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3105900000010

第10章 老子

1.老子其人与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少年时代的老子,勤奋好学,阅读了各种古典书籍,懂得了很多道理。而且遇事好动脑筋,好提出疑问,肯往深处想,所以他很快便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

老子善于从大自然和实际生活中学习。有一个老子买牡丹根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年春天,村里来了一个卖牡丹根苗的人,那人很会夸自己卖的牡丹,于是老子就买了一棵,可结果什么花也没开。少年老子仔细一瞧,买回来的根本不是牡丹,而是和牡丹表面有点相像的一种野生植物,老子知道这次上了当。第二年春天,村里又来了一个卖牡丹根苗的。今年这个,一是一,二是二,卖的是真牡丹。老子把这个意思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八个字来形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老师感到老子不光天资聪明,而且好学多思,认为除了继续教他礼仪知识外,还应进一步启发他懂得更深的大道理。

老子20岁以后,就到京城守藏室管理图书文献。在这里老子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可以博览群书,他如饥似渴地拼命阅读,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逐渐成为京城乃至各诸侯国都知名的大学问家。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初步的自然科学的知识。相传公元前522年,孔子曾经到周朝的京城洛阳,参观历史文物。他闻老子大名,在洛阳拜访过老子。

这一天,老子在家休息。弟子柏矩、庚桑楚、阳子居侍坐。聆听他讲道论德的妙言:“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弟子们一时莫名其妙,刚要请教,却见门童来报:“有鲁国客人孔某等求见。”老子示意有请,随即起身相迎。两位客人走进庭院,一位三十出头,身材特别高大魁伟,面目却是一派温文尔雅;另一位是个后生,面如冠月,蕴藉俊逸。二人施礼,高个子说:“晚辈孔丘拜见老先生。”又指指后生说:“这位是我学生南宫敬叔。”老子还礼,将他们引入客厅坐定。南宫说:“,敝国大夫孟僖子病逝前嘱咐儿子孟孙何忌说:‘孔丘是圣人商汤王的后代,祖上在宋国身居高位而能恭谨自律。我听说圣人后代虽然不一定都做国君,却必定会有德才超群而显达于世的。如今孔丘年轻好礼,他就是德才超群而将名显于世的人吧!我快死了,你一定要拜孔丘为师。’”

老子觉得眼前这个血气方刚、身富力强的山东大汉是自己平生从未见过的经天纬地之才,其学问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但阳刚之气过盛,理想之火太旺,需要要给他压压火,降降温,于是睁大眼睛,朗声说道:“你刚才称颂的那些先王古圣,现在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上了,连骨头也该早已朽化成土啦!只有他们的那些言论留传至今,而人却是不能死而复生的。君子为人在世,遇上明君可以去做官从政,乘车上朝;碰不上明君则不妨隐居乡野,我行我素。我听说精明的商人,财宝满室却能深藏不露,看样子好像一无所有;真正的君子,盛德充体却能谦虚自抑,看样子仿佛愚钝不智。希望你去掉年轻人那种骄狂豪气和过多的欲望,也不要那些高傲姿态和神气面色,抛弃根本不能实现的理想和过高的志向,因为所有这些对你都没有什么好处,我想告诉你的,大概也就是这几句老生常谈罢了。”

老子说罢,又眯缝起眼睛来。

孔丘仿佛大热天凉水浇头,顿觉浑身清爽,连忙起身揖谢:“孔丘谨受教。”他和南宫又向老子请教了几个关于周礼的问题,然后告辞。

当时随孔丘前来王都的还有他的另外几个弟子,他们留在客舍中。孔丘、南宫回来后,他们抢着问:“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孔丘坐下来神色庄重地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跑。会在地上跑的,可以用网罩住它;会在水里游的,可以用线钩钓上它;会在空中飞的,可以用箭射下它。可是对于龙,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神龙乘风云而上天,人们连看清它的头尾也难乎其难。今天我拜见老子,觉得他老人家好像就是一条神龙吧!”

