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金岗山麓的追忆
3120400000002

第2章 序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到声韵训诂、金石书画等等,三千大道,不一而足。而在每一条路上,总有或追求心灵归宿者,纵情于山水风物,或追求格物致知者,沉迷于即事观理。自有炎黄文字甚至上溯至自有华夏语言以来,垂千万年以降,雅士达人灿若星河,数不胜数。

时至近当代,恰遇中华沉沦之后百年奋起,风云际会,大师频出,为中华文脉之承继发扬屡绽异彩。沈从文、冯雪峰、张光年、李可染、侯金镜、赵少侯、金人、沃渣,等等,宏文今日超秦汉,妙手千家写报章。世人对其耳熟能详,学子对其顶礼膜拜。

丹江口何其幸也。以一方瘠薄之土地,竟曾与以上诸多大师深深结缘。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因“文化大革命”之肇因,文化部创办咸宁“五七”干校,6000余名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著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文博专家、学者及其家属下放鄂南向阳湖劳动锻炼。1969年底,文化部为保护年老体弱的文化名人,专门在丹江设立办事处,后改为文化部“五七”干校丹江分校,校址位于现丹江口文字605厂沟垴。李可染、白登云、袁牧之、陈述亮、曹安和等都是直接从北京到丹江口的。1971年夏天,从咸宁总部分流了一批人,同时也将分散在金口和其它地方的家属集中到了丹江分校。这些学员中有著名作家沈从文及夫人张兆和,齐白石老人的弟子李可染,文化部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副局长张国光,翻译家金人、赵少侯,古典文学专家王利器、顾学颉,老学者傅振伦,书法家李长路,文博专家单士元、徐邦达,故宫研究员朱家溍,京剧板鼓大师白登云,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可奎,琵琶艺术大师曹安和女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书法大师陈述亮,油画大师许幸之以及文化教育界名人董永绍、陈杏圆、袁涌进等。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众多中国文化教育界的翘楚精英,汇集于丹江口市之一隅。于时代而论,诚为历史浩劫,于诸大师而言,亦是人生厄运,但于丹江口市而言,却是千载难逢之大事件。至今转眼回顾,那时间,金岗山麓、汉水之滨:青山收笔底,翰墨图书,皆成风彩;绿水涌毫端,往来谈笑,尽是学人。

“五七”干校因文化人云集,轶事众多,酸甜苦辣不一而足,桩桩件件,渗透的是对沧桑岁月的叹息,对荒唐“文革”的反思。这一段历史,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的一部分,注定也会成为当代政治史和社会史的一部分,其研究价值和抢救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已有李城外先生等有识之士慧眼先识,对“文革”中有关“五七”干校的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出版了不少书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2010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向阳湖文化丛书》。丹江口市委、市政府今附骥尾,组织专门力量对文化部“五七”干校丹江分校的部分史料进行搜集整理,成书《金岗山麓的追忆——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文化名人寻访录》,愿以此抛砖引玉,对相关研究工作稍有促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目前,在丹江口的土地上,那作为干校旧址的一幢幢红砖平房仍然屹立;李可染、沃渣等大师在丹江口传承的弟子虽已开枝散叶,至今仍然深深缅怀恩师;而病逝于均县人民医院的金人先生,至今我们仍不知葬于何处……且不论“干校文化”的研究与否,仅仅作为一段特定历史的承载者,作为与以上诸多文化名人深深结缘者,丹江口便必须承担这一使命:整理保存相关的史料,为研究当代政治史、文化史尤其是“文革”史提供一些文字的依据。对于那个特殊时代的那些“落难的精神贵族”,我们或许只能仰望,我们或许未必能够理解他们那饱受煎熬的灵魂,但我们有义务通过我们的探索与努力,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发掘与研究,从中找到积极的东西,以供今人和后人思考与借鉴。套用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者李城外先生的话,其目的有四:一是吸取特殊年代的历史教训,二是记录文化名人的心路历程,三是展示知识精英的丰硕成果,四是填补干校研究的国内空白。总之,为特殊时代留痕,为文化名人存照,功莫大焉。至于以此为丹江口的人文风物厚实隽永寻求佐证,以名人效应为旅游经济增光添彩等等其它功利的意图,与之相比,则当为细枝末节了。

余秋雨先生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的展览室里,有这样两行文字:“原始的工具原始地品味着苦辣人生,历史的筹码历史地掂量着沉重记忆。”在缅怀“五七”干校沉重历史的过程中,在品味那些文化名人生活轶事的过程中,我似乎更加读懂了以上这些话。

丹江口自是山灵水秀,更因其“人文山水”的独特自来便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佳处。惟愿有更多的人,能来到这片土地上寻觅那些古老的诗韵,寻觅那些影响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力量,寻觅那些沉重的经验与思想。

值此《金岗山麓的追忆——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文化名人寻访录》结集付梓之际,谨以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