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昌起义
3139200000003

第3章 艰难的抗争——武昌起义前声(1)

(一)人民的武装反抗浪潮

自1851年到1864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农民起义的高潮。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历时14年,曾取得了最初阶段的胜利,创建了农民政权,颁布了属于自己的革命纲领,还在中国最早提出了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太平天国运动所创建的农民政权曾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其战事波及半个中国,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运动不仅使清王朝国力大伤,一度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亚非人民的反殖民斗争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而且,它客观上宣扬了民族思想和革命精神,对日后的反清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并且最终走向了失败,但是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是难以磨灭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无论对于清统治者还是外国侵略者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事实上,中外反动势力也在这时开始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以图各自从中渔利——清政府得以苟延残喘,外国侵略者则借此工具更加大肆扩张自己在中国的权益。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高潮已经过去。封建统治势力和外国资产阶级逐步勾结起来建立对中国人民的统治。清政府急于消灭各地革命的武装力量,而与此同时,人民武装斗争在许多地区还继续进行了七八年之久,广大农民则进行着抗租抗税和恢复农业生产的斗争。

当时,最重要、最活跃的农民武装力量是北方的捻军。捻军起义战争,从1853年到1868年,前后历时16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十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作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以致被清军各个击破,最终全军覆没,走向了失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北和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也都纷纷起义,成为全国性农民革命的一部分。太平天国和捻军相继失败后,清政府就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了疯狂的镇压。但人民的武装反抗浪潮始终没有退却,为其后的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最终覆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戊戌变法的维新尝试

在民族危机严重、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政治维新运动,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1895年4月,战败的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即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也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 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共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经营管理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通过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等,促进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从而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的诸多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抵制。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致使各项措施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慈禧太后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随后立即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发动了“戊戌政变”。政变发生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而此后,所有的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遭到废止。仅进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至此彻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提出了变革的主张,意在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一方面,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它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批支持在体制内进行改革的精英者,代之而起的,是一群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后来辛亥革命的发生与清王朝的覆亡。

(三)义和团的反帝运动

资产阶级救亡运动没有阻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狂潮。就在“百日维新”时期,清政府仍然在出卖着国家的利益与主权,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的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1989年,义和团在山东河北交界地区发动起义,其在本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性反帝运动,其斗争的锋芒鲜明地指向了帝国主义。

义和团本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至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有人认为义和拳在源流上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同时也宣传持符念咒可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的思想,以此来鼓舞斗志。今天看来,这其中当然掺杂了大量迷信的成分,但义和团的成员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气概,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入侵者。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反对满族统治,遭到统治阶级的镇压。随着近代中国形势的发展,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了满汉之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于是,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虽然义和团旗帜鲜明地将矛头指向了洋人,但是,软弱的清朝统治者一再求苟安,一方面不敢得罪洋人,另一方面对反对外国侵略的人民群众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在义和团运动初期对其采取了剿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