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3090600000003

第3章 求学时代(2)

孔安国是鲁都曲阜人,字子国,孔子第十二世孙,武帝时官为谏议大夫,临淮太守。他受《诗》于申公,受《今文尚书》于儿宽。鲁恭王刘余不好读书,只喜声色犬马,欲将孔子旧宅拆除,改建为自己的宫殿。当下亲自督工,饬令毁壁,发现壁中有藏书数十卷,全都是蝌蚪文字,恭王全不认识,还给了孔子的后裔,并不再拆除孔子旧宅,且将已毁之壁复原。问题很明显,当年为避秦火,将书简置于壁内匿藏,至此方才发现,被称为“壁经”。“壁经”数十卷,其中便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孔安国以今文校读,奉诏作《书传》、《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书。所以,孔安国也是武帝时解经之大家,司马迁便是向他学习古文经学的故训,以及别择古文资料的古文学,掌握考信历史的方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古典文献学,以及古代历史学。

《古文尚书》则是整个古文学的核心。《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儒家经典之一,原称《书》,因记上古之事,“尚”古通“上”,所以叫做《尚书》,又称《书经》。所记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期,下至春秋时秦穆公,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虞书》和《夏书》不可能出于当时人记录,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或改写而成。《商书》和《周书》则绝大部分为当时作品,个别篇目成于春秋以后。汉代学者认为是由孔子所编订,后人提出怀疑,认为其中有些篇章成于战国时代,不可能在孔子时就编入此书。比较可信的看法是:这部文书汇编,既不是成于一时,也非出于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才最后定型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为整理《尚书》曾花费过大量的心血,付出过艰辛的劳动,确定了该书的雏形。《尚书》有“今文”和“古文”两种。西汉初年,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计二十八篇,称做《今文尚书》。“壁经”中的《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用秦汉以前的“古文”(蝌蚪文)——大篆(籀文)书写,所以叫做《古文尚书》。孔安国既能根据“壁经”中的古文《尚书》、《孝经》、《论语》作《书传》、《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不用说,他对古文掌握得十分熟练,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样的人才在当时绝无仅有。司马迁向孔安国学习的除《古文尚书》外,还有古文《春秋》、《国语》、《论语》、《五帝德》、《帝系姓》、《谍记》等。总之,孔安国是司马迁最有益的一位历史文献学导师。

董仲舒和孔安国是两个颇具特色而又十分典型的人物,两相对照,尤各显其风骚。首先从长相上看,董仲舒虽高不过五尺,身单力薄,但组成身体的各部位却十分紧凑,异常协调,处处充满了精明与强悍。他长脸蛋,尖嘴巴,人不算老,却须髯飘飘有致,显示着他的慈祥,标志着他的潇洒。孔安国则细瘦修长,竟至于微有些驼背,令人有“岩岩者易折”之忧。他密髭短须,脸总是绷得很紧,不苟言笑;终日锁眉凝思,仿佛随时都在思考问题。诚然,他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跑马场似的前额,这是聪慧的象征,知识丰富的标志;坦荡的眉宇,展现着海洋般的胸襟,原野似的度量;灼铄的目光,流淌着睿智与机敏,闪耀着极强的洞察力和探索力。其次从性格上看,董仲舒活泼开朗,像一团火,似一江水。孔安国沉稳斯文,山岳一样,清池一般。第三从教授方法上看,董仲舒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连每一个读音、每一个语气、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常常讲得感情投入,眉飞色舞,慷慨激昂;孔安国则只作指导点拨,解惑答疑,非万不得已,很少讲解。即使讲解,也是抓重点,突出难点,绝不泛泛而谈。

司马迁首次拜师入门,是由父亲带着前往的,先向老师献上一份贽礼,表示至死效忠师长之意,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他长跪于地,信誓旦旦地表示决心,愿在恩师的教诲下刻苦攻读,茁壮成长,做一个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材。不等司马迁把话说完,老师便急忙躬身将他扶起,立于一旁。老师询问些知识学问上的问题,司马迁俱都从容一一应答,老师闻后,由衷欣慰。从此以后,司马迁便按计划到两位老师府上聆听讲诵,接受教诲了。

总之,董仲舒和孔安国是司马迁获益最多的两位导师。

通过拜名家为师,司马迁不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增长了才干,更为重要的是他从此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思考的方法。他之所以后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与名师的指导分不开的。

四、结识游侠

司马迁家迁入茂陵城居住不久,有一天,司马迁放学后正往家里赶路,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座石板桥附近,突然发现桥头聚集着一大群人,他们正议论着什么。司马迁放慢脚步,想听听他们到底在议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平日忙忙碌碌的人们都聚拢来。天快黑了这些人都不回家而要在这里闲聊,这是自司马迁来茂陵少见的现象。

于是,司马迁走近人群想探个究竟。只听一个人说道:“你说郭解不会搬到茂陵居住的,怎么他这么快就全家迁了进来呢?”

