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3090600000002

第2章 求学时代(1)

一、第一次实地探访

前面说过,司马迁的家乡是在离黄河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芝川镇,司马迁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在黄河边上有一座神秘的龙门山。还听说,在那儿,那山将黄河变成了一条很窄很窄的河道,河水因此而变得异常汹涌,落差很大,形成一道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

同时司马迁也从大人们的传说中知道,那儿正是历史传说“鲤鱼跳龙门”的发生地,这就更加吸引好奇的司马迁非常想去实地探个究竟。司马迁的心中,对那黄河水飞奔而下的壮观和“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好奇。

据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是这样的:每年的开春时节,成群的鲤鱼就从黄河下游逆流而上,来到龙门山脚下的黄河段。在那儿,成千上万的鲤鱼就迎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争先恐后的拼尽全部力气,从激流中飞身跃起,期望跃过龙门。传说只要跳过龙门的鲤鱼,就会变成腾云驾雾的神龙。因此,只要春天即将来到,河水开始化冰上涨、奔腾咆哮的时候,龙门这一带的黄河激流上就有无数的鲤鱼拼命跃起,哪怕最后重重地跌落在激流中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司马迁被这样的传说引起了无限的兴趣:真的有成千上万的鲤鱼来到龙门那里跳跃吗?那些有幸跃过龙门的鲤鱼就真的变成了神龙腾空而去了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司马迁很想马上亲自去那儿实地探访。然而对一个少年来说,二十多公里的路途实在是有些遥远,司马迁的母亲不让他去。

又是几个冬去春来、寒暑交替,司马迁长大了几岁。一天,他想起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于是就跟伙伴说:“我的父亲常跟我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一些,身体也变得强壮一些了,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到龙门山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那里是否真的有鲤鱼跳龙门的奇观。”

几个小伙伴听了,立即兴奋地答应说要一起去。司马迁说:“既然大家都愿意去,我们先准备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在村口集合,一起出发。早一点去,早一点回来。这样就不会让大人们担心。”

这一次,司马迁的母亲没有阻拦他,只是叮嘱他跟同伴们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还特地为他们准备一天的干粮。

第二天一大早,司马迁就和相邀的几个小伙伴出发了。迎着清晨的微风,他们兴高采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第一次出远门的激动与兴奋。对他们这些在山上和田野里活动惯了的乡下孩子们来说,走这么一段路简直算不了什么,看他们那兴冲冲的高兴劲儿就可以知道,他们是轻松愉快的,一点疲累也看不到。很快,他们熟悉的村庄被甩在了身后,远方陌生的山河依稀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

在这群小伙伴们的心中,那种就要看到黄河和龙门山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他们是兴奋的!

当他们来到开阔的黄河岸边时,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这些小伙伴一起走在黄河岸边上,望着滔滔黄河水奔腾向前。这壮阔的景象一下子让他们激动起来,他们欢呼雀跃地开始奔跑,经过长长的一段距离后,他们似乎又变得安静起来,原来,他们的视线被一座美丽的山峰所吸引。司马迁立即对伙伴们高喊:“我们快到了龙门山的山脚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山了!”

司马迁跑在最前面,小伙伴们立即跟着他向龙门山附近用力地奔跑着。经过将近一个时辰,他们都有些累了,脚步开始放慢了,这时每个人的肚子也有些饿了,于是司马迁招呼大家,把随身带的干粮分给每个人一份,和着清水充饥。

他们就这样边吃边向前走着,等到快要接近那座山时,他们隐隐约约地能听到一种河水奔腾咆哮的声音。

司马迁定睛向那山脚下望去,只见黄河在不远处从两座高高的山峰之间奔流而出,河道在这儿突然变得很窄,水流一下子也变得很急了。望着这样的景观,司马迁和伙伴们认为这山应该就是龙门山了,这儿就是传说中的龙门了。

在激动中,他们加快了脚步向着那高高的山峰奔跑而去。不一会儿,他们就到达山脚下开始向山顶登去。

当他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司马迁和他的小伙伴们没有感到累,有的只是激动与兴奋。他们站在山顶向下望去,眼前壮观的大自然,让他们惊奇。只见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一路奔腾咆哮,流过两座山峰之间的龙门,很快又变得温顺起来,形成了一片坦荡宽阔的河面。

这时,司马迁开始仔细地观察龙门,他想看看那“鲤鱼跳龙门”的真实场景。然而,他怎么也看不到有鲤鱼出现的壮观美景。

有人在问:“怎么不见有鲤鱼来跳龙门呀?”

