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昌起义
3139200000002

第2章 黎明前的黑暗——武昌起义背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图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当把目光投射在近代中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承受着屈辱与苦难的东方古国,更是一个酝酿着反抗与崛起的伟大民族。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一)“天朝上国”的衰落

19世纪的世界风起云涌,工业革命最早在欧洲发生后,整个世界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然而,西方社会的日新月异与迅速崛起并没有惊醒东方世界里那个醉生梦死的古老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歌谣传唱了几千年,依然让金銮殿上的统治者沉醉着。就在西方国家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候,古老的中国却犹如一头沉睡的狮子,在紧闭着的国门之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曾拥有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不论科技还是文化,中国都曾领先于世界,拥有傲立于世界的资本。而早在汉唐之际,中国就同东西方众多国家与民族有了平等而友好的交往。在对外贸易上,中国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锁、具有民族偏见的僻居的国家,它在封建时代同外国进行和平贸易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但由于地理上的种种阻隔,以及多数统治者保守的对外政策,中国在历史上同欧洲的联系和交涉是很少的。尽管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却并没有发展为海上强国,尽管中国早在15世纪就已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并没有产生西方国家“航海大发现”所带来的对世界的巨大震动。

然而,地大物博的中国在自己的国门之内与世无争,整个世界却以不可阻挡之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国一直没有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西方,西方人却早就注意到了这个东方神秘的国度,并充满了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想象与向往,这个“遍地黄金”的宝地成了西方人魂牵梦绕的天堂。西方人的到来扰乱了中国人固守的秩序与节奏。在当时的中国人心目中,所有西方蛮夷的目的就是战争与抢劫。因此,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和限制。18世纪中叶,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闭关自守”政策最终形成了。虽然“闭关锁国”政策本质上或许来源于中国历来所奉行的不具侵略扩张性的对外政策,其初衷也是为了防范外来者的入侵与不法行为,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在事实上走向了极端,其规定十分之苛刻,直接导致对外贸易呈逐步紧缩的趋势,实际上已接近完全封闭,而这种政策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统治者过分膨胀的自大心理。统治者对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毫不了解,也不清楚正在迅速崛起的西方国家的力量,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和国家政策。他们不曾想到,那些来自遥远国度请求觐见的外国使节,已不再是过去驯服于“天朝大国”的朝贡国和藩属,而是具有雄厚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侵略野心的资本主义强国了。世界不可能在清王朝的面前俯首称臣,“天朝上国”的美梦注定要被打碎了。

(二)内忧外患的中国

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年——1840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看中了广阔的中华大地这块未能开拓的巨大市场。但是,习惯了自给自足封建经济模式的中国社会却满足于“男耕女织”的生活,对于外来的“洋货”,他们并不需要。英国人不了解这一点,但为了扭转巨大的对外贸易逆差,他们想到了鸦片。一箱箱的鸦片换来的是白银大量外流,但资产阶级商人们仍念念不忘要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成为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索。鸦片战争爆发了。由于长期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清政府对世界的发展状况全然无知。面对西方殖民者发动的侵略战争,道光皇帝显示出极度的懦弱无能。他在谕旨中反复强调 “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可见他在此时要顾及的也只不过是封建君王的尊严,“天朝上国”的思想还在他的头脑中挥之不去。在英军的步步逼近,清廷的节节败退面前,道光皇帝惊慌失措,而以他为中心的一群地主阶级官僚也同样软弱怯懦又妄自尊大。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也揭开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第一页。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段被列强侵略和宰割的时期开始了。

在那个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大时代,中国这个古老而有过恢弘历史的国度也难以幸免。历史,不可选择地把中国带入到一个黑暗的深渊。

英国通过战争和《南京条约》攫取了大量权益,打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欧美列强莫不庆幸。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瑞典、西班牙、普鲁士先后派领事或公使来到广东,要求得到与英国同样的贸易权利。之后,美法两国也效法英国,分别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确认了“一体均沾”的原则。至此,封建统治者在战前设立的对外贸易上的种种防范全部崩溃。晚清的封建统治者已没有能力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开始了被奴役的历史。

19世纪50年代初期,各国列强已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以“修约”的形式夺取更多特权。由于清政府未能满足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提出的不合理的修约要求,而外国侵略者又迫切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扩大侵略,终于,英法两国找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而沙俄也趁火打劫,加紧在北方进行扩张领土的侵略活动。由于统治阶层及其官僚集团的腐朽,清政府在与侵略者交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软弱与无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闭关自守”政策彻底宣告破产。

此后发生的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成为近代反侵略战争中一段令国人又恨又痛的记忆。其后,1894年,日本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导火索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奉行的仍然是赤裸裸的避战求和政策。这一次的战败,以及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将中国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终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各国阴谋掀起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民族危机步步加深,笼罩中华民族的是无边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