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全集
3124900000003

第3章 习惯支配人的一生(2)

篮球场上的传奇人物——拉里?伯德,被称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篮球明星之一。是的,伯德是一位不可思议的运动员,他曾率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三次登上了总冠军的领奖台。他的三分远投总是让人人心振奋。然而,有谁想过伯德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从未间断地每天早晨练习500次三分投篮、每投一次都会自检肌肉的运动是否正确。依靠着这种习惯,他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天才。拉里?伯德将坚持和自律的习惯贯穿于他整个职业生涯,从而将自己的运动潜能发挥到极致。

与这些自认没有什么天赋的人相反的是,很多从小就智商极高的人长大后却变得碌碌无为。可见,依靠天赋并不足以让我们拥抱成功。

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鲁姆博士针对这个话题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以杰出学者、艺术家以及运动员为对象,前后历时5年之久。本杰明博士选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20位成功人士进行匿名访谈,其中涉及了知名钢琴家、网球运动员、奥林匹克游泳冠军、雕塑家、数学家以及精神病专家等。为了获得更加完整充分的信息,他还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家人及教师进行了补充访谈。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真正使这些原本很普通的人变得非凡的,是良好的习惯,比如:坚韧不拔、立刻行动等。

生活中,我们看见有一个人成功了,便常常会觉得这个人是运气好,或者是有背景、靠人提拔。然而,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运气就好,为什么就有人愿意提拔他,而没有人愿意提拔你呢?其实,那些成功的人必然是凭着一系列的好习惯,为自己积累了人脉或者“运气”,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改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成功。

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命运,都希望在生活和事业中做出一番成就,然而所谓天赋、靠山等并不可靠,如果没有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即使一开始我们幸运地拥有这些资本,最后也将失去。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靠好习惯去成功。

卓越习惯成就非凡人生

把卓越具体为自己的动作行为,不断重复,让它变成习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从此,我们开启了卓越的自动化程序,无需再千方百计地制约,无需忍受痛苦去坚持。然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成功,就像你心仪已久的人一样,款款地向你走来。

为了梦想而奋斗

王宝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5岁时,他被电影《少林寺》里李连杰的荧屏风采迷住了,他想,要是自己也能够成为那样的明星多好啊!为了这个梦想,他8岁到少林寺学武,14岁只身北漂,在拍摄点门口那一堆等着当临时演员的人里,常常都有他。然而,当临时演员的收入连维持最低生活都困难。为了能够继续在北京追寻自己的梦想,他到工地拉过砖,扛过木头,做过清洁。但是最底层的卑贱与寒微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的梦想。他常常想着自己成为明星后的生活,一有工夫就在地上墙上练习签名。虽然一度成为笑柄,但他没有一天不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他说:“我练习签名,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的梦是什么,我到北京为了什么。”

如今,这个其貌不扬、满脸憨厚的小伙子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红星。一个访问过他的主持人曾感慨地说:“有无数的人向前看,但是只有你,把向前变成了一种习惯,始终在向前进。”

不断学习,提升素质

著名的华人功夫皇帝李小龙,长期阅读各种书籍,包括哲学、武术健身、健美、运动训练学、营养学等方面。通过钻研大量资料和信息,李小龙为自己量身订制了一套训练计划,进而使其本已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

香港首富李嘉诚也说过:“我从不间断读有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这样才不会因为不了解新信息而被时代抛在后面。”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是阅读家,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与时俱进。

百折不挠

著名的新东方教育集团团队创始人俞敏洪是公认的中国英文教育行业中独辟蹊径的领军人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俞敏洪曾经三次高考落榜,四次留学未成。几经奋斗才考上了北大并留校任教。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的选择是去改变,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百折不挠。俞敏洪说:“社会为我们设计的生活往往是被动的,想过自己梦想的生活,就要自己去追求和奋斗。”

历经磨难后,俞敏洪迎接到了光芒万丈的人生。几年后,新东方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在纽约证交所受到热捧,俞敏洪也成为身家过亿的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专注

