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3211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两位《纽约时报》的金融作家如此总结当前房地产市场以及整体经济的状态:

房地产,一贯引领经济走出衰退的引擎,这一次却一反常态,似乎越来越可能成为经济的绊脚石。房地产市场从本世纪初盛大的绽放已然转入壮观的溃败,而其影响将可能会持续数年才得以消退。

我们如何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以及华盛顿当前的作为是否会让事情转好或变坏,这些,便是本书阐述的主题。

多数书籍的再版都是对第1版的零星修正,本书则不然。有鉴于第1版中的分析、推论异常精准,这一次的再版主要便是更新经济态势,引入自首版以来获取的新实证,并分析两党政客颁布的混淆视听的新政策。或许,相对于“修订版”而言,将此版叫做“加强版”更为合适。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这个问题究竟有多复杂?房地产繁荣与衰退的经济学原理简单而直白。但它的政治学原理却充斥着许许多多误导性的修辞,不过这些完全能够借助事实逐个击破——我们剖析的事实越多,我们能够清除掉的浮华辞藻也越多,犹如日出扫除阴霾。有时,我们会被深入辨析后看到的事实所震惊,但是,至少,我们不再被政治蛊惑所困扰。

伟大的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一语击破那些为懈于思考而做出的种种借口,他指出,“要思考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浮于其上的修辞。”本书将直击事实,致力于切断包括在其外的虚妄辞藻。

托马斯·索维尔胡佛研究院斯坦福大学

惊骇的标题、更惊骇的统计数据演绎着这场数十年罕见,当然也是大多数美国人在有生之年所未见的金融危机的故事。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西洋两岸无数的金融机构,因为所购入的基于美国房地产的证券价值被严重侵蚀甚至人间蒸发,或仅仅是侥幸得到政府的资金援助而幸存。

这场金融灾难源自于政治修辞的泛滥,却同时滋生了方方面面的相互责难和推诿。究竟谁是真正的责任人?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并不存在明确触发灾难的任何标志性的信号或是戏剧性的事件,一如刺杀费迪南大公的系列事件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或是政治特工在水门饭店的当场被捕导致尼克松总统的辞职等。许多人,在许多地方,历经多年一系列值得商榷的决策,累积起导致房地产市场轰然倒塌的压力,而金融机构,则由于投资基于房价的各类证券继而倒塌,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

本书以揭开这场金融灾难的神秘面纱为己任。也力图去辨认各种应对灾难的作为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

就像我的其他著作一样,本书的出版仍然离不开我的两位得力研究助手的倾心工作,她们是刘娜(Na Liu)和伊丽莎白·科斯塔(Elizabeth Costa)。除了在浩如烟海的各类资讯中深挖出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外,科斯塔女士还肩负着本书的编辑及资料核查工作,而刘娜女士则不胜其烦地帮我将那些古老的WordPerfect 5.1版本的文字处理文件转换成了更加复杂的Quark 文件,便于本书的直接打印。十分感谢两位的帮助!同时,感谢胡佛研究院,没有它的慷慨支持和协助,我们的一切研究都将无从谈起。当然,也要感谢卡图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杰拉德P.奥德里斯科尔(Gerald P.O’riscoll)教授,他对于本书草稿的指正,为我,最终也为读者澄清了许多困惑。与来自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学者彼得J.沃利森(Peter J.Wallison)、亚历克斯J.波洛克(Alex J.Pollock)的交流,以及与来自纽约大学的劳伦斯J.怀特(Lawrence J.White)教授的沟通,也为我澄清了诸多有关证券评级机构,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于证券评级机构的管理法规的历史谜团,而胡佛研究院的彼得·史威泽(Peter Schweizer)则为我扫清了许多联邦法规的困扰。本书中的任何错误仅与本人有关,也仅由本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