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成语与歇后语
3129900000007

第7章 歇后语略谈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被誉为群众语言的珍珠。

什么是歇后语?“歇”,就是停止的意思。“歇后”,就是停止后面的话,而这后面的话正是真意所在。因此歇后语在形式上是半截话,带有隐语性质。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对某一事物、某一种行为动作、某一种情况状态加以比喻、形容或描绘,像谜语里的“谜面”,起“引子”的作用,称为“歇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所说的意思加以解释和说明,像“谜底”,起“后衬”的作用,称为“歇底”。所以一个歇后语所要表示的主要意思在后一部分,让人细细领会和猜想它的本意。

例如:“猫不吃鱼——假斯文”,前一部分“猫不吃鱼”,说的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猫是很爱吃鱼的;而后一部分“假斯文”是用来解说前一部分的,所以说这种事情是虚假的,伪装文雅。我们就可以这样用:“你也不用猫不吃鱼——假斯文了,想干什么就尽管干吧。”再如“排骨烧豆腐——有软有硬”,后一部分“有软有硬”是对前一部分“排骨烧豆腐”加以解说而得来的,这个歇后语是用来说明一个人做事情,懂得能屈能伸,有软有硬。

歇后语的歇面和歇底两个部分有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失去了这种逻辑上的联系,歇面和歇底之间就不协调,也就缺乏必然性,变得不易理解,因此,任何一个好的、为大家通用的歇后语,其歇面都是与歇底相一致的。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相对于成语、惯用语而言,用字比较通俗、口语化,富有鲜明、生动、活泼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诙谐性,这是和前一个语节具有悬念性分不开的。它往往先引入一种新奇的想象,以使人顿时感到莫名其妙,然后再用一个破折号引发出贴切的注释,使人恍然大悟,从而产生妙趣横生的感觉。一般来说,这样的歇后语,前一部分都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反之,则往往具有讽刺性。

总之,歇后语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能让人在一笑之后,领悟到深层的社会及人生道理。

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载有这样一则趣闻:郑綮善写诗,诗里总带“刺”,诗的样式也有些怪,当时被人们称为“郑五歇后体”。这种本来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怪诗体竟不胫而走,以至连唐昭宗也经常听到下人的吟诵。这些诗有很多是讽刺时弊的,但唐昭宗非但不怪,反而觉得诗中大有“蕴蓄”,亲笔批“郑綮可礼部侍郎平章事”。后来,郑綮真的当了宰相。不过,他当了官以后就寡言少语,更不写什么带刺的歇后诗了,但歇后体却从此流传开来。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歇后语,指的是社会上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藏词”,也就是将语末之词隐而不说。如用“友于”代“兄弟”,源于《尚书·君陈》的“惟孝友于兄弟”(友于是指兄弟之情深厚)。陶渊明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一诗中曰:“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这里就是“友于兄弟”的“兄弟”隐去了,用“友于”来代称兄弟。再如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为“孝悌忠信礼义廉”。上联的意思是“忘(王)八”,下联是把最后一个“耻”字隐去,即为“无耻”。这类歇后语以典籍中的成语、成句为基础,大都是一种文字游戏,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理解,所以现在一般很少用了。

而像《战国策·楚策四》中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歇后语了,其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这类歇后语是先做一个比喻,然后再说出本意,只说比喻部分,不说说明部分,说明部分让听者悟出。再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另外,郭绍虞先生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是揭示出其与歇后语的一些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