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我们都知道集中所有的力量攻在一点上,就是铜墙铁壁也会被砸开,而这需要将专注培养成一种习惯。陈景润走路的时候还在专注地思考,以至撞到电线杆,还一个劲儿地道歉;列宁专注于工作,把面包蘸着墨水吃进去,却全然不觉。

其实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距并不足以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天壤之别。成功人士做事大都心无旁骛,专注于一件事情、一个目标,将所有能量与资源都集结起来攻克一座城池,自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一般人习惯把精力分散于大千世界的纷纭复杂、鸡零狗碎中,所以一事无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著名的吸引定律指出:你的思想专注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成功则紧随其后。

思考

社会学家认为:那些善于思考的人通常能够担任要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杜康从馊水剩饭旁经过,脑中灵光一闪,发现了发酵的秘密,千古名饮,闪亮登场;瓦特烧开水,看见盖子被蒸汽顶开,自此蒸汽机面世,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手指被草叶割破,鲁班却对草叶顶礼膜拜,感谢其点化之恩,让他发明了锯子……机遇偏爱那些惯于思考的有心之人。只有当思考变成了习惯,潜意识里充满了相关气息,才能够由外界微弱的刺激引燃灵感的火花。

把卓越品质,由显意识的刻意为之,逐渐转化为潜意识的自动化。这时你会发现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点也不难。

坏习惯毁人一生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总是从各个方面完善着自己,不断地为成功积累资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从未懈怠的努力……然而,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素质却有可能因为一个坏习惯而起不到任何作用。有一个知名的理论叫木桶定律,就是对此的最好说明。

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坏习惯所致。

某地一家企业招工,报酬丰厚。应聘者皆是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5位佼佼者经过重重关卡,顺利到达最后一关。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年轻人在办公室等待总经理的面试。秘书进来说:“总经理临时有点急事,让你们等他10分钟。”秘书走后,几个年轻人立刻围住老板的办公桌,东翻翻,西看看。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宣布:“面试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

年轻人备感迷惑:“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刚才我不在时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文件的人。”年轻人全傻了。这一不经意的行为致使他们丢掉了一个好工作。

还有一位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教授让他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他一看实验室有电话,以为可以白打谁也不会知道,一个小时内打了40分钟的电话给家里、给朋友。结果他被开除了。

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类似的坏习惯,而让人担忧的是,也许我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个敌人的存在。有的时候,这些坏习惯已经酿成恶果,而我们自己却茫然不知。原因就在于这些坏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倘若不是在特别注意的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可能觉察到它的恶劣性,从而导致了自身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所幸,它在给我们捣过一次乱以后,就再也不能藏匿行踪了。是要将它揪出来丢掉,还是听之任之,都由我们自己决定。

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这种通过潜意识表现出来的自动化行为,自己看不见,而别人却能一目了然,即使发生的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但是一旦成了习惯,便身不由己,经常在不经意间铸成恶果。

有一篇颇具震撼力的调研报告,标题是《悲剧从少年开始》,是对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的追溯调查。

调查表明:这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绝不是偶然的,他们身上无一例外地存在着诸多坏习惯,这正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根。这些人违法犯罪均起于少年时期,其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其余的也基本都有劣迹。他们从小就有不良习惯,而只要这种潜在因素得不到改变,他们迟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

通过调查分析,他们身上的这些坏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粗鲁无礼、不守法;贪吃好玩、好奢侈、爱享受、自私自利、任性妄为;重“哥们义气”、自作聪明、我行我素、爱逞能、亡命称霸;伦理错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荣辱不清等。

由此可见,坏习惯,即使为数不多,也足以危害我们一生。

好习惯让幸福永在

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幸福在某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可能是任何一处,却唯独不在自己身上。因此,人们总是不停地寻找幸福,没有人相信幸福不用找。事实上,幸福是培养得到的。当我们将幸福变成一种习惯,它就会与我们的人生形影不离。

动物王国的成员日益发展增多,不久,它们现有的家园已无法供它们生养栖息了。为此,狮王宣布准备组织一支探险队,去寻找一个没有同类足迹、没有人类生存的新环境。

骆驼被任命为探险队队长,成员包括猩猩、长颈鹿、大象、狐狸。大伙进行一番准备后就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