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珞珈兰台文集
3128100000006

第6章 武汉大学档案馆的发展及其工作深化(2)

(四)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加快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制定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而且将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纳入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之中。2002年建立了馆内局域网;2003年建立了档案馆网站;2004年在学校的支持下购买了2台服务器;2005年建立了档案信息录入室,安装使用档案管理软件《文档综合管理系统》;2008年启动了教学档案全文扫描工程。截至目前,已录入案卷级11万多条,文件级66万多条,累计录入条目达到77万条,基本完成了馆藏档案卷级、文件级的著录和数字化存储工作,基本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目录检索、统计等。

(五)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开发利用。近年来,档案馆在深化利用、拓展功能上下功夫,围绕学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中心工作,为领导决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校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档案馆先后编写出版了《名人名师武汉大学演讲录》、《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内部发行了《永远的怀念——武汉大学“六一”惨案60周年纪念图册》、《国立武汉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调查报告》、《湖北省立医学院抗战时期损失情况调研报告》、《梁猷光先生的档案材料选编》、《王世杰校长档案资料选编》、《周鲠生校长档案资料选编》、《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校友档案资料汇编》和《彭斐章教授档案资料选编》。

三、问题与不足

档案馆在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总目标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档案库房紧张,无法满足学校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档案馆馆舍面积有1500平方米,档案库房有12间,库房面积1100平方米。按照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以档案馆现有的馆藏量,面积应达到2600—4600平方米,显然没有达到标准。

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的一些院校相比相对滞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该项工作不仅起步早、投入大,而且方式灵活、效果显著。

三是档案资源不足。1893年确立湖北自强学堂作为学校的发展源头,但湖北自强学堂及之后湖北方言学堂的档案材料相对匮乏。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学校初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档案材料也不多。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收集;四是经费来源有限。作为学校的直属单位,档案馆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的财政拨款。这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经费的短缺,不仅制约着馆内业务活动、行政活动的充分开展,也影响着对外协作、交流活动的进行。

五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档案馆的工作是相对清贫的,但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档案资源成为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就有赖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

六是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待加强。在档案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等高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还是开展专题研究都还有拓展的空间。

七是档案意识和资源整合需要加强。档案馆是学校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厚土壤。目前,这一认识从管理、教师以及学生各个层面都需要加强。

八是档案工作缺乏特色和创新。工作中的特色和创新,既是追求卓越的手段,又是评价效果的一个标准。因此,无论是档案的管理,还是档案的开发利用都应该追求特色和创新。

四、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一)努力实现档案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在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上由被动执行向主动决策转变;在服务机制上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在管理手段上由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在管理战略上由决策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工作如何适应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依赖于档案管理、服务、手段以及战略的转变。档案馆原是一个内设机构或挂靠单位,独立建制以后,档案馆应对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以及外部环境的拓展有一个全方位的思考,由原来的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在档案的服务利用上,要改变等客上门的被动封闭的服务方式。从服务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主动、开放式的开展服务,在服务思路、服务领域以及服务条件上都应有新的突破。在档案管理的手段上,要逐步由手工向现代化管理过渡,如档案目录、自动检索、校园网资源的共享等。在战略上,要由单一、具体的决策管理思路,向宏观的、整体的、全局的战略管理思路转变,无论是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硬件条件的配备等都要有一个战略性的思考。

(二)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档案馆要完成四个转变,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不少是照顾性安排就业、学历层次不高,这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还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在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时代,这些人员就远远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甘于清贫、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政治思想素质,更要有知识全面、技术过硬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政治理论的学习,靠严格的管理制度,靠公平有序的激励晋升制度。业务素质的提高主要靠专门的、业余的、结合工作的学习,学习教育学、历史学、档案学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三)不断加大档案开发利用的力度。档案规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档案的开发利用能很好的体现档案的价值。如通过对一些重大纪念活动的档案开发利用,能够达到为学校决策服务的目的;通过对教学、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学校传承下来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文化的经验总结,完全可以为大学文化建设做出贡献;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成就的宣传,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加大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也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因为档案工作者要想开发利用的效果显著、质量高,就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作支撑。无论是专题资料的汇编,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有一定的档案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档案的开发利用,以成果的形式来表现,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资料的整理汇编,包括专题资料和资料长编,如《国立武昌高师时期的档案资料》《乐山时期的档案资料》等综合性专题资料,还可以就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办学条件等内容按内涵进行专题汇编,如《武汉大学抗战专题资料》。资料长编,就是按时段逐年进行汇编,如《武汉大学史料》。二是在资料汇编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性编研工作,如《武汉大学校史》、《武汉大学校志》、《武汉大学年鉴》的编纂工作等。三是进行专题研究,就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考证、学校的办学成就、办学经验的总结,以及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等,如对其中的校长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贡献、社会服务的方式与绩效、国际交流的源与流、教师评聘的经验、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创新、文化育人的优与劣以及校园建设中的风与物等方面进行研究发掘工作。

(四)争取档案馆良好的经济效益。档案馆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补充财政经费的不足、转变档案馆的管理模式,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目前状况来看,实现档案馆的经济效益具有着可能性:档案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实现档案馆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广阔市场;档案馆丰富的馆藏,为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档案馆为良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利用丰富的馆藏,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有偿服务。如开展档案的有偿复印制作业务;围绕一定课题开展定向服务;编辑出版系列档案资料;制作出售档案缩微品等。还可以争取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争取对外承接各种科研项目以及兴办与档案馆业务有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