“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他不得不搬来!”

这时有人应道:“不管怎么说,像郭解这样的大名人能来我们茂陵定居,对我们来说真可谓是三生有幸,同时也是咱们茂陵人的光彩呀,我们应该高兴并热烈欢迎!有机会我们到他家拜访他!”

“你还不知道呀,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茂陵城里的一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正在悄悄地做准备,有的还托人传信给郭解的门人,希望能早日见到郭解,说是可以在家里设宴请郭解赏光。这些人都想跟郭解成为朋友。”

司马迁听到这些话语,觉得很惊奇:这个郭解是个什么人物呢?居然这般的神奇,让这些人议论纷纷不止,而且看上去他们是带着钦佩的神情来谈论着他的点点滴滴的。

司马迁一边想,一边向回家的方向走着,发现在道路两旁的树阴下,也有很多人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郭解来茂陵定居的事情。这让司马迁更加感到好奇:郭解是谁?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让茂陵人人都对他这么感兴趣呢?

带着这些疑惑,司马迁快步赶回家。还没进家门,就看到母亲已经为他准备好了晚餐,他顾不上吃饭,就问母亲:“母亲,您听说过郭解这个人吗?”

母亲感到很惊讶地问道:“怎么?你也听说郭解来茂陵居住的事情了?”

母亲说着就给司马迁递过来一碗饭。

司马迁边吃边问:“郭解是个什么人物吗?他为什么有如此的影响力让全茂陵的人都来关注他?”

母亲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他是河内人,喜欢结交朋友。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别人开口,他都会尽力去帮忙。也听说他很仗义,从不欺压任何人。这样一来他的名声越传越大,以致很多人都很仰慕他。当地的政府官员都得敬他三分,后来弄得皇上也知道了这个人。于是就下令让他全家搬到茂陵来居住。”

听母亲这么说,司马迁更感到疑惑了。他想:“看来郭解并不是什么有钱的达官贵人,这么一个人搬来茂陵居住应该是很平常的事情,那又为什么让这里所有的人都在议论呢?看来这里一定有什么事情我还不知道?”

司马迁很快地吃完饭,急切地到父亲的书房去等待父亲回来。他想父亲应该知道郭解这个人。然而,他等了好长时间,快到深夜了,父亲仍然没有回来。他就在书桌前的凳子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他该上学了。

他简单地吃罢早饭就匆匆地赶往书院,他想教他的董仲舒先生一定知道郭解这个人了。他来到书院刚坐定,就看到董先生走进来了。还没等司马迁说话,就听见董先生吩咐几个学生背诵一下昨天讲的《春秋》的部分章节。听到学生都能很流畅地背出来,先生感到很高兴。正准备讲新内容时,就听到司马迁站着问道:“先生,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

董先生放下手中的书,说道:“请讲吧,什么问题?”

“弟子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很多人在谈论一个人,这个人叫郭解。我想请教先生,郭解是个什么样的人?”

先生不但没有直接回答司马迁的问题,反而脸色阴沉下来。他对司马迁说道:“小小年纪,不要只道听途说就认为有事情要发生,现在时间宝贵,作为学生你应该以学业为重。郭解的事情从此不要再提了。现在上课吧。”说完就开始继续讲课。

司马迁听先生这么说,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更加对郭解这个人感到好奇。他很想马上就到放学的时间,好回家问父亲。他心神不定地听完了董先生讲解《春秋》的新的章节,他总在想:为什么董先生不肯回答我的问题呢?甚至还不让我提及这个人?

放学后,司马迁飞快地向家里奔去,因为早上离家的时候,听母亲说父亲今天会很早回家。

一进家门,他就看到父亲正在堂屋里坐着。司马迁赶紧过去向父亲提出自己的疑惑。

父亲回答道:“你既然听说了郭解的事情,很想问个明白,我就会给你一个好的答案。但是我想先问问你在学校的功课完成得怎样?”

司马迁回答说学校的功课完成得很好,先生让背诵的文章,他都背得烂熟了。

父亲听到后感到很高兴。

吃罢晚饭,司马迁就来到父亲的书房。一进门就说:“现在可以跟我好好说说郭解这个人吧?”

