长是念理论,不宜于动手。美国则相反,学生喜欢动手,学校和家长鼓励,因而学生创新思维活跃。正是有鉴于此,我才倡导建立青少年发明奖,鼓励中国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杨振宁说,中国人并不是天生不会动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