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313200000002

第2章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

(哈佛代表人物:林语堂) 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都必需的。因为,唯有热忱,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这是每个成功者都具有的物质。

——哈佛大学教授奥里森·马登

【精彩导读】

林语堂小传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1919年秋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文学系,并于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离开厦门到达武汉,任外交部秘书,为期仅六个月。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1934年另创《人间世》,主张文章须抒发性灵;1935年又办《宇宙风》半月刊,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同年,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又译作《中国人》)在美国出版,四个月内印了七版,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海外生涯,这也是他文学写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长达一年,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于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后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病逝于香港。

【人物故事】

享受读书

林语堂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他提倡读书要“知味”。“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就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林语堂认为,同一本书,同一个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他还举例说,读名人的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读他的文章,自有另一层的深切的理会。如果与其人绝交以后,再读读他的文章,亦另有番味道。所以他说:“一切好的书都可以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获得益处与温故而知新的喜悦。”

林语堂曾表示“苦学”二字是骗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是荒谬绝伦的。他说:“我把有味或有兴趣认为是一切读书的钥匙。”他坚持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值得尊重和令人妒忌的享受。他认为读书不是为了某种义务,而是“意兴来时便拿起一本书来读,要读得有完全的乐趣”,“读书必须十分自然”才能做到“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才能有“读书人之议论风采”。 

【哈佛观点】

用心品味,读书的乐趣无穷

读书乐趣无穷!有的人读地理名胜,可以遨游天下;有的人读历史典故,可以和古人接心神交。有的人爱好文学,春花秋月,情境义理,妙味无穷;有的人喜欢理工,一个细胞,一粒分子,他也可以从中找出另外的一番天地。

读书,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智能、感情、经验,可能是别人毕生的体验,而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劳而获,岂不是无限的快乐吗?如果不肯读书,无异放弃了世界上最可贵的财富。

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地读书,吸收新知识,好比存在银行的存款,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势必收支不平衡,将会形成严重的亏空状态,等到资本耗尽,人生也就停摆了。

哈佛的学生相当用功,图书馆至深夜12点到1点左右还开着。虽然有作业没完成就不能毕业的严格现实,但是应该也有很多人享受着读书的乐趣。上课学习的方式是:第一,聆听具有吸引听众技巧的教授授课;第二,阅读大量的指定书籍;第三,与同学们讨论;由这“听、读、说”三要素所组合,依照此学习方式,能够有系统地进行理解。

有人说:“在哈佛大学附近路上的人们,脸上都好像闪耀着幸福的光芒,让人十分讶异。”

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大学者培根在《论读书》中说: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之顺畅。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因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因为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

仔细品味,我们会逐渐咀嚼到读书的乐趣。

【轻松互动】

1你热爱读书吗,最喜欢读的书有哪些?

2想一想,将自己读书的乐趣和苦恼写下来,与朋友交流。

【亲子共品】

林语堂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他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学习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

1学英文时须学全句,勿专念单字。学时须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读出来。 

2学时不可以识字为足。识之必然兼用之。凡遇新字,必至少学得该字之一种正确用法。以后见有多种用法,便多记住。 

3识字不可强记。得其句中用法,自然容易记得。 

4读英文时须耳目口手并到。耳闻、目见、口讲、手抄,缺一不可。四者备,字句自然记得。 

5“四到”中以口到为主要。英语便是英国话,如果不肯开口,如何学得说话? 

6口讲必须重叠练习,凡习一字一句必须反复习诵十数次至数十次,到口音纯熟为止。学外国语与学古文同一道理,须以背诵为入门捷径。每谋取一二句背诵之,日久必有大进。 

7口讲练习有二忌。忌怕羞。学者在课堂上怕羞,则他处更无练习机会。忌想分数。一想到分数,便怕说错,怕说错,便开口不得。最后的胜利者,还是不怕羞、不怕错、充分练习的学生。

若得教员随时指正,自然可由多错而少错,由少错而纯正,由纯正而流利,甚至由流利而精通。此是先苦后甘之法。 

8读节要精。读音拼写,皆须注意。马马虎虎,糊涂了事,不但英文学不好,任何学问也学不好。

【哈佛观点】

热情是快乐学习不竭的动力 

激情让人灵感涌动,热情使人乐于创造。持久的热情比一时的激情更重要,更接近成功,同样,学习也需要持久的热情。

有人说,从一个人的热情程度就可看出他的将来是否有大的发展。的确,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目标强烈地、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到达目的地。

英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王尔德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文坛对手的照片摆在面前,才能写出好作品,是出于对对手的仇视才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尽管这显然只是他创作热情的一部分。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则是把耻辱感作为热情的来源。

浙江理科状元陆文说她努力奋斗的原因就是为了使妈妈高兴,将来能够让妈妈过上好的生活。

挣钱、成家立业、竞争、亲情……都可以作为热情的来源,并且确实有人靠着这样的激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也要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热情,可以好好想想父母对我们的爱,想想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的美好生活,可以寻找某人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他叫劲……只要能真正令自己激情澎湃,而不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就可以,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一个人的成绩不是被别人左右的,相反,是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热情创造出来的。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扬起你的自信,它们将带你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轻松互动】

1你学习有热情吗,这些热情是从哪里来的?

2如果你缺乏读书的热情,请将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向父母、老师或朋友寻求解决的办法。

【亲子共品】

激发学习热情的秘诀有哪些?

1玩与学结合

一味地埋头苦读,反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致使前功尽弃。青少年要重视玩耍、游戏,在玩耍、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和发现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2培养兴趣和爱好

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以坚持,如玩玩具,观察昆虫,收集邮票等,都能加深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求知欲,进而激发学习和做事的热情。

3保持自信

无论在玩还是在做其他事,只要做出一些成绩或是引以为自豪的事,青少年都要给予自己鼓励,以保持自信心。

4确定一个适度的目标

日本著名的长跑运动员山田本一在谈自己如何获得马拉松比赛冠军时说,每次比赛之前,他都把比赛线路中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红房子,第三个标志是大树……开始比赛后,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然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奋力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就是这样,他总是以前面的某一物体为目标,不断的超越每一个目标,直至抵达比赛的终点。青少年可以学习山田的做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自己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