父亲笑着说道:“看来你这次是真要弄个明白了。那就现在解决你的疑惑吧。但是你在原原本本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要学会理解和判断,并能做出自己的正确评判。当然要做到这些,除了读很多书外,还得靠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

司马迁的父亲接着就开始介绍郭解这个人的一些具体情况:

原来,郭解是河内人,即今天的河南人,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由于目无法纪,被官府杀死。从此,郭解就流落民间,与下层社会里的一些人厮混在一起很长时间,逐渐养成了一种凶残彪悍的性情。同时也染上了一些江湖习气:寻仇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计后果。这样他就经常成为官府通缉的对象。官府多次抓到他,他要么自己逃脱,要么被人救出,有时是他运气好,凑巧遇到皇上大赦被放了出来。当地官府拿他没办法。

这些都是郭解少年时代的事情,等他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却好像鬼使神差似的一下变样了,变得小心谨慎,并能自我约束,不再莽撞行事了,一下子跟以前不一样了。他开始变得行侠仗义了,帮助别人,就算是救了别人的性命,也不认为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从不要求别人对他的回报。

慢慢地,周围的百姓就觉得他这个人变好了,很了不起,对他开始产生好感和敬意。郭解慷慨救人和行侠仗义的名声在不知不觉中口耳相传,不胫而走。那些崇拜他的人只要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郭解,就背着郭解将对郭解不利的人给杀掉了。这样一来郭解及其崇拜者就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势力,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有一天,郭解的外甥在酒店里跟一个人喝酒,那人已经喝醉了,实在不能再喝了,但郭解的外甥非要那人喝不可,那人不肯喝,郭解的外甥就将那人的头按在一个酒缸里。那人拼命反抗,趁着酒性,用刀杀了他,然后逃跑了。郭解的姐姐闻讯赶到那家酒店,听说凶手已经逃跑了。

凶手酒醒后,知道自己惹了大祸,难逃郭解的报复,就主动来到郭解的家里,向郭解说明当天的事情经过。本以为郭解会杀了他为外甥报仇的,哪知道等他说完,郭解却说道:“你在情急之下失手杀了他,实属无奈。我外甥实在是欺人太甚,被你杀死也算是自作自受。你回家去吧,我不会怪罪你。”

然后郭解回家安慰姐姐,自己掏钱埋葬了外甥。

后来还有一件事情更能体现郭解是一个行侠仗义的好汉。有一次郭解走在路上,被一群人挡住去路。听说是郭解,很快其他人都让开了,但有一个人就是不让,并且郭解问他话也不回答。郭解随从的人非常气愤,想过去杀了那人,被郭解拦住了。他还说:“大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应该彼此尊重。现在别人不尊重我,说明我还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有缺点需要弥补。”同时还说那人跟他的关系很不错,大家不要怪罪于他。

后来那人非常感激,他逢人便说郭解真是个仗义之人,深明大义,并且对人友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郭解的名声很快就传扬天下,很多人开始尊敬和佩服他的为人,并追随他。

与此同时,官府的一些人也开始害怕郭解了,因为郭解时常对那些贪官酷吏进行惩罚。那些人非常恨郭解,希望他能离开那个地方。

机会终于来了。刚好那年汉武帝颁布一道命令:要求各地的富人搬到茂陵地区来居住,这些富人的名单由当地官府先行申报。于是郭解所在的官府就在第一时间将郭解作为富人报到朝廷。不久,郭解一家就接到朝廷的传令,要求郭解将全家搬迁到茂陵居住。

说实在的,郭解家里并不是豪强,也不富裕,最多也是个勉强过好日子的家庭,应该不在被迁之列。但是,在接到朝廷的传令之后,郭解一家就打点行李,按照命令搬家到茂陵地区居住。

可是,郭解的崇拜者在得知郭解是受人陷害而被迫将全家搬到茂陵时,就派人查出那人是当地的县令。于是就偷偷地杀了那个县令。这下可闯了大祸,官府认为是郭解指使人干的。于是就开始抓捕郭解。

司马迁听到这里总算明白了一些,难怪先生不让自己提及郭解这个人。原来是这样啊!

过了没几天,司马迁放学后路过一家酒店的门口,只见那里聚集了一大群人。司马迁开始以为是谁家办喜事,走过去想探个究竟。正当他来到附近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道:“请大家让一下吧,郭大侠来了!”

这时在酒店门口的人开始向两边让出一条路来,酒店里面也有人出来迎接。只见一个个子瘦小的汉子被一群人簇拥着从中间的那条道上进了酒店。

里面有一个身着光鲜衣服的人立即迎上前来引座,说道:“郭大侠,请里边坐!”

郭解连忙作揖还礼,没有一点大侠的派头。

司马迁没见过郭解,也没想到人们都在谈论的郭大侠竟是如此的平凡和朴素。这时人群中有人低声地说道:“郭大侠跟我想象的大侠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人群中另一个声音应道:“人不可貌相嘛!大侠不一定就是高大威猛的嘛!”

司马迁看到郭解在应酬时不能喝酒,而是用茶水代酒以表敬意。说话时也很平易近人,没有豪言壮语。司马迁想这个郭大侠长相一般,为人还很低调谦虚,但就是有很多人崇拜、器重他,看来一个人要得到好的声誉跟长得什么样子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关键是人品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