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他的改革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心法探源
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和书结下了不了解之缘。关于他读书治学态度,曾流传着几则小轶闻。
一、为了说明读书方法的重要,蔡元培曾说,吕洞宾用手指点石成金送给穷人,但这穷人不要。问他为什么不要金子,他说要吕洞宾的指头,因为可点出无数金子。这种想法从道德上来说,固然要不得;但就求学而言,却是最不可少的。
二、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有次他突然问学生:“5加5是多少?”学生以为校长所问必有奥妙,都不敢作答。好一会,才有一学生率直地说:“5加5等于10。”蔡笑着说:“对!对!”并鼓励说:“青年们切不要崇拜偶像!”
三、蔡元培早年在商务印书馆着译图书时,曾因说“四书五经不合教育体裁”而受到张之洞的指责。出书时为免清廷干涉,蔡借夫人黄世振之“振”字,署名为:“绍兴蔡振”。
四、蔡元培主持爱国女学校时,教科书常渗革命内容,如历史授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无政府主义者)故事,理化则注重炸弹制造等。
五、蔡元培书房中挂有自己画像,上面题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不知老之将至。”在书桌上放有自己写的“学不厌,教不倦”数字。
蔡元培之所以能在各领域中取得令人睹目的成就,并能够走在时代的先端,以一种气势恢宏的包容态度吸纳了一批民族的精英,这和他在学识上贯通中西有着很大的联系。他在四十岁未出国以前,曾阅读西书的翻译本及日文书;四十岁以后曾赴德、法等国留学,他对西方学术的兴趣甚为广泛,学问相当广博,尤其对于实验心理学、比较文明史、美学等颇具心得,而在美学方面的造诣尤深。他曾发表有关美育方面的文章多篇,日后更将美感教育列入教育宗旨。此外,他对于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也有深切的认识。不过蔡元培对于西方的学术,并非只是一味的吸收,而是加以消化和批判,而且和中国旧学加以比较,贯通了中西的学问。他不讳言中国文化的缺点,但也批评西方文化的弊病;他虽然主张吸收欧美文化,但并非无条件的模仿,而主张有选择的吸收;他又主张融合中西文化的长处,创造适合时代的新文化。
蔡元培一生勤于读书,善于治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四字诀:“宏、约、深、美”。
一、“宏”,是指知识结构要博大宏伟,兼收并蓄,了解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以打下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蔡元培当过翰林,国学功底深厚,又多次留学,学贯中西,广泛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他曾把各种学术归纳为有形理学、无形理学及道学三大类而详加论列。
二、“约”,指由博到约,精于一门。一个人的生命与精力毕竟有限,基础打好后,便要从十八般兵器中选择一两件最合手的,否则精力分散,一事无成。蔡元培博于各科,最后“约”于教育,他广泛搜集、阅读各种教育书刊,研究各国教育制度和学校课程,指导中国教育改革。1912年2月他出任教育总长伊始,就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并主持制订与颁布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相继出台《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与《大学令》,对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规定了各年级的课程,废止强迫学生“读经讲经”,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实行男女同校,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办了大量推动中国教育进步的大事。
三、“深”,指精通、发展、创造,在“约”的前提下重点突破,究本穷源,有所发现。在教育改革中,蔡元培批判了封建教育的忠君、尊孔方针,为把共和国国民培养成健全的人格,提出在学校应实行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谐调发展的方针。这“五育”,包含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思想,表达了蔡元培关于培养青少年的最高理想。
四、“美”,是指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在治学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才能步入这一理想境界,从而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1917年,年正半百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大胆提出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启用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一批新派人士都在北大教课。他主持北大工作虽只有6年多,但却使北大成为当时新思想的摇篮,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繁华景象。北京大学的改革,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实验田,在治校中他的思想、道德、文章与事业逐渐进入“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