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拾趣
3077100000010

第10章 棠溪宝剑(1)

在中国古代十八般传统冷兵器中,剑被尊为“短兵之祖”,“百刃之君”。它是古代刺客用以扬名立万的杀人利器,也是侠客手中行侠仗义的正义武器,在中国独享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成就无数永垂青史的千古传奇。宝剑,伴随着“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的游侠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历史景观和挥之不去的民间记忆。

导读:

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然干将、莫邪匠名也,其剑皆出西平县……

——司马迁《史记》

棠溪宝剑

“棠溪”、“太阿”、“干将”、“莫邪”,这些古老而熟悉的名字让你想起了什么?“冥山之石”、“棠棣之木”、“龙泉之水”,这些似乎有着神圣意义的词语,到底与什么有关?世上真有制胜天下的绝世宝剑?那“千锤百炼”、“刚柔并济”的传说是否只是历史深处的记忆?来到西平,走近棠溪,看独步天下的“中华第一剑”背后隐藏了哪些秘密。

棠溪之金,天下之利

剑,大约创制于商末周初之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剑很短,西周时两军交战,以车战为主,远则弓箭对射,近则戈矛相接,用不上这样短小的剑,所以当时主要用剑防身。春秋后期,吴、越两国相继崛起,争霸于南方。两国都处于水网交错、丛林遍野的水乡,难于进行车战,步兵和水师成为吴越军队的主要兵种,剑则成了军队的常规武器。《吴越春秋》中记载:“吴师皆文犀长盾,扁诸之剑,方阵而行。”可见,最迟到春秋后期,剑已成为兵阵交锋的重要武器,而铸剑术作为一种绝技,渐从吴越之地传入楚国,在西平棠溪被发扬光大。到战国时,西平归属韩国,已成为铸剑圣地。当时,不仅“韩之剑戟,出自棠溪”(《战国策》),而且有“棠溪之金,天下之利”的说法(《资治通鉴》)。

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出了天下九大名剑,棠溪、墨阳、合伯名列三甲,这个排名多被后世的史书所认可并引用。位居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正出自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西平县,在古代,这里有著名的棠溪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平一带的人们就开始开采铁矿石,进行冶炼,然后将它们打造成兵器,源源不断地送往战场。

说到剑,人们脑海中想必会浮现出“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的古代游侠形象,那剑舞长空、剑气冲天的洒脱不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想象和向往,独孤九剑、辟邪剑法等武侠小说中的想象虚构,也早为人们所熟知。人们每每发出这样的疑问:在那超凡的武功招式之外,世间难道真的存在绝世好剑吗?

在西平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经过上千年的埋藏,虽然剑柄已经残破,剑条斑驳不堪,但是竟然大致完好,锋芒尤存。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年宝剑吗?

原来,青铜器氧化后常常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就像保护膜一样,使剑身千年不腐。而同时出土的铁剑,却因为缺乏氧化层的保护而腐蚀殆尽。传说中的宝剑终于在西平向我们露出了面纱下的一角。

战国群雄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剑成为军事实战中制胜的关键武器。谁拥有更强大的武器,就意味着谁将拥有天下。这时,西平崛起了,时有“十里棠溪十里城,工匠七千,竟夜如昼,使童男童女三千,鼓囊装炭”的说法,可见当时西平棠溪冶铁铸剑业的鼎盛。从此以后,棠溪占据了“中国古代第一冶铁兵工重镇”的地位。

“西平有棠溪村,有冶铁城,都是韩国著名铸剑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如此记述驻马店西平县。冶铁城,今日在西平仍然可以寻觅到它的遗踪。冶铁城北城墙遗址历经风雨侵蚀,现在残高7米,往西走的豁口处是当时的北城门,东西宽约21米。冶铁城本身虽然不大,但是管辖的范围却不小,周围三十多公里、大小七处铁矿,都在它的管辖之内。可以想见当年鼎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但如今,曾经结实的夯土城墙已经杂草丛生,两千多年前辉煌的冶铁铸剑文明难道已经消失了吗?人们曾经无数次怀疑史书上的记载。直到1958年的一天,西平人在修建潭山水库的时候,突然从地下陆陆续续挖出了一些圆柱形的怪物,三四米高,既不是石头也不是铁块。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所以把它们就地掩埋在了库区里。只有一个因为不影响库区施工,被丢弃在原地。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侥幸留下来的圆柱形“怪物”,揭开了西平冶铁铸剑文明的辉煌一页。

根据后来专家的考证,人们得知,这个奇怪的物体正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冶铁竖炉,而共发现38座冶铁炉的西平县酒店乡,无疑正是古代西平冶铁遗址所在地。文物专家告知世人,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修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同时也是最早使用耐火材料的冶铁炉。经过两千多年的风化,它现在的残高仅有2.25米。

仔细观察冶铁炉内部,会发现炉壁内侧是坑坑洼洼的,那是战国时冶炼矿石所形成的原貌。炉壁上的小洞是进风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往炉内输送空气,使木炭燃烧得更充分,火焰更强烈,达到冶炼矿石的最佳温度。黑色耐火材料的功能在冶铁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粘土、砂砾和木炭粉三者混合,共同铸成了耐火保温的炉壁。

“冥山之石”,传说中的铸剑圣物,是宝剑得以铸成的根本材料。它究竟是什么?又出自何地?