“我也不知道,也许现在还没有到鲤鱼跳龙门的时间吧?”

大家开始议论起来,并不断地向着龙门仔细地观察,可是怎么也不见有鲤鱼出现。

司马迁也一样,心中充满了疑问。他一边不停地认真观察,一边思考着。然而,却怎么也找不出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大人们说了假话?

正当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时,山坡上出现了一位放牧的老人。司马迁立即向那位老人走过去,很礼貌地向那老人问好后,请教道:“老伯伯,不是说这儿有鲤鱼跳龙门的吗?现在怎么连一条鲤鱼也看不到了?”

那老人笑呵呵地回答道:“不要说是你们这些远方来的年轻人没看到鲤鱼,我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也没有看到有鲤鱼跳龙门的。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看到过吧,但是又有谁能说得清呢?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传说,而且这样的传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或许就是因为这儿的黄河水流湍急,加上河水从两座山峰之间急流而下,形成了一道奇妙的景观。当地人们为了赞美这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于是就编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时间一长,这个故事就传遍天下,吸引着无数的人们来此观看。”

几个小伙伴听了老人的回答,感到非常失望。司马迁却只是点头,好像有所感悟。

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因为没有看到鲤鱼跳龙门都有些后悔。然而,司马迁没有感到后悔。他告诉小伙伴们:“这次的远行带给我们一次实地探访的机会,更让我们明白了人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道理,弄清传说中的事情的真实状况,就是一种很好的收获。更何况这次的远行让自己看到了黄河和龙门山,这是非常值得的。”

大家一听,觉得司马迁说的很有道理,也不再后悔了,于是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二、京城求学

汉武帝由于十分赏识司马谈的学问与才干,就颁旨,命他将家眷全都接来京都居住。司马谈接到这道圣旨时很是高兴。一来全家人可以经常在一起,以免想念之苦,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儿子司马迁接受更好的教育。

原来,当时年轻的皇帝——汉武帝正在茂陵为自己修建一座陵墓。他希望那儿有更多的人来居住,让茂陵这个荒凉的地方繁荣起来。他采纳了宠臣们的建议,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所有富有的家庭,都要搬到茂陵来居住。这样一来,不仅让茂陵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而且也让这座城市繁荣起来,同时还能够让朝廷很好地管制那些富豪,限制了他们的势力,有利于朝廷和国家的稳定。

司马谈虽然在京为官,但他家其实并不富有,然而,司马谈认为,那些富有家庭都搬到这座城市来,很多有才华的人也会随之进来了,如果自己家也能搬到那里,就有机会与那些有才识的人结交,这对儿子司马迁是有好处的。同时,那儿离京城不远,让司马迁拜京城里的贤达之人为师就非常方便了。再加上司马谈可以经常回家,就可以很好地与司马迁交流,以指导他学习,还可以照顾家庭。这真是一举多得。