此后数日,孔子、南宫等出入王室庙堂,考察礼制礼仪,老子经常陪伴他们,随时解难释疑,讨论问题。孔子眼界大开,感慨万千,一会儿赞美说:“大周王朝借鉴夏商两代,典章制度多么完美呀!我拥护周朝的典制!”一会儿又叹息道:“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其损益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商朝的礼制,其损益也是可以知道的。现在周朝衰落了,如果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再过一百代,其礼制之损益变动也可以推知的。”想到那些败坏礼制的昏君乱臣和狗苟蝇营的斗筲之徒,孔子愤愤不平,忍不住指名道姓予以抨击斥骂。老子默默听着,越发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同凡响,可惜生不逢时:当此混乱无道之世,如此锋芒毕露,不仅难申其志,更且难保性命。他深为孔子担心,准备再好好教诲他几句。过了几天,孔子来向老子告辞,说是马上就要东返鲁国了,老子握住孔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我听说富贵者送别友人时赠给钱财,仁德者送别友人时赠给嘉言。我没本事弄到富贵,只好冒用仁人之名,临别送给你几句话吧!这就是:“聪明敏锐、洞察入微而常面临死亡威胁者,是因为他好议论别人之非;博学善辩、才高志大而常身遭不测之灾者,是因为他好揭露别人之恶。做人子女的,在父母面前不要突出自己;做人臣下的,在君主面前不要显示自己。请你牢记了。”

孔子唯唯连声,感激涕零,与老子依依惜别,率众登车东去。从此,他道德学问大长,弟子也与日俱增,逐渐名闻四方。

公元前520年,周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大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周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旬为敬王。这次内战达五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由于老子地位的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栖留各国。后来,老子西行到秦国。

老子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篇,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因为这本书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以及清朝魏源的《老子本义》。现在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2.“道”——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而天帝是有意志的,能喜怒哀乐,它不仅是天上的主宰,也是天地和人间的主宰,人间的帝王是由它派来统治的。因此人们都对天帝存在着敬畏的心情。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

老子否认天帝的存在,提出了一个“道”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说,道是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的。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这就是说,“道”由自身即存在,完全无待于其他事物,所以“道”是无限的。因此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亲。

老子认为,宇宙乃一大环,充满着运动的一气,所以大至无量的星系,小至无内的光子,以及山河大地,草木禽兽,尽是环中的气化。这就是老子的气化的宇宙观。这样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的和唯心论的基础。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3.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是人当法道,顺其自然。治理国家呢?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虚无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东西,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东西来治理国家,他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说过:“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他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

当然,老子的社会历史观是不现实的。他为了反对当时的剥削制度,从而反对一切社会制度;为了反对剥削阶级的文化,从而反对一切文化;为了反对欺诈,从而反对一切知识;这是他错误的地方。他以为只有抛弃了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只有抛弃了文化学问,才能免于忧虑,这种愚民政策,也被后世的统治阶级所利用。

那末,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什么呢?是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老子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还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以其上食税之多”。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但是,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幻想,它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尽管他的方案是错误的,我们应当看到,老子的这一举动是抨击剥削制度的不合理,它对后世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4.相反相成

老子学说的精髓,是他光辉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新与旧的相互关系,观察了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成与败、福与祸等对立的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现了事物内部所具有的一些辩证规律。他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说明了祸福之间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一书中,还深刻地论证了相反相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说过,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声音产生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总之,老子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物极必反,事物在变化中向它相反的方面过渡,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老子说过,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他一再告诫统治者,必须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措施,否则,会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就会丧失天下。因此,他认为高明的统治者为了使自己能保住地位而不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老子举了许多的例子。他经常用水的品质来比喻自然力量的伟大,比喻人类高尚品质。他说:“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七十八章)。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他又举例说,军队强大了就会破灭,树木强大就会摧折。但他把弱能胜强,当作绝对的规律,不能认识这种互相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尽管如此,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老子还初步意识到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他说过,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产生的;九层的高台,从一堆泥土筑起;千里的远行,必须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当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他虽然认识到矛盾是发展的根源,但却不强调斗争,甚至主张不争。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我们自然应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前,在古代的哲学家中老子确是具有辩证法思想的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这些光辉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