从西平县城向北走,有一座峰峦起伏的山峰,那就是传说中的“冥山”。冥山中埋藏着丰富的铁矿,含铁量高达27%,这就是著名的“冥山之石”。也正是因为占据着这样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棠溪才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冶铁中心”之一。

关于“冥山之石”,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人得了一种怪病,人浮肿、肚里长肿块,穷苦人家没钱医治。后来人们不知从哪儿得了个偏方,说是到“冥山”上挖土,回家用水熬一熬,当作汤药喝下去会管用。人们将信将疑,当真有人取了土,熬了水,喝下去。不久后,病好了,肿块也消失了,“冥山之石”变得神乎其神。

到了后来,医学发达了,人们才知道,当时的西平百姓患的是铁缺乏症。西平铁矿山多,土壤含铁量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靠着这偏方真的解救了很多贫苦百姓的生命;也因为这丰富的铁矿资源,今天周边地区的采矿业还在继续。

传说战国时,西平的冶铁铸剑区域有四百八十多平方公里之广,仅工匠就有七千多人,闻名天下的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莫邪都曾慕名来到棠溪铸剑。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出的九大名剑也大多产于此地。

就在这同一片土地上,两千多年后,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的钢铁厂,所有的冶炼工序都由机器自动完成,在这里生产出来的特种钢材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航天、军工等领域,而铸剑早已经不再是冶铁的主要目的了。

然而,手工冶铁铸造的工艺在民间还是很流行。西平的很多村子里,不用走多远,就会看到一家传统的铁匠铺。如今的西平是个农业县,百姓平日里下地干活使用的各种小件农具,都习惯让铁匠锻打。5块钱打一把割麦子的镰刀,能用一个麦收季。所以铁匠铺里的生意至今还很兴隆。

每年5月中下旬,很多农民一大早就去赶集,购买各种农具,忙着准备即将开始的麦收。西平县所在的驻马店是中国夏收最早开镰的地区。如今大面积的麦子收割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然而还有很多种在山坡上的小块麦地是收割机力所不及的,这时镰刀就发挥了作用。

与现在不同的是,战国时的西平是个标准的工业区。由于冶铁铸剑的工匠众多,连服务业都相当发达。

西平当地有很多地名与冶铁铸剑有关,比如酒店村,就是过去工匠们劳动一天后,晚上聚集吃饭、喝酒、聊天、休息的地方,天长日久,这里就被称为“酒店村”。酒店村附近还有个地方叫“菜坡”,当年为了解决工匠们的吃菜问题,大批农民就在这里开荒种菜。这些名字从两千多年前开始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菜坡村依然种着菜,酒店村依然有酒喝,只是没有了烟熏火燎的冶铁炉以及敲敲打打的铸剑声。昔日的工匠们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西平人都不会冶铁铸剑了,但是在外人面前,他们依然会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古代铸剑工匠们的传人。

“龙泉之水”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宪宗发兵平定中原藩镇叛乱后,把兵工重镇棠溪视为犯上作乱之源,于是毁城戮匠。“十里棠溪十里城”转眼沦为废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奏更天”的画卷不再,棠溪铸剑绝技从此失传。

天下第一的棠溪宝剑铸造技术,失传了一千多年之后,直到二十多年前,由一对棠溪父子重续断剑。天津北洋大学堂毕业的高锡坤,身为棠溪人,矢志复原棠溪宝剑的铸造技术,在家乡开起了第一家冶铁工厂。儿子高庆民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更是自幼痴迷于冶铁铸剑的技术和文化。父子二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尝试重铸宝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又无数次从头开始,光是铸剑留下的废钢铁堆,就有五米多高,1986年6月,子承父业的高庆民终于铸剑成功,他研制出的历经127道主要工序的棠溪宝剑具备了“强硬韧弹”四大特点,轻型剑可以弯曲90°后瞬间复原,重型剑可以削铁如泥而无丝毫破损。“中华第一剑”的卓然风采,一朝重现,震惊了世人。传说竟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现实,历史的断点竟然在高氏父子手中被重新接续。从此,高庆民被人们满怀敬意地称为“棠溪宝剑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