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310700000042

第42章 西山文化城址的建造艺术—承前启后,时代先河

发现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古荣镇孙庄村

分布范围:位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中部

距今年代:5300~4800年(仰韶文化晚期)

考古地位: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对于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山文化城址的特点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于郑州市北郊23公里处的邙山余脉上,这里属于枯河北岸的二级阶梯边缘,西北连着连绵不断的豫西丘陵,东南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南倚巍巍嵩岳,北濒滔滔黄河,地势险要,气象万千。在我国已发现的40余处史前城址中,西山文化城址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

西山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仰韶文化城堡只占遗址的一小部分,城内面积约为31000平方米,目前揭露的面积达4700平方米。城址平面大体呈圆形:西垣残存60余米;北垣西段自西北向东北方向延伸,长约60米;中段向东延伸,略向外弧凸,长约120米;城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形状略同,与交接城垣各呈约135度夹角,类似于八角形的平面,残长约50米。城垣现存高度保存最好的一段,残高约3米,宽约56米;城墙折角加宽至8米;西北角城垣基底宽约11米;城外壕沟宽575米,深4米。

仰韶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平面大都略呈圆形,即围绕着居住区有一条又深又宽的壕堑,这是为保护居住区和全体氏族成员的安全而挖的防卫设施,其范围和形状大致与居住区的状况相适应。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一处较为完整的仰韶村落遗址,村落的轮廓呈东西长、南北阔的椭圆形,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居住区的中央有一片4000平方米的广场,周围是一圈排列整齐的房屋,房门都朝向广场。这种圆形村落形式,被称为“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而西山古城不仅继承了“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同时还具有自身特点,开创了我国古代圆形城的先河。这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古城的规划是非常一致的。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伊朗的弗拉斯巴等,平面均为椭圆形。埃及的厄尔卡勃,伊朗的塔布里斯、图斯伊斯法罕、玛沙德、席拉兹等,平面均为圆形。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城市更是被表达为一个圆形圈,圈内的十字交叉路把城市分割成四份。这些例子表明圆形布局属古代城邑之典范。但到了龙山文化时代,城池平面则大都发展为方形,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及至夏商周迄明清之际,圆形之城已属罕见。

西山城堡的建造程序是:在将要建城墙的区段,将上层堆积全部挖掉直至生土,作为城墙基槽,然后在经过修整的基底平面上夯筑城墙。随着城墙高度的增加,所需的土方量越来越多,则就地取材,在城墙内外两侧挖沟作为土方来源。城墙外侧沟在城墙筑好后不再封填,自然成为保护城墙的防御设施。而内侧的取土沟在城墙筑起后要立即予以封填,以保护城墙基础不受破坏。城墙建筑是分层逐块逐段夯筑起来的。在建造过程中,局部地段可能采用中间立柱固定夹板,四面同时逐块夯筑的方法,因此在局部的板块与板块之间,往往保存有埋设立柱而形成的宽约30厘米、深约40~50厘米不等的基槽,基槽内分布有直径12厘米左右的柱洞。在西山城址东北角城墙的解剖发掘中,就可以看到直径3~4厘米、窝深03~05厘米的圆形夯窝,筑城者是用3根一组的集束棍,来完成夯筑城墙这种浩大的工程。这种建筑技术,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最为先进的。

郑州西山外有一条环绕城墙的壕堑,沟宽5~57米,深约4米,它已初步具备了后代城墙外围的城壕性质,可以看做是护城河的萌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往往城池并称。关于城,《说文》云:“城,以盛民也。”就是说,城是用来装载人民的。《古今注》说:“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墨子·七患》中也说:“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篇》谓:“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汉刘熙《释名》谓:“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从金文“城”字的结构考察,像以武器守城状。由此看来,古代筑城的目的在于自守,而护城河就是城外的壕沟,中国称之为池。《说文》云:“池,陂也。”又说:“沼,池也。”城墙与壕沟的关系极为密切,修城与挖沟往往同时进行,从壕沟中挖出来的泥土,用来修筑城墙,一正一负,从而构成了双重的防御体系。秦蕙田《王礼通考·社稷篇》中“而城隍所以卫人,且浚隍为城,亦土之功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孟子·梁惠王》云:“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死而民弗去。”由此可见城池的防御功能。西山古城的城墙与壕沟,实为我国最早的双重防御体系设施。

西山文化城址的性质与地位

关于西山文化城址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西山城址是一代都城,因为黄帝所都的有熊国地望就在新郑。而从秦王寨类型遗址的分布来看,有熊国的地域并不限于新郑,还应包括密县、郑州和荥阳等地。西山遗址就处在有熊国的辖区内,应属有熊国文化,当时的氏族部落也属于有熊国的组成部分,在西山发现的古城就只能是有熊国的城,如果别处没有发现第二座城,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国国都。另一种观点认为,西山遗址不能算作城,因为城垣作为一种防御性设施,在其早期阶段不具有阶级性。并且,有城垣建筑的不一定是城市,城市也不一定有城垣建筑。

通过对西山城址的分析,史学家普遍认为其始建年代可定为黄帝时代,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说它就是有熊国的国都。西山遗址有技术先进的城垣建筑,城外环绕着类似护城河的壕沟。在该遗址发掘的200余座墓葬中,有父子合葬和夫妻合葬墓,这表明当时已经发展到父系社会阶段。从一些废弃的窖穴底部,发现有扔弃的人兽同存的骨架、完整或零散的人骨。整具或同穴两具完整的兽骨架,这些可以认为是举行某种祭祀的牺牲。在古城东北角还发现了城门及贯通城内外的道路,道路东西两侧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建筑遗存。种种现象表明,西山城堡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它不一定是有熊国的国都,却可看做是一座“雏形城市”,不能完全否定地说它不算城市。

据考古资料证实,我国早期城址很少或根本不带有“市”的性质,即并未使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也没有达到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人阶层的异军突起,所以,中国古代城堡的出现并不是商业发达的结果,并不具备贸易中心性质。也就是说,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它们虽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但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州西山古城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雏形城市”。

郑州西山城址位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中部,是这一聚落群中的唯一城址,地位高于聚落中其他遗址。虽然西山古城迄今仅发现了遗址中的城垣,但这意味着与之相应的庙、坛、殿、堂等重要建筑有存在的可能。因此,古城址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西山城址是当时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对中国古代城址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附: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古代城市的发展,首先是防御的需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经历了一个筑城的高潮。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壕,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其次,社会形态影响城市布局。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占据中心位置,且面积很大。

最后,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布局。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小农经济虽然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城市往往分布在一些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或者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