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童年看财商
3198000000003

第3章 椅顿

出生贫寒,养畜致富猗顿是春秋时鲁国的书生,家境贫寒,生计艰难。正当他为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听说赵王勾践的谋臣范蠡(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商业巨富,史称陶朱公,被看做是富人的象征和代名词,谓之“商圣”和中华儒商的鼻祖)在助越灭吴辅成霸业后,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猗顿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当时的“天下之中”定陶(今山东定陶)找到范蠡,试着前去请教。陶朱公十分同情他,即授予秘方:“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五牸”是什么?就是牛马猪羊驴的母牲畜,泛指雌性牲畜。陶朱公是根据猗顿当时十分贫寒,没有资本,无法经营其他行业的情形而论,便让他先畜养少数牛羊,浙渐繁衍壮大,日久遂可致富。这对于猗顿来说,确是一个切合实际的致富办法。于是,猗顿按照陶朱公的指示,千里迢迢迁徙西河(今山西西南部地区),在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境)南部畜牧牛羊。当时,这一带土壤潮湿,草原广阔,尤其是猗氏南20里处的对泽,是一大片低洼地,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畜牧的理想场所。猗顿便定居于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后,他便成为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致富后的猗顿为了表达对陶朱公的感恩之情,在今临猗县王寮村修建了陶朱公庙。经营池盐,拓展商贸随着畜牧业的兴盛壮大,猗顿又在古郇方圆百余里的土地上,购置并规划了三个畜牧区域,让三个儿子分别经营。他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各种畜禽的生活习性,逐步摸索总结出“牛者顿足,马者夜饱,羊行自饱”的规律。他创造的“盐水饮畜”、“斗米养千鸡”的饲养方法和为雄畜阉割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饲养效率。他不仅用留强去弱的办法提高种畜质量,还把本地和外地品种进行交配来繁育后代,为畜禽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直到今天,运城的大黄牛和高个子驴,依然闻名遐迩,尤其是大黄牛,被誉为全国“五大良种”之一。猗顿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取得成功后,又组织民众利用山坡地开辟杏园、桃园、桑园近千亩。他培植的鲜杏品种有30多个,有的至今仍很有名;鲜桃品种达300多个,桃子的形状、色泽、味道各有千秋。猗顿不仅栽植桑园,还开办了缫丝加工厂,被人们称为“绣花园”。当时,“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皆其所有”。猗顿在经营畜牧的同时,猗顿已注意到位于猗氏之南的河东池盐,他在贩卖牛羊时,顺便用牲畜驮运一些池盐,连同牲畜一起卖掉。在此过程中,他意识到贩运池盐是一条获利更大的致富途径。于是,他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后,又把眼光投向了世人未曾涉猎的全新领域——制盐贩盐。他发明的垦畦晒盐法,大大缩短了出盐时间,至今仍在沿用。猗顿为了更加有效地经营池盐,加快贩运速度,还试行改变驴驮车运的落后的运输方式,欲以舟运,开凿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另外,他还开辟了两条运输线路,源源不断地把运城的“潞盐”销往齐鲁、秦川、西域以至波斯湾等地。猗顿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首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长途贩运的先河。猗顿把盐运到西域,又从西域换回一批批珍珠玛瑙、珠宝玉器,并在沿途各地设立了50多个珠宝店铺,甚至延伸到齐、鲁、燕、楚等各诸侯国,最终成为一代珠宝大亨。经营珠宝,让猗顿富比王侯,同时他对珠宝鉴赏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汉朝刘安在《淮南子·泛论训》中赞道:“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其情。”随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来自四面八方和猗顿进行商贸交易的人络绎不绝。猗顿居住的村落也逐步由一个畜牧区演变为远近闻名的商贸集镇。后来,猗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商城,后人称之为“猗顿城”。至今古城墙遗址尚在。

猗顿对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和河东池盐的开发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山西地区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大手工业者和大商人,也是开中国商贸先河第一人。他汇总自己的商贸思想、商贸体会和经商之道,形成的《箴言集》,至今仍在流传。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猗顿的商贸思想,对于运城、山西乃至全国商贸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启蒙和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