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朱熹,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绍兴年间中进士,历高宗、考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官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阁修撰、终文阁待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体系,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心法探源
朱熹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读书理论和读书方法的人。他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读书方法,他的学生辅汉卿等把这些方法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尽管他教导学生追求真理的内容是封建的,但其读书的精神与方法是可取的,朱子读书法无疑是中国读书史上一份丰厚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朱熹读书法的要点是:
一、切己体验
朱熹认为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去求义理,要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推断,“将自家身已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同时,他认为读书又不可固执己见。“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同,欲径急而反疏缓也。”他主张读书要“虚心切己,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体认得出。”
二、“循序而渐进”
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三、识得源头
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影彩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学贵有源,读书要寻找源头,追根溯源,理会大的道理。他说:“识得道理源头,便是地盘。”“须就源头看,教大底道理透,阔开基,广开址。如要造百间屋,须著有百间屋基,要造十间屋,须著有十间屋基。”
四、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要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他具体阐述由熟读到精思的读书过程:“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精思是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他指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五、虚心涵泳
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六、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七、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八、知行并重
朱熹把《中庸》上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列入《白鹿洞书院教条》内,作为“为学之序”。他认为学、问、思、辨是穷理、致知的工夫,笃行则是躬行实践的工夫。朱熹自己治学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身躬以践其实”,所以他主张“穷理”与“笃行”结合,知与行结合。他强调“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即以“知”来指导“行”,用“行”来提高“知”。在当时不重学的风气下,朱熹强调知行并重,有其进步意义。
九、融会贯通
朱熹强调:“问学如登塔,逐一层将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他认为读书治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自如,到那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豁然贯通,而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