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313200000011

第11章 天才源自勤奋

(哈佛代表人物:王渊) 人们总喜爱找借口为自己的懒惰和懈怠辩护,其实,这种辩护不过是自欺欺人,毫无意义。人生追求,找借口就等于失败,因为,成功是没有寻找借口的权利的。

——哈佛大学教授斯皮尔格·基尔

【精彩导读】

王渊小传

王渊1980年出生在长沙,父亲王生启博士在美国汉斯卡空军基地从事材料研究,母亲段小曼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副研究员。因父母去美国留学,她在上海姨母家生活,从小就是个个性独立、是非观念极强的孩子。

九岁那年,王渊赴美国与父母团聚。

初抵美国,父亲送王渊进了波士顿的一家双语学校读书。开学不到半年的时间,王渊从英语最差的学生,一跃成为全年级水平最高的四个A级学生之一。她从此脱颖而出,成为波士顿地区华人圈子里的新星。

1995年,王渊以美国东部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菲利浦高中,顿时成为剑桥市电视台的新闻人物。

菲利浦高中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数一数二的私立高中,很多名人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1997年诺贝尔奖得主维克里等曾从此校毕业。在剑桥市的历史上无一人考入过此校,王渊为剑桥市破了“天荒”。为此,王渊被剑桥市长授予了唯一的给初中毕业生的“市长奖”。

1997年她是全美10年级学生中“学生成就奖”的唯一获奖者,是1998~1999年度菲利浦高中唯一获校长颁发的“领袖奖”的学生,她还是1999年全国优秀学生奖得主。由于王渊的种种殊荣,她被吸收加入美国“荣誉毕业生协会”,还被《美国高中名人录》推荐为特介人物。 

王渊18岁时应届高中毕业,由于品学兼优,于1999年12月以美国东海岸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

2000年2月初,白宫总统学者奖委员会书面通知王渊,她因品学兼优并展现出领袖才能,被评为1999年总统学者奖候选人,希望她按时填好所附表格,寄回白宫。王渊一开始很高兴,但当她发现通知单上写着获奖人必须是美国公民时,她决定放弃这次机会。

美国总统学者奖设立于1964年,全美每年200多万高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141人可以获奖。该奖项是美国每个优秀高中生梦寐以求的殊荣。

王渊的父母曾劝她说,入了美国籍,将来也可以为中国作贡献。王渊却表示“不愿意拿国籍换一个奖”。

在谈到未来打算时,王渊表示,她准备在哈佛大学拿到法律学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然后“为中国做一些事情。”

【人物故事】

只争第一

王渊是一个被全美华人子女争相仿效的哈佛女生,她从小就有强烈的追求卓越的意愿。王渊9岁随父母到美国读书,当时英语一点儿都不会,同学们看不起她,老师也不给她布置作业。但是王渊特别要强,每天一下课就到图书馆里去看书。4个月后,她的英语作文就成为全班第一。9个月后,所有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让同学和老师对她刮目相看。王渊初中毕业时,以美国东部SSAT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全美知名的菲利浦高中。主考官在面试王渊时曾说:“你在初中是第一名,但在菲利浦高中可能会是最后一名。”然而,王渊并没有被来自各地的竞争对手所吓倒,强烈的成功意愿使她比任何同学都更努力。她平均每天只睡4小时,大考之前每天的睡眠时间甚至只有一两个小时。凭着努力和勤奋,她每个学期都以全A的成绩成为学校的优等生,并且在1999年获得美国“全国优秀学生奖”。她在高中时还一直担任校报和学校文学评论杂志的主编,为了编辑文章,她经常工作到凌晨,然后还要照常上课。

【哈佛观点】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闻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出,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大富翁了,可他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中度过的。 

斯蒂芬·金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时间是例外的,不用于写作。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

聪明来自勤奋。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聪明而勤奋的,会越来越聪明;不聪明但勤奋的,会慢慢变得聪明起来;不聪明又不勤奋的,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必须勤奋学习。  

能力来自勤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前提,没有知识是难以形成能力的。只要肯在“勤”字上下工夫,处处留心,坚持不懈地积累,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勤奋学习并不是把学生整天禁锢到书本和屋子里去,而是少娱乐、多奋斗,将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用脑,树立学习很辛苦、学习更快乐的正确观念,使“好学的苦学者”变“快乐的愿学者”。

【轻松互动】

1你平时学习勤奋吗?

