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307700000060

第60章 张英:读书乃立身之本

名人简介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东圃,清安徽桐城人,康熙朝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有《笃素堂文集》、《恒产琐言》、《聪训斋语》等。《恒产琐言》也是一部著名的家训著作。

心法探源

古人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读书的推崇之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等论调更是成为古代人读书的一个源动力,读书的作用被抬高到一个空前的位置。张英是清代的一名学者,他认为“读书乃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读书不仅可以增长道义之心,而且还可以修身养性”。他曾撰文谈过这方面的问题,以下这篇文章中便阐述了他的一些观点:

圣贤认为,人心很容易变坏,而良好的品德却不容易培养起来。“危”指的是追求欲望之心,好像大堤约束水,堤围崩溃是容易的事,一旦溃决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微”指的是理义伦常之心,好像水波映灯火,似有似无。

人的心胸至灵至动,不可过分劳累,亦不可过分安逸,只有读书学习才可以保养它劳逸适中。我们常常见到风水先生用磁石养护指南针,这个道理正好说明书籍才是保养身心的最佳选择。安闲逸乐无事可做的人整天不看书,那么他的起居出入,身体心灵就没有依留安定的地方。眼睛没有安顿的时刻,一定会精神涣散、杂乱颠倒,处于逆境感到不高兴,处于顺境也会感到不高兴。别人常常令他惊慌烦恼,觉得别人的一举一动没有顺眼的。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不读书学习的人。

古人说过,扫地焚香后,清福已经具有。有福气的人,在享福的同时也读点书;没有福气的人,心中便会产生其他的念头。这些话真是讲到了最重要之处。对于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不读书的人认为,似乎全被自己一人碰到了,感到极其难堪。这样的人由于不读书,所以他不知道古人碰到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比自己还多百倍,只是没能细心体验罢了。比如宋代苏东坡先生,一生吟诗作赋,在他死后,文章一刊印出来,名声震惊千古后世。而他在世之时忧虑别人说坏话,害怕别人讥笑毁谤,困苦艰难往复迁移于潮州、惠州之间。他的儿子光着脚过河,睡在牛栏边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啊!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没有后代,宋代文学家陆游忍饥挨饿,都载在古书里面。他们都是名传千古的人,而所经历的事情却如此不尽如人意,如果平心静气地观察他们的经历,那么人世间所碰到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就可以想得通,任何不满意的想法也会很快打消了。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就会只看到自己的经历很苦,而产生无穷无尽的怨恨愤激之心,忧郁烦躁不安,为什么要弄到如此地步呢?况且富裕兴盛的事情,古人也会碰到,气盛权倾一时,转眼也都会没有了。所以读书可以增长道义之心,是保养身体的首要事情。读书时死记硬背大部头的文集,用以争长短胜负、名声利禄,那是很辛苦的。如果粗略浏览一遍,就不会弄到劳心疲神的境地,只当冷眼于自由自在之中看出古人文章里面重要而转折承接的地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