所以,司马迁家很快就搬到了茂陵。

自从来茂陵定居,司马迁便迷上了颜府中院的“藏经阁”,那里藏书颇丰。颜府中院的“藏经阁”本来是颜太常的府邸中一处很大的藏书房,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司马迁之所以能进入藏经阁,是因为不久前,颜太常因一句话不慎冒犯了武帝,被贬为边官,全家被迫迁到边关,需五年后才能归来。颜太常与司马谈有很深的友情,知道他们家将迁来茂陵居住,无力兴建或购买房子,就主动将自己的这处府邸借给司马迁家暂时作为安顿之所,并代为管理。府中一切任司马迁家人使用,藏经阁内的全部图书也可以作为阅读学习之用,司马家族成员可随意翻阅,但不得外借他人。在夏阳老家,司马家的藏书已是相当的丰富了,但跟颜府的藏书相比,真可谓是九牛一毛。自打开始认字读书,司马迁已经读了十多年书,可以说是学富五车了,但当他进入藏经阁中看到那堆积如山的图书时,在惊讶之余也知道了自己读的书还不够。来颜府不几天,司马迁便一头钻进了藏经阁,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司马迁如饥似渴,不知疲倦地翻阅各种书籍。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学问变得渊博。正由于司马迁发奋苦读,藏经阁中所有的图书,不久就被他翻了一个遍,他请求父亲替他到城中别的藏书库中去借。这样,司马迁在短时间里便读完了一大批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各国史书,如《夏书》、《商书》、《周书》、《尚书》、《春秋》、《国语》、《诗经》等。这诸多书籍,司马迁并非全都是第一次接触,其中有些是重读或读其不同的版本。除此以外,司马迁还读了有关天文、历法、医药、农桑、工艺等内容的书,这些书籍的阅读为他后来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从鸿儒

司马谈是一位道学大师,深知一个人想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还要会读书。要想会读书,必须拜名家为师,得到名师的指点。正是基于这点认识,司马迁随家人搬来茂陵不久,父亲就带着他首先去拜董仲舒为师,从此司马迁的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

再说董仲舒还真是个名师。他是汉武帝很器重的学者。汉武帝非常重视知识和人才,曾颁诏天下,让全国举贤能方正之士,并亲加策问,亲自出题阅卷。看到董仲舒的答卷,长达数千言,将天人感应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很有章法和道理,汉武帝十分赞赏,认为董仲舒是个奇才。

这时的汉武帝很想干出一番大事业,震古烁今,可巧董仲舒的对策正好与他思想不谋而合,再加上求贤任能之际,有这样的人才当然不会放过。因而武帝当即颁旨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让其辅佐江都王刘非(景帝之子)。

原来,青年时期的董仲舒,对《春秋》的研究就独具见地,造诣很深,景帝时已列名为博士。他刻苦钻研学问的精神被传为佳话,据说他潜心攻读,三年不曾望一眼屋后的花园。因为他知识丰富,学问渊博,尤精于《春秋》,远近学子,俱都慕名前来拜师求教。这次与武帝对策,正好将生平学识抒发出来,压倒群儒,颇得武帝的赏识。武帝见他言未尽意,复加策问,以至再三。董仲舒更迭详对,全是援据《春秋》,旧本道学,世称为《天人三策》,传诵古今。

司马迁主要是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和《公羊传》两书。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的历史。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是说明该书的写作特色和内容的。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总共只用了一万七千字就完事了,太多的史实过程被省略,记下的只有结果或后人的结论。由于《春秋》文字过于简洁,后世学者,为了丰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对《春秋》这部经典之作加注了许多引申和解释,称之为“传”。到了汉代,董仲舒对这部儒家经典是掌握得最精通的一个人。

到了汉代,为《春秋》作“传”已有五种之多,它们是《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穀梁传》、《夹氏传》和《邹氏传》各十一卷。而董仲舒最善长、最精通的是《公羊传》。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齐国人公羊高所撰。公羊高是孔门弟子子夏的学生,他讲述《春秋》的微言大义,传至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公羊寿和他的学生齐国人胡母生最后著录成书,即今之《春秋公羊传》。该书专门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它不用史实疏证经文,而是逐字逐句地解释《春秋》,以问答体逐层阐说大义。史料价值不高,但能使读者理解《春秋》的字义,对了解先秦时期的名物制度和礼仪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西汉时期解经,以公羊学派最为盛行,称“今文经学派”。在政治上,他们向朝廷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这对于巩固汉代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拜董仲舒为师学习《春秋》和《公羊传》两书的同时,司马迁还拜当时的另一个大学者孔安国为师。孔安国也是武帝时研究和解释儒家经典的大家,司马迁主要向他学习文艺类和历史文献类经学。掌握考察和书写历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