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应具备的12种黄金心态
309600000015

第15章 归零心态:吸收成功的要素(5)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成功不是人生停留的归宿,也不允许昨天的成功影响今天的工作。生活在不断地奔跑,在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事业,而不在于成功目的的实现。

真正伟大的人是绝不会停止成长的。

19世纪英国政治家,曾历任四届英国首相的鲍尔温70岁时还在学新的语言。

俾斯麦死时83岁,但他最伟大的工作是他70岁以后才完成的。

16世纪意大利的画家提善一直作画到99岁去世为止。

歌德虽然早已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但他依然不满意,用了60年才完成《浮士德》。

天文学家拉布兰在79岁去世时说:“我们知道的是无,我们不知道的是无限的。”

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永远的前进。只有归零,才能收获更多的成功喜悦。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比其他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学毕业等于“零”

七月,总是离别的时刻。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毕业生们都雄心勃勃地展望未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他们都认为,这只是一场很简单的测验,很快就会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信心十足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现出了自信的笑容。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教室里一片寂静,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所有参加考试的毕业生。

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3道题?2道题?”

很多学生都把头埋得深深的,他们用静默回答了教授的提问。

“那1道题呢?当然有人会完成1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在这种沉默无声的气氛中,飘浮着一种深深的沮丧和挫折感。教授放下试卷,“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他说。

“我只想要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这是一次难忘的毕业考试。虽然,在时间的流逝中,教授的名字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所有参加那次考试的毕业生,都牢牢记住了教授那意味深长的话。

只要活着,就没有终点,人生的每一阶段的结束,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的开始。在人之生时,总有无数的东西要我们去学习。大学毕业,只是另一个人生旅途的开始,并非进了大学,就是金饭碗的保证。

有很多的大学生,夜郎自大地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理所应当会拥有一个锦绣前程,以为进了大学拥有了专业知识,就能够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相应的价值。除了学生的自身原因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盲目自大,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没有老师在给同学们非常务实的现实的进行相关社会实践的课程讲解和启发,以至于让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大学里抱着一种不切实际的美梦幻想,在毕业时才发现,大学里和社会上相差甚远,但此时,人生已经绕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对一些心理薄弱者造成了一生的打击。

现在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校与社会的脱节。而社会当中的实践活动恰恰是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生存发展过程,打个比方来说,大学里老师所讲的课就好比在说书,大学生们只是当一个“津津有味”的听客,而社会活动实践,恰恰是一个人扮演这样和那样的角色来进行相应的工作,所以,我们现阶段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就好比在看一场热闹的戏剧,而同学们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戏剧的角色当中去考虑如何扮演、如何操作、如何实践。

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不足以让我们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当中能够得以顺利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社会以后,很难认清自我,找到自己的相应位置,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适应,很难在一个岗位当中较长期地发展……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在社会当中的生存与发展,他到底靠的是什么?难道就是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吗?当然不是!而是要求人必须具备五大素质结构,即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品德素质。从这五大素质结构来看,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仅仅是文化知识素质当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对一位大学生来讲,要将“大学毕业等于零”的思想铭刻脑中,用归零心态去面对社会与工作,因为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当中所需的一个小知识结构。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校里并不具备这种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自己离社会的素质要求相差太大了,很多同学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将付出多么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上的成本以及心理上的成本!

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等于零,人生处处可为零。一个新的工作、一个新的领域,都要我们抱着一颗归零心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够不被时代抛弃,不断走向人生的前方。

活到老,学到老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你有没有想过,你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时刻都在折旧。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脚步迟缓的人瞬间就会被甩到后面。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的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有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未来社会只会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另外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才是百战百胜的利器。

在社会上奋斗的人的学习必须以积极主动为主,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胜出,就必须学习从工作中吸取经验、探寻智慧的启发以及有助于提升效率的资讯。

彼得·唐宁斯曾是美国A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教育课堂。在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决定辞去人人艳羡的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干起记者的工作。他在美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路线的新闻,并且成为美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搬到伦敦,成为欧洲地区的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又回到ABC主播台的位置。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记者。

现在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不通过学习、培训进行更新,适应性将越来越差,而那些企业又时刻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人。

新世纪的发展已经表明,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不再只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你可以避免因无知滋生出自满,损及你的生活和工作。假如在公司不能满足自己的培训要求,也不要闲下来,可以自己额外出资接受“再教育”。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做一种“补品”,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增加你的“分量”。

在社会上拼搏的人的学习有别于学校学生的学习,缺少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以及专职的传授人员,所以积极主动地学习尤为重要。

“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我们认真去执行,才能不被社会落下。

善读生活这本“无字书”

“事事洞明皆学问”,这是流传千古的名言,它是一种从生活中获得知识与发现的最好途径。

但是,只要你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你也会受益匪浅。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成大事者要善于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也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阅历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也要注重生活、社会中的知识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

重视“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善读“无字之书”,是大文豪鲁迅的主张。

鲁迅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农村度过,他从农村生活中了解到很多知识,也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后来创作的《故乡》、《社戏》等短篇小说的生活素材都是在那时积累的。

读“无字之书”,最好在缤纷的“社会大学”中读,唯有如此,才能读得通透。

读过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的人都知道,这位大文豪只读过几个月的书,他把投身于“社会”认为是在“上大学”。

高尔基在“社会大学”里做过厨工,卖过苦力,饱尝了沙俄黑暗统治的辛酸。不过,他在流浪漂泊之中读了很多“无字”的“活书”,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个警察比我的那些教师们更透彻、更明白地为我讲了当时的国家机构。”高尔基曾这样说道。

他的很多思想正是从生活的历练中获得的,为他日后创作长篇巨著提供了无限的源泉。

众所周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由于一个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可是,一年年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无从计数,为什么只有牛顿能注意到它并且发现万有引力呢?这是因为他善于在生活中思考学习。

被誉为“蒸汽机之父”的瓦特,也是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的人。

瓦特8岁时就能对“烧水时壶盖为什么会被顶起来”这一现象提出疑问,正是这个疑问,使瓦特开始研究它,并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许多伟人的成功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是最难忘的。

但是,往往只有“有心人”才能读懂“无字书”,才能从中获得无限的“珍宝”。

只有那些有心人,才能以敏锐的观察力,在平凡之中见其奇特之处,并对其加以捕捉,触类旁通,窥知奥秘。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

如果正规大学是一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汪洋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会教给我们所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