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国气功
3134400000006

第6章 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气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身气功主要有四种: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这四种健身气功的功效相近,能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习练。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的身心锻炼功法。调身、调息、调心在气功学里简称“三调”。三调合一的身心活动就是气功。

各种体育运动的活动内容也是“三调”,例如跑步,做起跑姿势是调身,憋一口气是调息,听发令的枪声是调心。在这里,虽然“三调”都在,但这不是气功,只是体育运动,因为其中的“三调”是分别操作的,并没有合为一体。

气功修炼的特点是通过“三调”的分别操作而达到三调合一。在三调合一的状态中,形成了统一的境界。是否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状态是气功与体育运动的基本区别。

任何区别都有相对性的一面:在气功修炼过程中,三调操作尚未达到合一时,其身心状态与体育运动并无本质差别;而体育运动达到极为纯熟之时,三调合一状态有时也可能自然发生,那时体育运动与气功修炼也就并无差别了,如一些世界冠军的最后一搏,狙击手的致命一扣,跳高运动员的凌空一跃,无不达到了气功的三调境界,只是人们没有认识到而已。

人的任何自主行为都离不开“三调”,只能由“三调”所构成。但是,气功与体育运动的区别除了是否三调合一之外,它们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体育运动的基本目的是健身,而气功则不同,气功的基本目的是发掘人的潜能。

健身气功是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气功功法,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

(一)易筋经

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落迹于少林寺。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达摩留下了两卷秘经,一是《洗髓经》,二是《易筋经》。《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但是,据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无关。

“易”是改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内功修炼方法。功法要求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才可以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和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练成。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只取导引部分,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第一势:韦驮献杵

第二势:横担降魔杵

第三势:掌托天门

第四势:摘星换斗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

第六势:出爪亮翅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第十势:卧虎扑食

第十一势:打躬

第十二势:工尾势

《易筋经》习练要领:

1.精神放松,形意合一,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

2.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

3.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4.循序渐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

《易筋经》内外兼练、强身健体,能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便于练气功的人学习和掌握。

(二)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等。这是东汉医学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熊、鹿、猿、鸟(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强身健体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练习时,可以单练一禽之戏,也可选练一两个动作。单练一两个动作时,应增加锻炼的次数。

五禽戏功法十分管用,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的效果。

当年,广陵郡的吴普曾拜华佗为师学医。吴普原来是个官宦之家的子弟,过着富裕的生活,是位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阔少爷。有一次华佗带他上山采药,回来就病倒了,华佗说:“人要想身强体壮,减少疾病,延年益寿,最有效的办法是锻炼。”吴普听了这番话,忙问:“老师,能教给我锻炼身体的方法吗?”华佗说:“当然可以,我练的是五禽戏。这‘五禽戏’实际上就是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一是虎,按虎的动作练其四肢;二是鹿,按鹿的动作练其颈部;三是熊,按熊的动作练其腰椎;四是猴,按猴的动作练其关节;五是鸟,按鸟的动作练其胸腔。按这五种动物的动作,每天练上几次,会感到周身轻松,腹内也有了食欲。如果平时感到不舒服,做上一套‘五禽戏’,让身体活动出汗,马上就会觉得好些的。”华佗说到这里,拿出一本《五禽戏法》交给吴普。吴普得到了华佗的传授,便天天练了起来,身体真的越来越好了。结果活了一百来岁,耳不聋,眼不花。

(三) 六字诀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肝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六字诀全套练习每个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练三遍,日久必见功效。

(四)八段锦

八段锦是宋朝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以“八段锦”名之。

八段锦形成后,在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分坐式、站式两种:

1.坐式八段锦

(第一段)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轻松挺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三至五分钟。

(第二段)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举,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向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以呼吸十数次为度。

(第三段)指敲玉枕:接上式,用两手掌心掩住双耳,两手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十数次,咚咚有声。

(第四段)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顶部带动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微摆天柱穴二十次左右。

(第五段)手摩精门: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第六段)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像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自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第七段)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上托;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向前按推。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势弯腰用双手攀足的涌泉穴数次,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第八段)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2.站式八段锦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同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同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势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伺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相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方向相反。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两眼目视右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如此六次。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马步。上体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六次。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托举。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

(第七段)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成马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六次。

(第八段)背后七颠把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反复练习六次。

八段锦动作简单,易记易学,适合男女老少等不同人群习练。现在的广播体操即源于八段锦。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是一种很好的气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