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307700000044

第44章 胡适:“四到”“三好”读书法

名人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糜,学名洪NC061,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其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

心法探源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我今天根据个人所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胡适所谈虽是常识,但却能够不落俗套,常中见奇,自具慧眼。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对此表示赞同,并有了新的体味。在胡适看来,所谓“眼到”,就是每个字甚至每字的笔画都不能简单放过,都要认真研究,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他举例说,西文字母一点之差其意大变,将“port”看成“pork”就会变“葡萄酒”为“猪肉”,将“oats”看成“oaks”也会改“小草”为“大树”,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在中国历史上因一字之差而产生大笑话或铸成大错者,所在不少。所以,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如《诗经》里“于”、“言”二字甚多,在不同地方其用意不同,如果不用心比照就会越来越乱,成了一笔糊涂账。在“心到”中,胡适还非常推崇“会疑”二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才会有大提高和大进展。

只有“三到”读书法还是不够的,胡适认为应有第四到即“手到”。所谓“手到”就是强调多动手,这里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动手”不仅会帮助你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换言之,读书是读者被书牵着走,读者再有主体性也要受到书的限制和规范;而动手时读者是主人,书却成了工具,读者可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念进行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经过自己动手的东西往往能够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谈到“博”的读书目的,胡适说:“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致其知而后读’。”至于那些只通一技一艺者,胡适认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会太大,也难有大的作为。胡适本人就是一个读书广博的人,几乎各个领域无所不涉,他还自称自己有“书癖”。

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当然,对多数人来说,要做到既精又博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博学专精的胡适,他也说自己偏于博而失于精。1915年2月3日胡适在日记中说:“学问之道两面而已,一曰广大(博),一曰高深(精),两者须相辅相行。务精者每失之隘,务博者每失之浅,其失一也。余失之浅也,不可不以高深矫正之。”

另外,胡适还有读书三好。一是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正合读书: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中国古人有裸身夜读者,大概深得夜读之乐。夜读还别有一番情调,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爽心悦目!二是喜在厕上、电车里读书。胡适读书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载:“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用薄纸印之,故全书仅广寸有余半,长二寸,厚不及半寸(英度),取携最便,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惟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一法。”三是连贯式读书。有人读书随意性太强,无一定计划,而胡适则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6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与林语堂追求读书之乐不同,胡适立足实用、追求完美,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他完整、现实和实用的独特读书法。就好像一个志在高峰的登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是脚踏实地、有章有法、锲而不舍而又易见成效的。而最能反映胡适读书精神的,是他对读报、集报、剪报与用报这个优良传统的坚守。

胡适的读报、集报、剪报与用报,可以说坚持了一辈子,1915年5月12日的《胡适留学日记》中,就记载着欧美国家剪报行业的发展情形。他从在沪读书的少年时期,留美学习的青年时期,成为北大教授,到晚年任职的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都不志读报、剪报、贴报。以笔者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从1921~1922年的胡适日记中,就剪贴报资料80次之多”。胡适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读书时,政治教授山姆·奥兹,第一堂课开场就要求班上每个同学要订《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纽约晚报》3家报纸,并阅读“摘要”写出读书报告,报纸算是本课目的必要参考书,读书报告便是课堂作业。从少年就有读报兴趣的胡适,经过留美的锻炼,兴趣更高、热情更浓,报纸成为他学习、学术、社交、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涉足国际风云,更关注祖国的时事。故在美学生中称胡适是“国内情形最熟悉的人”。

胡适晚年未刊行的手搞,由夫人江冬秀主持筹资,影印了十大册《胡适手稿》,也时有剪贴的报纸资料。胡适“陈年的同学录、职员、通讯员,甚至电话簿等等,都有资料的作用。”胡适的1922年7月7日日记中,附有12家报馆名录,它们是简报、法报、商务日报、平民日报、山东时报、大民主报、益智报、齐美报、通俗白话报、大东日报、工商新报、群商日报。1922年7月20日记:“《国民日报》只印2000多印”1922年10月10日记:“在山东有日本人办的《济南日报》。”胡适的剪报是一个时代的报史资料的反映。胡适的剪报,主要是时事追踪,是关系国事的轨迹,与他有关的事件的报道,是胡适生平、学术的一个重要记录。有些剪报,他加有批语,或长或短,表明自己的看法。梁实秋曾说:“最令我们惊的是,除了(指胡适自己)私人记事以外,他每天剪报贴报,包括各种新闻在内,因此篇幅多得惊人,兼具时事资料的汇集,这是他的日记的特色,可说是空前的。”作为治学严谨、成效卓著的胡适,真正达到了“剪报贵于恒,剪报贵于用”的原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