2假如你有偷懒、怠惰的习惯,写出原因,请师长帮助你。

【亲子共品】

在许多人眼中,比尔·盖茨身上有不少形容词,技术天才、首富、预测者等,但是,在一些微软内部人士看来,盖茨的最大特点却是“勤奋”。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这样描述盖茨:“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待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是为晚饭要了个比萨饼外卖。”

据说,盖茨在中国的时间被计算到秒,日程安排得非常紧。有一次,盖茨在6个小时内被安排了十几个签字仪式,中间只有3分钟的厕所时间,后来盖茨申请要求“10分钟的休息时间”。

【哈佛观点】

机遇只对勤奋的人才有意义

中外历史上,一个杰出者的成功离不开机遇。但是,他们并非全靠偶尔撞在木桩上的兔子获得成功的。

事实上,通常我们所说的命运的转折点,只是我们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绩集成出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校训就精辟地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

在一次演讲中,台湾首富王永庆向台下的学子们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年轻人,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们,我用一生的勤奋就是为了证明我的运气比别人好!”

王永庆一生勤奋劳作,七岁时就帮助母亲捡柴挑水,虽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31年,15岁的王永庆便外出在一家米店打工,16岁便说服父亲筹集200元钱开起了米店,靠一斤米赚一分钱维持店面生意。他一生中养成的勤奋的良好习惯是从其开米店开始的。后来,王永庆开碾米厂、办砖厂、木材加工厂,后因砍伐森林被迫逃流日本。20世纪50年代,美国援助台湾发展工业,王永庆被邀请回台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时年38岁的王永庆大胆接手了当时这一无人看好的项目,成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在塑胶领域大获成功的王永庆先后成立了南亚塑胶工厂、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一大批企业,从而成就了一代塑胶大王。

麦克阿瑟将军说过:“召集军队上战场的军号声对于军人来说,就是一种机会。但是,这嘹亮的军号声,绝不会使军人勇敢起来,也不会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机会还得靠他们自己来把握。”促使一个人抓住了成就他一生的那个机遇并走向成功的,正是他的个性、他的个人能力。 

偶然的机会只对那些勤奋的人才有意义。 

成功的秘密在于,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把握住它的准备。对于那些懒惰者来说,再好的机遇,也是一文不值;对于那些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来说,再大的机遇,也只能彰显他的无能和丑陋,使他变得荒唐可笑。 

谨记哈佛校训: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

【轻松互动】

1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取决于勤奋还是机遇?

2找一些杰出者的事例,比较他们的付出与机遇的关系。

【亲子共品】

让我们看看哈佛女孩陈宇华的勤奋故事:

1990年,她以厦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由厦门一中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以当年中国内地唯一的本科生身份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1995年,就职美国最著名的科尔尼咨询公司……

在科尔尼春风得意时,陈宇华又有了一个更高的目标——读哈佛MBA,给自己充充电。

这时,她正在主持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进程无比艰难。她每天不得不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深夜。然后,放下咨询项目的工作,陈宇华又必须投入到申请哈佛上面来。申请论文是整个申请过程最艰难又是最关键的部分。那时候,陈宇华从凌晨1点开始一直写到清晨6点,之后囫囵地睡上一个小时。7点闹钟一响,她又马上起身去完成她的咨询项目。那年的圣诞节,按照西方的习俗,企业一直放假到元旦。就是这几个难得的假日,陈宇华将自己反锁在公寓没日没夜地写论文。为了省时间,她就只做一顿饭,后三天吃三天的剩饭剩菜。最长的时候,陈宇华居然四天四夜没睡觉。

一般来说,到哈佛读MBA至少需要三四年的工作经历。而陈宇华工作不到两年,她是凭借着什么进入哈佛的呢?

她自信地表示:“我那时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一般一个人一个星期就做40个小时,所以我工作1年零8个月,就等于别人工作三四年。你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常人很长时间才能学到的东西,说明你的进步潜能是非常快的。”

也许哈佛欣赏的正是这一点,1997年秋,陈宇华飞赴美国波士顿,开始了哈佛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