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321200000028

第28章 瞬间二十七: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茫茫大海,洪涛接天,巨浪如山,如此险恶无人探索之地,却第一次出现了规模庞大的船队。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之大,航行里程之长,出访国家之多,可谓空前绝后。这一生机盎然的航海称霸片段将大明王朝的无限荣光定格在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素有“天下第一港”之称的江苏太仓刘家港码头沸腾了。港口四面桅墙如林,人头攒动,锣鼓震天,一改平日静谧。在一艘昂首翘尾、漆成棕黑色的宝船上,一位器宇轩昂的壮年男子静静地凝视着那一片海。那里将是他未来的旅途,是他必须面对和打拼的地方,离开陆地,远涉西洋,自己充满了新奇与激动,波浪滔天,冲击自己的船头,那将是一个惊险的过程,但是他的目光里透着坚毅。

这位壮年男子就是郑和。

东北季风吹起,郑和号令将云帆张起,他一挥手臂,船队起航。他率领着世界上第一支由两百余艘舰船和两万七千八百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向未知的海洋出发了,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也是海洋上第一次出现的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迤逦南行。这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航海的事业就此开始。

印度洋的万顷波涛在西南风的吹拂下,泛着排排雪白的浪花涌向船队。船体倾斜,明朝国旗日月旗疯狂地扭动着身子,发出声嘶力竭的呼啦啦的响声。郑和就伫立在甲板上,指挥若定,继续前行,他坚毅的目光中夹带着微笑,他对随从说:“大海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将开拓一番新的事业。”

在此之前,除了郑和,谁和海洋真正打过交道?作为古今第一个下西洋之人,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阔的天地。海洋之上,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这给予自己从未有过的激情,挥斥舟楫,指点西洋。

听着海风呼啸,看着波涛汹涌,往事随片片浪花卷向眼前,郑和以前的心酸和现在形成强烈的对比。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自己有一个烟火的童年,又是战争无辜的牺牲品,在由朱元璋下令、傅友德担任指挥的云南之役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掳获阉割,做了军中的“秀童”。后来被选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府邸服役。

在富丽堂皇的殿宇中,有谁会明了一个十来岁孩童的内心世界,也许他自小熟稔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古训成了他生存奋发的信仰,尽管为奴,尽管身为阉宦,但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屡建战功,及至对他委以重任——出使西洋。

提到宦官,世人通常有些鄙夷,的确历史上不少留名的宦官都是污点人物,身体残疾,心理阴霾,奸猾乱政,为人不齿,然而,历史不能一概而论。郑和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郑和离京赴码头之日,朱棣像武帝送张骞出使西域一样,走下龙椅,君臣依依话别,最后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朕等你回来。”宣扬大明威武就靠郑和了!

其实,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就其活动的性质来说,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团,而是由封建统治者组织的兼有外交和贸易双重任务的船队。

第一次出海,郑和带着他的百艘战舰以及万名官兵,到了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如此庞大的船队,足可称霸沿海各国,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宗旨却是和平外交。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着的大批金银财物当做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船队,郑和的态度又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这生机盎然的航海片段以及这个海上称霸图将大明王朝的无限荣光定格在了郑和的容颜之中,定格在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

在郑和之前,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甚至一个使团能够在对海洋的探索上超越他和他率领的天朝舰队。云帆高张,纵横海洋,波涛见了也低头,平海盗,和诸番,他把大明王朝一系列刚柔并计的外交政策铸就成一种海洋辉煌,如同太阳那夺目的光彩,在历史上闪耀着永恒的璀璨。

如果将郑和与世界航海时代的几位西方著名航海家的航海规模相比,则中西高下立见。公元1492年,晚87年,哥伦布才开始航海,帆船仅3艘,最大的排水量不足250吨,水手约88名;公元1497年,晚92年,达伽马才开始航海,船也不过4艘,最大排水量120吨,船员约160名;公元1519年,晚114年,麦哲伦才环球航海,船也就5艘,最大排水量130吨。郑和的船队才有真正的浩荡与气势。船队排开,绵延数里,他率领规模空前的舰队在蔚蓝色的海域中叱咤风云长达28年之久,区别于西方航海的掠夺和杀戮,郑和则传播着文化与和平,与千年前同样被施以宫刑的司马迁被后人并称为“国史之光”。

这七次航行,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奇迹。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印度洋、阿拉伯、东非各国,航程十万余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麦加,最西到非洲东海岸。航行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场面十分壮观。

永乐年间,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明朝与周边的众多国家都建立并保持了朝贡贸易关系,其伸延联系范围之广,超过以往历代。“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达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如果说大唐是以广阔的胸怀迎接外来文化,那么大明就是以积极的行动去开拓国际空间。

600多年前的帆影已消失,600多年前的波涛仍澎湃,万里海路依然见证着郑和的魄力与意志,气势恢弘。